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级机器人大战OG『机体设定』亡灵 Gespenst

2021-04-23 19:11 作者:Gunwyl-Jr  | 我要投稿

『过去的亡灵.......』

旧时代,因为曾经陨落于纽约及莫斯科的两枚陨石,地球的文明及科技受到了严重的摧毁。在此之后,人类成立统一政府“地球联邦”并修改纪年宣布迈向新世纪。而迈入新时代的人类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开始向着宇宙进行探索尝试踏出太阳系。时间来到新西历179年,这一年第三枚陨石『Meteo 3』陨落至了南太平洋马萨斯群岛的一座孤岛上。令人疑惑的是,这枚陨石至L5宙域突然出现后却在陨落地球时进行了自我减速。经过调查发现,『Meteo 3』是一种人造产物其内部更是有着大量来自外星人的先进技术『Extra Over Technology(简称EOT)』。为了对这种技术进行解明,联邦政府设立了『EOTI机关』并在陨石陨落的孤岛上建立了其总部“冥王岛”。


随着调查的进行,人类对于外星人的军事实力及EOT技术的了解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调查报告中表示,外星人所持有的主力兵器是高度超过10m的多足型机动兵器及人型机动兵器,其战斗能力远远超越人类目前所持有的所有兵器的性能。若在不久的将来外星人对地球发动侵略战争的话,人类必将毫无还手之力!


为此,EOTI机关的总负责人比安-佐尔达克博士向联邦政府说明了外星人的危险性及为了对抗外星人开发人型机动兵器的必要性。而联邦政府亦理解其重要性,指示联邦军开始进行人型兵器的开发。就这样,联邦军以竞标的方式向各家机械制造公司提出了人型机动兵器的开发计划。联邦军给予了这种人型机动兵器『独行轻骑兵 Personal Trooper(简称PT)』的类别代号,并对参与竞标的数家公司提出了如下的指标:

1.人型,具备四肢。可使用机械臂根据作战情况的不同进行武器的选用及更换。

2.能够实现接近人体结构的动作及灵活性。

3.不需要来自外部进行能源供给,仅靠自身的动力便能进行长时间作战。

4.坚固的装甲,即便是受到了炮弹的攻击也可以继续作战的防御性。

5.机体全高要求在20m以下,全重80t以下。


这一系列指标在当时的各公司来看,即便是只看其中任何一个指标都具有十分高的技术门槛。而联邦军这一破天荒的指标,实际上是根据『Meteo 3』上得到的外星人型兵器数据为基准经过总结得来的。就现实而言,这些指标实际上是最低的标准。若是为了对抗外星人,不能够达到超越这一指标的性能的话便毫无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邦军向各公司提供了极极密的技术与信息,其中也包括EOTI机关解析后得到的EOT技术。


作为竞标公司之一的毛氏工业,在其的PT开发项目中以刚进入公司的天才工程师 卡克 汉米尔与驱动系权威 玛里恩 多姆两人为中心组成了项目小组。作为赌上公司命运的项目,毛氏工业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及人才。在万全的开发体制下,计划中心的二人首先着手的课题是针对联邦军提供的EOT设计图进行分析。对于EOT设计图中那些模棱两可的概念性技术,已经进行过相关技术的研究的两人从这个荒唐无稽的设计图中得到了与PT相关的各种启发,一个一个的清除了被认为不可能的开发难题。最终,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开发出了人类史上第一种人型机动兵器『Gespenst(德语:亡灵)』

『亡灵』的开发,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课题便是动力源的选定问题。当时,作为候选方案的动力源有:燃料电池、大容量电池、核聚变反应炉三种。其中,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是毛氏工业生产的月面制造机械所使用的动力源,对于技术上的经验十分熟悉。而核聚变技术则是相对陌生的技术。三种动力源方案各有优缺点。燃料电池是能源效率高的环保能源,是民间作业机械所采用的动力源。但是,若是用于军用的话,存在着瞬间出力功率较低的问题。大容量电池就是字面意思的大型充电式电池,与燃料电池不同,大功率电池的最大功率可以自由设置,所以战斗中所需要的大功率输出基本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因为其储蓄的电容量有限,因此存在全功率运行时间只有5分钟的问题。最后一个方案是核聚变反应炉,核聚变反应是现有技术中拥有最大能源转换效率的动力源。从旧时代开始核能便广泛运用于发电站及战舰上,因此技术方面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核聚变反应炉太大了。所幸,与PT开发平行进行的核聚变技术在毛氏社员的无数次实验失败下终于完成了核聚变反应炉的小型化,通过了『亡灵』的最终运作测试。

开发的下一个课题为机体该使用怎样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简称OS)。毕竟PT这一类型的人型兵器是前所未有的类型,在毫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机体总不可能靠驾驶员大喊就能动起来。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卡克给出的答案是『战术动作思考型OS(即TC-OS)』。『TC-OS』通过驾驶员输入类似“使用手持式射击武器射击目标”的命令后,机体搭载的人工智能能够立即分析各种状况及环境例如:目标的位置、距离,本机的姿态后,再以最佳的运动进行执行。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够从机体上设定的各种动作指令中判断并进行[判断本机的当前状况]→[执行输入的指令]之间链接起来的任务。因此,驾驶员所需要的大量机体操纵被控制到最小限度,貌似只靠喊真的能够让机体动起来。操纵被简化了,这也使驾驶员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对战局进行判断。并且,由于驾驶员能够自由设置动作指令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和操纵习惯进行动作的优化发挥出十分极限的性能。同时,动作指令的数据也能够运用至同样搭载了TC-OS的机体上,使得新兵及一般兵也能够将机体的运用至标准线内。这一划时代的OS,彻底解决了机体的操纵问题且因为其优秀的设计被广泛的运用至后续开发的新型机上。

『亡灵』全高21.2m,重约70t。机体通过双足步行以及悬浮推进等方式进行机动,因此具备了优秀的泛用性。但由于『亡灵』在重力环境下运用时,无法进行单体飞行。因此,机体虽然能够进行高度飞升及跳跃,但其短暂的滞空时间限制了机体的空战性能。同时,参考了人体结构以及EOT设计图的『亡灵』,满足了指标中的要求具备了高度的灵活性。此外,『亡灵』的机体装甲相比预想中较为薄弱。

武装方面,『亡灵』使用的机械臂满足了指标中对于更换武装的简便性。因此,『亡灵』能够选择大量的手持武器。不过,机体的机械臂在使用手持武器射击时会产生细微的抖动,这一问题影响了该机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准性。除此之外,该机还于左腕搭载了三枚光束军刀。

新西历180年,经过了大量的技术突破后首批『亡灵』系列开发完成了。毛氏工业依靠其作业用机器人的技术积累以及其对技术人员用人不疑的态度,以极高的完成度为傲的三台『亡灵』系列测试机。这些机体作为通用兵器被设计为可以在陆地以及宇宙中运用的泛用型。但是为了今后的开发运用,二号机被修改为了陆地特化型与之对应的还有修改为宇宙特化的三号机。因此,三台测试机被分别赋予“PTX-001”、“PTX-002”、“PTX-003”三种不同的编号,而其中的一号机 PTX-001被提交给联邦军进行性能评估。时间来到181年,各公司开发的测试机相继被完成并提供给了联邦军。在经过宇宙、地上、以及月面等各个环境的测试之后,毛氏工业依靠PTX-001『亡灵』碾压般的优秀成绩获得了PT的开发委托。虽然『亡灵』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就如上文所提到的,亡灵在空战以及装甲等方面存在着少许问题。为了尽快克服这些问题,毛氏立刻着手于三台测试机的改进工作。而这项工作的成果便是以提高空战能力及机动性的『PTX-001R 亡灵 Type-R』、搭载了高威力内置武装及强化了装甲的『PTX-002S 亡灵Type-S』以及陆战特化之后被恢复为未改造规格用于后继机开发的『PTX-003T 亡灵Typr-T』。

『......曾加......谢...谢......这一次我终于能......』

封面来自Pixiv作者:内藤隆

本文仅为OG游戏世界观下『亡灵』的相关设定,参考文献《超级机器人大战OG Official Perfect File》以及日维基百科后翻译编写,如有错误可联系修正。本文严禁未经本人许可的转载。仅在个人账号上传。交流群323275456。

超级机器人大战OG『机体设定』亡灵 Gespenst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