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论商人


王阳明:
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士农以其尽心于修治具养者,而利器通货,犹其士与农也;工商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
(白话不准确,后面也是)
古代的四个职业的民众事业不同而不同方法,他们尽心尽力,是同一的。人来修理,农业以准备养,工匠用利器,商人以交易,分别就其资质所接近,力之所及的就业呢,以求尽自己的心。他把关键在于有益于人类之道,那么一个而已。士农因为他尽心于修养的准备,而武器交易,就像那些士兵和农民的;工商因为他尽心于武器交易的,而修理工具保养,还有工人和商人的。所以说:四人民事业不同而道。
子乌知士之不为商,而商之不为士乎。
你怎么知道士就不为商,而商人不为士呢?
(士)驾浮辞诡辩以诬世惑众,比之(工商)具养器货之益,罪浮而实反不逮。[1]
做官的用浮辞诡辩来欺骗世人迷惑众人,相比工商具有培养人才货币的好处,而实际上反而不及罪浮。
但言学者治生上,仅有工夫则可。若以治生为首务,使学者汲汲营利,断不可也。……但不可以之为首务,徒启营利之心。
只说学者研究生上,仅仅有工夫就可以。如果以研究生作为首要任务,使学习者汲汲营利,决不可以的。……但不能用它作为首要任务,只是打开营利之心。
这个我在《义利之辨》有说。
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2][3]
虽然整天做买卖,不妨碍他成为圣人成为贤人。


来源:
《王阳明全集》/节方庵公墓表,是王阳明先生给江苏昆山的一位商人所写的墓志铭。 ↩
王阳明《大学问》。 ↩
《全集-传习录拾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