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讲堂:家长要做好这几点,孩子长得快!
儿童身高及生长速度
一个人的身高取决于遗传、营养及内分泌激素对生长速度的调节。正常情况下,身高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至3岁时,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期。对于家长来说,掌握孩子身高增长的规律,有助于早期发现孩子身高的异常,以便早些采取相应治疗或干预措施。

除了查看“身高标准表”,家长还可以对孩子的身高进行简单估算,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先快后慢,孩子出生时身长平均50CM,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4CM;后3个月生长每月增长2CM;后6个月每月1CM,1岁时身长约为75CM。
第二年约增长11~12CM左右,即2岁时身长约为85CM。2岁以后身高每年增长7CM。2~12岁身高粗略估计为:
身高(CM)=年龄*7+77(CM)。
细心的家长可以对照以上规律,或者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若发现明显异常,或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就应及时去儿童内分泌专科咨询相关专家。
孩子的身高7分天注定,3分靠打拼,即使父母不高,孩子也可以达到理想的身高的,这就得父母对孩子进行科学的身高管理!
一、首先要测骨龄
了解孩子的身高情况,还能有多大的空间生长,能长多高?这个家长们首先需要了解的一件事,就是测骨龄。骨骼年龄是由儿童的骨骼钙化程度所决定的,骨龄能较精确地反映出人从出生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
利用骨龄推断发育情况,可以了解儿童身高发育的潜力。例如,某男童年龄是10岁,但骨龄是12岁,说明发育速度较快,身体生理发育水平已经达到了12岁。

若骨龄是9岁,说明他的发育速度较慢,只发育到了正常儿童9岁的水平。家长们要知道:并不是说我孩子8岁了,骨龄就刚好是8岁。
* 实际年龄-骨龄=±1岁,发育正常
* 实际年龄-骨龄>1岁,发育落后(晚熟)
* 实际年龄-骨龄<1岁,发育提前(早熟)
正常情况下,女孩骨龄超过14岁,男孩骨龄超过16岁,骨骺线大多已经闭合,长高的机会就几乎是没有了。另外,如果孩子每年的生长增高幅度低于4~5cm,就要考虑是否有生长迟缓的可能。
二、补充钙质
如果孩子日常饮食正常,均衡,就无需额外补钙。但是孩子需要补充的是维生素D,我们知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医院会要求父母给孩子每天补充维生素AD。其作用是促进身体对钙质的吸收。
三、早睡早起
“能睡的孩子会长个”,这样的总结并不全是空穴来风。一般来说,3~6岁的孩子每天保证10~1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小学生要有10小时的睡眠,而初中生和高中生,最少也要保证有8小时的优质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孩子生长激素正常分泌的前提,睡够了,孩子才能长得好。现在孩子们还没有开学,很多孩子黑白颠倒,如果孩子长期缺乏优质的夜间睡眠,就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
四、运动长高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身高要高4—8厘米。多运动是孩子长高的不二法宝。
1、经常带孩子跳绳、做全身性的运动
跳绳是一项最容易并且最有效的运动,它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着明显的效果。跳绳能够提升心肺功能、呼吸功能,增加肠胃蠕动。在跳绳的过程中,身体各个肌肉得到了锻炼,可以帮助骨骼的快速生长。同时,跳绳需要四肢、手脚的相互配合,可以培养孩子的平衡力、敏捷度以及节奏感。

2、跳起摸高
跳起时用双手去摸预先设置的物体,可以是路边树枝、篮球框或天花板。双脚跳跃,做30次。
3、球类活动
打篮球时积极争抢篮板球,跳起断球;打排球时尽量跳起,多做扣杀和拦网动作;在足球运动中多练跳起前额击球动作。
4、跳跃性练习
可做行进间的单足跳、蛙跳、三级跳、多级跳和原地纵跳等。
五、不要乱进补
很多家长很着急孩子的身高,给孩子补充营养,乱补一通。这就像拔苗助长,可能短时间内身高蹿了蹿,其实是压缩了长高的整体时间。导致孩子短期长高,性早熟,最后却达不到期望身高。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