唐朝古籍里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表面凹凸不平,有8万名专人维修
在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唐朝无疑是文学成就最大的一个时期,李白、杜甫、李商隐等两千多位有名有姓的诗人,为中华民族创作出了数不清的优美诗歌。不过唐朝的文学成就可并不只有唐诗,笔记小说也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创作形式。
以《酉阳杂俎》为代表的唐朝笔记小说,开创了我国科幻小说创作的先河。在这部唐朝古籍中还记载了有关月亮的有趣故事,据说月亮上竟然有8万名“修坑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酉阳杂俎》的作者
《酉阳杂俎》的作者是晚唐文人段成式,虽然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却有一位开国元勋级别的祖辈。历史资料记载,段成式的祖父段志玄从晋阳起兵开始就追随李世民,并且还在玄武门兵变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最终成功获得了陪葬昭陵的高规格待遇。
虽然段家是典型的关陇贵族,但是段成式偏偏不爱做官,他最喜欢的就是当初游山玩水,并且在四处游历的过程中搜集各种奇闻异事。按照段成式的说法,君子必须博览万物,如果有不知道的事情那就是不可接受的耻辱。

众所周知,光有灵感和素材是当不了作家的,段成式为了把自己四处搜集来的奇闻异事创作成书,经常和温庭筠、李商隐等人往来切磋。在这个过程中,段成式不仅成长为了小有名气的诗人,而且还锻炼出了超强的文笔。
《酉阳杂俎》一共有三十卷内容,其中所涉及的故事基本涵盖了唐朝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连有关月球的科幻小说也包括在其中。

二、8万名“修坑人”
在一篇以自己和好友王秀才为主角的小说中,段成式描绘了一幅令人充满遐想的月宫画卷。故事中一位白衣道士向段成式和王秀才讲述了自己前往月宫探秘的经历,他说月亮表面的光都来自太阳的反射,而且上面还住着8万名工人负责维修月亮表面的坑。
你可不要觉得这种小说故事有什么好讨论的,因为段成式的故事的确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价值。在今天人类可以登上月球之后,我们当然能毫不费力地知识月球表面的情况,但是段成式居然能在唐朝就在小说中提到这件事实,这就说明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已经相当发达。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段成式还描绘了月亮是球体的事实。要知道古人基本是坚持“天圆地方”的观点,很少有人能接受“球形天体”的事实。段成式能在他的小说中指出月亮是球体,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古人的科学观有重要意义。
三、《酉阳杂俎》的研究价值
你完全可以把《酉阳杂俎》当成是“唐朝版的故事会”,因为它里面的内容基本是各种不靠谱的离奇故事。不过如果你能透过这些故事,来仔细研究唐朝文化的话,就能发现《酉阳杂俎》的三大研究价值。

第一,探究古代风土人情。《酉阳杂俎》虽然是小说,但是它里面的很多故事却基本是以真实地名和现实经历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有关道教或者佛教的传奇故事,基本上都有据可查。在研究正史的同时,《酉阳杂俎》可以发挥很好地辅助研究价值。
第二,了解古代科技发展史。我国古人经常把科学技术和封建迷信结合起来记载,所以我们很难找到纯粹的古代科技典籍。《酉阳杂俎》里面有关月亮的离奇记载,就是研究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第三,掌握古典文学的演变史。提起童话故事大多数都会想到丹麦的安徒生,似乎西方文学家才是童话故事的发明者。可事实上在《酉阳杂俎》中,段成式就描写过一位“中国版的灰姑娘”,由此可见我国古典文学早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成熟的童话故事。

结语
由于没有儒家思想的禁锢,并且社会经济也十分发达,所以唐朝的文学水平达到了历史罕见的高度。《酉阳杂俎》虽然并没有在唐朝时期得到主流文化的推崇,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这部唐朝古籍却成了我们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449109764752070&wfr=spider&for=pc
唐朝古籍里发现月亮的离奇记载:表面凹凸不平,有8万5千户专人维修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videolanding?nid=sv_3630398228408844546&sourceFrom=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