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旅人2】生意经文字版-小小支线暗含官方设定
1.历史卷
1.1 丙午地区的历史

位于索里苏提亚西南部的是广阔的沙漠地区。其南北有水源流经,属于半干旱地带,所以种有小麦及玉米。此地因传承看祭司帝丙午神乐而闻名。这位神作为祈祷师所供奉的主神而广为人知,而丙午这个地名也取自这位神氏之名。从古以来,这片土地围绕着为数不多的水源及资源纷争不断,因此而灭亡的国家也不计其数。
在沙漠中央的城市塞伊,耸立着二十年前被库国所覆灭的乌国城塞“奥洛齐城墙”。建在城镇西北方的沙粒之村的驿站,作为旅行者的歇脚之地,汇集着来自世界客地的情报。
沙漠地区的国名很多都非常短,例如“乌国”还有“库国”之类。据说这是因为,名字太长说的时候嘴里会进沙子。至于是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1.2 瓦伊鲁多兰多地区的历史

位于索里苏提亚西北部的是辽阔的荒原地区。此处为索里苏提亚最大的火山带,斐尔茨洛火山就位于此处,人们长久以来饱受着火山喷发之苦。由堆积起来的火山岩而形成的荒原之地,就算到了现在也是寸草难生。
但是,此地有一种叫戈鲁特品种的大山羊,以极其稀少的杂草为食繁衍生息,因此以羊奶为原料炼成的奶酪成了此地的一大特产。人们普遍认为山羊产奶量没有牛多,皮毛和肉质也不及绵羊,但戈鲁特品种在各方面均优于其他家畜,因此当地人称它为“荒野之宝”。
另外,由于火山活动的影响此地矿石开采量也颇多。因此在十六年前,白银商人帕普和洛克在荒野地区的南面开拓了一座名为欧兹拉修的银矿小镇。
1.3 利夫兰多地区的历史

位于索里苏提亚西部的是周边环绕着葱郁森林的地区。湖畔小国汀巴雷因位于此处,这里资源丰富,像是林业、农业、造纸业等一些利用森林资源的产业发展得非常兴盛。
乡下村子库罗普提尔则盛产木莓和桃子,木莓派是此地的一大特产。这里使用桃子制作的食物也很有名:比如桃酱、桃汁、桃沙拉、桃汤、烤桃、炸桃、桃烩饭、蒸桃……等等,但就因为品类太繁多,反而说不好哪个最受欢迎。
南部城市威尔格罗布虽因与资源匮乏的沙漠有贸易往来而赚得盆满钵满,但这种贫富之差容易造成矛盾,使得南部国境线上纷争不断。
1.4 赫巴兰多地区的历史

位于索里苏提亚南部的是一片开阔的海湾地区。港口城市卡纳尔布来困就在这片区域,大约在一百年前的大航海时代,这个城市第一个与东大陆开通了航线。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灯塔,引导着各国往来的船只。
这个灯塔建于约二十年前,由当时的乌国技术人员所建。那时正值乌国存亡之际,很多乌国人逃难至卡纳尔布来因并定居了下来。据说建造灯塔时使用了乌国的新技术,即打磨特殊矿石用作反射板,因此灯塔的光能远射至新德尔斯塔。
时至今目,从东大陆来的圣火教会传教士也会以卡纳尔布来因的教会为起点,向西大陆各处传播圣火教会的信仰。
1.5 托托哈哈岛的历史

位于索里苏提亚东南部的是大海与诸岛地区。发现于二十年前的托托哈哈岛是这片区域面积最大的岛屿,岛的西部安住着一群兽人。兽人们有着褐色的皮肤、松鼠一样的圆鼻子,身后长有垂着的毛尾巴。兽人个头不大,就算是成年兽人身高也在130厘米左右。
托托哈哈岛东部的特洛甫霍普港口小镇,是由当时发现并开拓这个岛屿的人类所建造的。特洛甫霍普因距离大都市新德尔斯塔较近,所以作为都市富人的度假胜地而发展了起来。岛上有很多例如咖啡豆之类的奢侈特产。如今这里是东西大陆的贸易中转地。
一直以来兽人都管北边的岛叫哈哈岛,南边的岛叫托托岛,但自从岛上开始举办祈愿家族纽带和民族繁荣的民俗节日后,将两个岛统称为托托哈哈岛了。
1.6 布兰德兰多地区的历史

位于索里苏提亚东部的是东大陆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地区。布兰德兰多的意思是“被阳光所佑的土地”。
原本当地人们利用这里宜人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农业,但不多久因农产品的流通而逐渐繁荣起来,随之引来了世界各地的人和财富。和地区发展一道,大剧场和赌场之类的娱乐设施也日渐增多,现今这个地区引领着文明的新潮流。
大都市的中心区域为新德尔斯塔。因为这里大约在五十年前主要由旧德尔斯塔修王国的移民所建造,所以起名为新德尔斯塔。地区东边则是工业城市轮敦,此地自大航海时代起就作为工业中心而繁荣起来了。
1.7 克里斯特兰多地区的历史

位于索里苏提亚东北部的是山脉连绵的地区。圣火教会总部的爱尔福林克大圣堂就位于此处高耸的岩山之上。大圣堂中祭有人们所信仰的大圣火。圣火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文献上就有“传承于古代的大圣火……”这样的记载。据说在一百年前东大陆被巨大寒潮袭卷之时,大圣火格外温暖闪耀为当时的人们给予了希望。
之后,圣火教会就成了这片土地上名副其实的最大宗教。大圣堂所在山峰的山脚下有个名为弗拉姆教堂村的小村庄,因为有很多朝圣者都会在此住宿,当地人便与他们做起买卖而发家致富。
1.8 温特兰多地区的历史

位于索里苏提亚北部的是寒冷的雪域。圣堂机构的总部就在山间城市斯托姆黑伊鲁。圣堂机构由之前的主教金塞拉大约在三百八十年前所发起,而大约在一百年前的巨大寒潮袭卷东大陆后,为了守护大陆的秩序,就在这里正式设立了圣堂机构本部。
据说当时阻止巨大寒潮守护城市的是,居于灵峰阿鲁塔埃的守护者古拉奇斯。
海边则有名为寒岬村的村庄,这里渔业兴盛,能捕获到很多例如鲑鱼、鳟鱼、多线鱼、乌贼之类的水产。从事毛纺业和农业的人也不少,最近新培育的极耐寒小麦也成了地方特产。
1.9 外大陆
索里苏提亚的东南西北四端有些地方没有被绘制于地图上、被称作外大陆。据说那些地方要么就是被高峻群山所包围,要么就是海中难以行进之处…….所以没有前去调查,但在我看来,就是因为懒。
现今,库国和南方的国家正在交战,新德尔斯塔涌进了一帮从东方来的移民,西方的果实和北方的织物正在通过走私流通。新的土地有新的奇遇,那里的景色、那里的音乐、那里的味道、那里的食物,都将会是前所未有的。而那所有的一切,,都可能与商机紧密相连。
领导者们应该速速去绘制外大陆的地图。……不对,就这么一概而括叫什么“外大陆”的我们,不就是在索里苏提亚这口井底的青蛙吗?
2.道具卷
2.1 葡萄和李子的历史

现在风靡全世界的是恢复体力的葡萄、恢复精神的李子……之类的东西。
但根据神话传说,这些本来应该都是神明“禁止人类种植”的植物。禁止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可以简单酿酒,人类容易沉溺其中”,还有“容易当作战争的道具来使用”。不管原因是什么,我们现在已经打破了与神之约。
2.2 荔枝的引进

从外大陆舶来的荔枝……因其能上升人的潜力而出名,但同时也是出了名的难栽植物。
古时候很多富农豪商都在私下偷偷研究怎么载培,最后要么就蔫了,要么就不结果……直到现在的栽培情况还很差强人意。
之前因为流传着“用人血浇灌就能结果”的毫无根据的说法,酿成了很多性命被夺走的惨剧。在那之后,人们也管荔枝叫“吸血果”。
2.3 坚果的栽培

因为坚果是树木果实,也就是干果类,所以作为一种及其普通的食物在市面上流通。
但也有一些自于野生树木上的坚果,被证实具有增强人类能力的特殊效果。研究者称之为“稀有坚果”,并潜心研究其培育方法。
但非常麻烦的是,一旦进行人工培育,坚果的效果马上就会消失,因此其培育方法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也因此像这种特殊坚果现在仍非常稀有。
2.4 关于调合

调合就是组合两种或以上的素材来制药,神话中说这是灵药公德塔传授给人类的技术。但实际上那都是我们的先祖亲身试验未知的树叶、树果还有岩石等的药效来查证的“知识的累积”。
调合不仅要求了解素材,还要求根据症状计算用药的剂量。为此,若是能同时调合三种素材就能被称作一流的药师,而能同时调合四种素材则能被称作顶级药师。几乎没有药师能同时调合四种以上的素材。
2.5 精灵石的原理

精灵石在受到强力攻击时,能发挥出与魔法相同的效果。早期因不了解其原理,而推测其中宿有精灵之力,所以取名为精灵石。
但最新研究提出一个有力的论断,即精灵石是由具有强大魔力的魔物的尸体经年累月结晶化而产生的。这个理论一旦被证实,那未来人工量产强大威力的精灵石也就有可能实现。
未来我们将会如何利用这种技术呢?期待的同时,不免有些担忧。
2.6 药草的原料

要恢复异常状态,可以对症使用相应药草加以治疗。但所有的药草其实都是以厄尔布草为原料,经由不同的加工方法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可以说这种药草如此贵重,也可以说人类的身体构造如此单纯。
顺带一提,做菜的时候这个厄尔布草也能当香料用。也就是说它也有增强食欲的效果。
2.7 效果瓶的起源

沙漠环绕的丙午地区,因为要储蓄珍贵的水资源,所以他们的制瓶技术很发达。其中尤其出名的是一个叫做雷康族的少数民族所制的瓶,因其采用了特殊制法,故异常轻盈异常牢固。雷康族也不愿泄漏其制瓶技术,因此最终没能避免与其他民族的冲突。
据说雷康族不善武力,但他们在战斗中将装有毒药的瓶扔向敌人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就是现在被用于护身等用途的“效果瓶”的起源。
2.8 兽人的饮食文化

兽人会连着好几天出去打猎。为此不仅需要打猎技术,还需要保存猎物的技术。
一开始他们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例如用盐腌或是风干这样的简单加工方法,但渐渐地发展成在保存肉品的同时又不失风味的加工方法。用熔岩蒸肉、用海水软化肉,还有把肉埋在土中发酵……这些加工方法在兽人间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饮食文化。
据说在新德尔斯塔博得美食家们惊叹的知名餐厅的厨师们,也从兽人们的加工技术中得到了种种启发。
2.9 叶币名称的由来

因为厄尔布草是制成所有药草的原材料,它的发现拯救了无数生命,所以这种草的别称为“诸神的植物”。但厄尔布草的栽培相当困难,且其自然生长的地方也非常有限,所以随看药草学的发展,它的价格也一飞冲天。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国家命领主去管理这种药草,也按片对药草定了价。据说为此厄尔布草的叶片也曾被当作货币使用过。索里苏提亚所流通的货币单位“叶币”也是在那时所得。
3.装备卷
3.1 关于武器制造

武器大致分为剑、长枪、短剑、斧头、弓、杖六种……不对,这个表达有些不谨慎。应该说根据锻造商会的规定,严禁制造这六种以外的武器。
据说这个规定的由来是传承诸神在作战时所携的六种武器……但这只是官方理由,还有个黑道传闻,说是限制武器种类,就更容易管理原料买卖还有独占武器的锻造技术。也是因为这个政策,在索里苏提亚使用鞭子或流星锤的人少之又少。
3.2 注有魔力的武器

武器之中有种武器叫做属性武器,此种武器附有魔力。
制造属性武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锻造武器时注入魔力,但要用这种方法锻造武器需要极高的技能,几乎没有匠人能用此方法锻造。还有一种就是经长年使用而宿有使用者自身魔力的武器。但这种类型的属性武器更是非常少见,说这是只有强大意志的人才能造就的“奇迹”也不为过。
3.3 关于装饰品

有很多人按字面理解,误以为装饰品就是装饰在身上的东西。但其实装饰品是宝器,原本只有神职人员才能制作,也只有极少的一部分领导者才被允许穿戴。
现今也有很多附有特别力量的装饰品流传于世。比如保护身体不受攻击魔法伤害的避邪符、提升持有者能力的项链之类的装饰品。但遗憾的是,作为宝器的装饰品制作技术逐年衰退,今后应该也会越来越稀有。
3.4 历战之武器

古往今来,战斗中的赢家夺取输家的武器是一种习俗。强者的武器会被更强的人夺走……这样的历史不断反复,结果就是最强的战士拥有最强武器。存在历史悠久、越过无数战士尸骸的最强武器……被人们称为“历战武器”。
历战武器并非一定要出于名匠之手。从无数次真枪实剑的战斗中脱颖而出,沐浴无数强者鲜血后,武器会附有超越武器本身能力的“巨大能量”,这就是“历战武器”。
3.5 历战之武器2

通过历经千百场战斗脱颖而出的强者传承下来的历战武器……借用某位吟游诗人的歌谣就是,彼剑可斩日,彼枪可贯月,彼匕可击星落辰。
彼斧可破地,彼弓可穿穹,彼杖可招灾引害……当然,这些应该只是文学上的夸大。但知道历战武器真正威力的人寥寥无几,因为那些武器几乎都安睡于墓葬之中。
3.6 神器与武器大师

遥远的过去,为了保卫索里苏提亚免遭邪恶之毒手……诸神把六种神器托付给了人类。分别是霸王之剑、战王之枪、舞王短剑、勇王之斧、狩王之弓和灵王之杖。据说得神器者可以释放蕴藏于自身的能力,而拥有此能力之人称作武器大师。但人类无法驾驭这些强力神器。
最后武器大师之间起了纷争,于是神器四散于世……其技能以及相关知识也都不知何时销匿在世间了。据传“继承者”仍存活于一些地区,但这恐怕不过是个主观期许罢了。
4.魔物卷
4.1 关于亚人

亚人是一种介于人与非人之间的存在。其种类大致分为八类:形似老鼠的鼠人、形似蜥蜴的蜥蜴人,形似鸟类的鸟人、形似青蛙的巨蛙、形似猿猴的黑猩、形似鼹鼠的鼹兽、形似猫的凯特林以及形似章鱼的奥克托林。
亚人明显比其他魔物更具智慧,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工具。但其起源仍然不明。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它们在某一天不知从何处突然出现,然后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下来了。
4.2 关于凯特林

凯特林在亚人中属于特别胆小怯懦、警戒心重的一类种族。根据神话传说,过去在人类与亚人间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当时只有凯特林与人类站在同一阵营。
战争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凯特林一族虽然开始与人类共处,但因其狡猾的习性作祟,最终与人类也断交。从此便被所有种族视为背叛者而蔑视。也因如此,它们常常藏头藏尾,离群索居。除了闻到它们喜爱的木天蓼时以外,基本看不到它们……
4.3 关于奥克托林

奥克托林在亚人中算是特立独行的一族,据说唯独它们一族没有参与神话传说中的那场人类与亚人间的大战。据说比起战争,它们更喜欢旅行,除非到了将死之时绝不停止旅行。
由于它们那种追寻新天地的身姿,也被称为带来幸运的亚人,但也有传闻说只有怀着纯真之心的人才可以遇见它们。为此,丧失纯真的大人们只好利用奥克托林喜欢黑暗的习性,制作章鱼罐以诱捕奥克托林。
4.4 亚人之谜

亚人具备一定程度的智慧。例如鼠人会抢夺人类服饰和武器据为己用,鸟人能制作最简单的石斧。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亚人领袖们头上戴的王冠之类的装饰品是谁造的
据我们所知,亚人们并没有能力制作这些。但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工艺上看,那些东西都显然不是出自我们人类之手。说不定亚人是从别的世界来的,不过说到底这也不过是个假说。
4.5 巨壁的传承与历史

温特兰多地区斯托姆黑伊鲁城的不远处有面叫“巨壁”的大城墙。一直以来是这面城墙把外敌都挡在了城外。
传说中诸神在一夜之间建造了这面“巨壁”,而这面巨壁也像是印证这一传说一样,非常精致又牢固,可以看出是一个人类力不能及的建造奇迹。如今巨壁传说仍在继续。也有人说这面“巨壁”是一个巨大城塞的一部分,而那个城塞深埋于地底。为了核实这个说法,很多学者都尝试过向地下挖掘,但直到目前还是一无所获。
然而在八百二十年前——这面坚硬无比的“巨壁”不知怎么被开了个大洞,这个洞后来被称为“达克斯特大洞”。这个洞到底是怎么开出来的,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据说这个事件也是斐亚特鲁王国和德尔斯塔修王国那场“巨壁大战”的导火索。
4.6 通往异界之门

“被分割的大海,在某一座岛屿――那里有一扇通向异界之门。无论何人,都不要靠近那里。”这是诗人卡耶尔百年之前诗作中的一节。在发表这首诗的当时,大家普遍认为诗作中的岛屿是卡耶尔幻想的产物。
但在近几年,他也曾是一个冒险家的事情逐渐被明了,产生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说法,即他的诗作会不会是真实存在过的冒险记。通向异界之门……诸公可能会嗤之以鼻,说它是荒唐胡话,暂且嘲笑吧。常识总是随着时代迁移。未来被嘲笑的,说不定就是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