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高木同学剧场版BD特典-特别访谈小册子
原文来自《剧场版·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豪华版蓝光BD特典-特别访谈小册子。
基于翻译工具机翻并结合自身理解进行修改完善。优化后仍可能有部分细节纰漏,还望谅解。
协助鸣谢:ホッキョクポピー & あなたを愛します


第一部分:制作人员座谈会
访谈对象:赤城博昭(导演)、板谷真人(原作漫画责任编辑)、樱井洋介(新锐动画制作人)
听众:稻垣豪(东宝)
(※X)为原文后注,(灰色为个人辅助注释)
-----
1.
动画企划的开始:从动画化立项到动画第一季企划完成
-----
稻垣:动画《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从2018年1月开始播出第一季,首先从动画化企划的开始也就是樱井先生开始回顾吧。最初起草企划书的就是樱井先生吧。
樱井:是的。我想是在2016年吧,在新锐动画的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企划案,我自己也写了份企划书提交了。我本身就很喜欢原作,而且当时新锐出的动画里也没有深夜档的动画。所以我提出了试试看的建议。总而言之,相比爱情喜剧,我对《高木同学》的印象则更加接近日常生活,也符合新锐动画的特色。剧场版还特别是一个夏日主题的故事,记得在写企划书的时候就觉得只是一部非常符合夏日印象的作品。
稻垣:在企划阶段就有赤城导演的设想在里面吗?
赤城:不,我参与《高木同学》动画制作的时候,应该是在动画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
樱井:是啊,那时企划书上还没有赤导的名字。
稻垣:那么,在动画化决定以后就决定由赤城导演执导了吗?
樱井:是同时进行着的。大概,导演第一次让我配音还是从荒木先生开始的吧(※1)
赤城:是的。那时我在别的组工作,期间也收到了几个新的动画组的邀请。但是,时机总是不合适。在这样的情况下,听到《高木同学》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好我也有原作,想着“这个漫画真好啊”,所以决定接手。
稻垣:你有原作的单行本吗?
赤城:不,那时候我拿着的好像是有其他书名的已经读完了的合集。
板谷:那是一本叫《月刊少年mini》副刊的小册子吧。
赤城:可能是吧,我就是在那本书上知道了有这部作品。
稻垣:板谷先生当时还是在《周刊少年Sunday》编辑部工作吧?
板谷:还是在《周刊少年》吧。说起来有点矛盾,我实在动画第二季企划开始之前被调到《月刊少年》的,然后又由于一系列情况,突然担任了《高木同学》的负责人,所以我完全不知道第一季时是什么情况...因此,听到樱井先生和赤城导演的话觉得还是有点新鲜的。
赤城:当时,我很喜欢原作,所以就接受了。如果是主角二人高中生设定的作品的话,我想我会拒绝。正因为是初中生,所以就想做。我觉得中学生的话是可以构出一幅美好的世界的。
稻垣:就这样,在新锐动画和小学馆的商议过程中,2017年东宝也正式参与到动画化的工作中来。作为进入本次剧本会谈前的第一期工作,导演和中岛先生(※2)就第一季12话内容的结构进行了协商,在那时您说了些什么呢?
赤城:最初的结构是不断放入原作中有趣的小故事,感觉比较散漫轻松。不过,我觉得好好描绘高木与西片之间的二人故事会更好,所以我想把整个系列的纵轴好好画出来,让两位主角以外的角色也较好地去刻画描写。不想做所谓的“萌系”,按通行的做法,就以可爱的女孩子也就是高木同学为主轴。我想致力于去如何展现那种可爱。但是,我想把西片这个角色也画的很好。被捉弄的西片的“作为角色的成长”来作为故事的纵轴。我想这可能会成为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稻垣:山本老师对于动画化有什么注意或者留意的地方吗?
赤城:在企划初期我和他见面交谈了一次,他(山本老师)希望高木同学的捉弄“不要让人觉得她坏心眼”。
樱井:那时候听说山本老师的出身在小豆岛。
赤城:是的。据说原作的舞台并没有刻意设定在哪里。但单行本的封面很有那种感觉,可能是山本老师心中的印象风景吧。一听说(山本老师的家乡)是小豆岛,就立刻决定动画的舞台就在那里!决定了。
稻垣:所以也到了小豆岛去拍摄实景呢。是在规划作品结构之前去的吗?
赤城:因为在春天,所以本来想着在结构设定完成以后再去。因为这里或者那里可能会(在动画中)出现,所以需要去外景拍摄。在那之前的冬天已经进入了结构构建工作,所以我想在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完成了。
稻垣:在这部作品中,不只是高木与西片,其他的角色也会成为焦点。特别是原作《明天是星期六》的其他的单行本中加入的美奈、早苗、友加里等角色的小插曲时,有怎样的讨论呢?
赤城:我觉得要体现出初中生活的气息,这些孩子的出场是有必要的。把那三个人联系在一起,会有如群像剧那样的气氛,会有种“中学生的感觉”。而且,如果一直只看高木和西片两个人的话可能也会觉得单调。
樱井:所以,在结构配置上,也正好构成了两个人的结尾。
赤城:当初,也有意见认为只做高木同学和西片之间的小故事更好,作为作品的主角必须要凸出。但是,我主张还是要画那三个女孩。
樱井:所以结果是,不能描写单独三个女孩的小故事,而是一定要和高木他们牵扯在一起。接受了这样的要求才继续进行的吧。
稻垣:提出这个要求的是东宝方面。如果给观众留下一个罗列短篇小故事的印象的话,作为一集20多分钟的动画来说,会有缺乏可看性的担心在里面。
赤城:想要充分满足这一点并不很容易。但是从结果而言,就整部作品来说,她们的登场还是非常有用的。接下来的第二季、第三季乃至剧场版也都有描绘这三个人。我很高兴,真的非常感谢。
-----
2.
关于动画第一季的小插曲
-----
稻垣: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季从第一集的《橡皮擦》开始。《橡皮擦》这节在动画中是如何表现“高木同学”的呢,我想它也成为了日后的基准,您是以怎样的想法来创作这第一话的呢?
赤城:我其实是反对从《橡皮擦》开始的。那个小插曲让西片在意到“喜欢”这种情感了。从第一季到第十二集,如果要仔细描写西片的心理活动的话,就不该从《橡皮擦》开始。
樱井:我也强烈认为应该开头就提示“这部作品是怎样的一部作品”,结果与原作一样,从《橡皮擦》开始。
赤城:那么,如果用《橡皮擦》、西片在开头做了失败品、在未来会成功(吓到高木),我想用这样的结构来描绘西片的“成长”。我有了在最终话里西片成功“吓到高木同学”的想法。
稻垣:由此便形成了《高木同学》动画的特征:用第一话暗示最终话的某种手法。在第一季的故事中,也有获得观众高度评价的《会心一击》部分。关于那个小插曲怎么样?


赤城:那个小故事也是受到当时担任原作责编的高长先生(※3)的压力呢(笑)。说“《会心一击》是原作读者中评价非常好的一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集,所以不能在这里弄出失败(笑)。(第11话)播出之后马上就有了最后一话的配音(※4),高长先生在那边说:“导演,谢谢你了”,那时候后我就松了口气(笑)。
稻垣:那个重要的《会心一击》之后的最终话,要放进去的小故事是怎么选择的呢?
樱井:《换座位》这话在初期阶段导演就有说“我想把这个放在最后”。
赤城:是的。不过在将《换座位》放在最后一话的最后一节进行结构推敲的时候,正好《月刊少年》上刊载了《入学典礼》一话。这又是一个非常适合放在《换座位》之前的小故事,真是绝妙的时机。
稻垣:《换座位》的最后一个镜头里不是有高木同学手忙脚乱的画面吗(高木在床上跺脚翻身的名场面)。这是在原作中没有的、属于动画的独特剧情。回顾这一连串的剧情你觉得怎么样?
赤城:那个,最后说想再拧一把。就像我刚才说的,西片在第一集没能让高木“大吃一惊”,但最后一集却成功地让高木“大吃一惊‘’这样的布局。于是我说“从西片还给高木同学的手帕里找出什么东西怎么样?”然后,负责剧本的侍子(堂子)先生提出“那么,信怎么样?”的想法。之后在讨论这封信的内容怎么安排时,小学馆的佐佐木先生(※5)说“‘谢谢你’怎么样?”的建议。高木同学把头埋起来、面露喜色,这好像也是佐佐木先生提的。再加上脚“啪啪啪”打在床上的动作,那个流程真的觉得不可思议。以一句“还想再拧一把”开始,从这句话开始,就有了这个场面。如果不顺利的话,最终话的那个原创部分可能就没有了。结果,这个原创部分也被粉丝们欣然接受了,我觉得这成为了我后来更大胆地去原创剧情的原动力。
稻垣:那可能是《高木》系列的一个试金石。我想这是从原作中偏离半步的部分,不过这个部分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在最终话中,伴着“啪啪啪”的脚步声播放的片尾曲《仿若相逢时》,那又是精妙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饰演高木同学的高桥(李依)翻唱了各种各样的歌曲,对于这样的片尾曲安排,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赤城:这真是次有趣的尝试。其实我有想过根据曲子不同,在结尾播放的画面也全部改变,但这毕竟很难。因为这必须要制作成适合所有使用的歌曲风格的画面,所以还要组合调整来适合所有的曲子...这样的工作真的很辛苦。虽然不可能把画面全部换掉,但从头到尾都是骑着自行车的画面也不太合适,中途就改成了两个人一起回去的版本。虽然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但还是很辛苦(笑)。但是,这个尝试一直延续到了剧场版,甚至诞生了“心动记录”(于2022.6.9正式开服)这个游戏...虽然觉得很辛苦,但是觉得做的真好。

-----
3.
坂本新加入的动画第二季的构成工作
-----
稻垣:接下来继续谈谈第二季。这个时期板谷先生已经被调到《月刊少年》编辑部,加入了动画的制作。第二季的制作是什么时候正式决定的?
坂谷:我第一次是从新锐动画的中岛先生那里听说第二季的事,那是在2018年9月初,我自己刚刚担任原作负责人。如我刚刚所说,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和情况,与前任负责人花了很长时间的物理交接也没能完成,所以关于动画也没能很好地把握。因此,中岛先生给我看了那时的第二季的结构方案,当然制作第二季的事情山本老师没有异义,所以说了“请多关照”。
稻垣:在将结构方案送到板谷先生那之前,我想导演和中岛先生应该说过想要以这种程度的感觉来做,那时候是什么样的第二季构思呢?
赤城:想用原作中的小故事与小故事之间的衔接感来描绘动画原创的小故事。从那时开始就说过了。做印象深刻的原创剧情带来不一样心情的同时,也能防止短篇小故事持续的情况下难免会产生的老套感。
稻垣:那个时候是连最终话都定下来了?
赤城:不管怎样,我是想加入《约定》这话的。用第11集来描绘《约定》,之后的两人会变成怎样,用最终话的第12集作为原创剧情去描写。这样一来,最终话必然会描写《夏祭》。首先,由此为目标确定了大致的结构。
樱井:我很清楚的记得导演说过“第二季第11集是最后一集”这样的话。实际上第一季也有11集《会心一击》那样达到高潮的地方。经常会出现“第11话是高潮,第12话是接受之后的幸福结尾”这样的故事。
板谷:原作中并不存在比《约定》更早的时间轴,所以在那以后就等于进入了没有原作基础的地方。从这个意义来说,第二季第12话正是尾声。因此我后来听到第三季的时候会说“真的假的?!”(笑)
赤城:已经结束了,从那里开始的第三季可是相当的冒险哦(笑)。
稻垣:每次都是这样,第一季是第一季,第二季是第二季。因为在一直在重复着。
赤城:第三季的故事,开始的时候有人说:第二季的最终话是个梦想(倾向解释为愿望),所以不能没有(笑)”。然后我说:“那就说说梦吧。”这会在第三季第一集中表现出来。在互相这样提出意见的过程中,不知道从哪里冒出这样的种子,在那里发芽。大家能进行这样的讨论是很开心的,也是很宝贵的经验。
稻垣:板谷先生在第二季制作开始就加入了,从开始的时候就正式进入到《高木同学》的制作现场,和其他动画相比,有怎样的印象呢?
板谷:因为做了很多事,所以记不清楚了...刚才也说了,我不知道原作编辑在第一季的时候是以什么样的密度、浓度参与动画的。所以在第二季的制作现场,作为原作方应该持什么立场,一开始是相当试探的。原作的山本老师基本上都会说“交给现场”。但是这对于原作而言编辑压力很大。当被问到“原作者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难用“我会让原作者拿回去判断”回复。山本老师有很多连载作品,真的很忙呢。当然大的提案会带回去,但细节部分还是会现场作出判断。导演和编剧团队希望还原到什么程度,最初在原作上真的是在试探。还有,跟我之前参与过的动画相比,这本书读起来是真的长啊(笑)。
稻垣:第二季的时候,长时间的看书(因为晚上很晚才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去吃饭了(笑)。
板谷:在那个饭局上,我了解了大家,这对我很有帮助。3名编剧也都是从第二季开始加进来的,大家都是第一次来制作现场,多我来说,这或许也是一种好处。在完成第一季以后,整个团队已经难以进近了。这时候团队再加入新成员,就像混入了异物一样会产生难度。东宝的上野先生(※6)也是从第二季开始参与的,
赤城:《高木同学》团队换过很多人,所以初始团队成员已经所剩无几。但是新旧成员之间完全没有奇怪的像“墙”一样的东西。
-----
4.
动画第二季关于原创的小故事
-----
稻垣:这样的现场“第二季加入原创剧情吧。”首先让我们回顾第7话的《林间学校》吧。首次全集单话的完全原创剧集。
樱井:这是好不容易才推出的动画原创话,所以我想尝试下尚未描写过的过夜活动。因为时间上是夏天,所以要讨论是“林间学校”还是“临海学校”。
板谷:导演提议以爱媛县的四国喀斯特为舞台,于是就变成了林间学校。那里与小豆岛的距离也刚刚好。

樱井:第二季全季的主题是“牵手”,所以加入了交谊舞的场景。考虑到正好是第二季的折回点,在这个地方带来一话小故事的原创回,对于第二季整体的节奏把控也会很好。
稻垣:然后有了11话中的《约定》,接受了那个的12话再次为全集单话的原创回《夏祭》。导演,这两集你认为怎么样?
赤城:我觉得是充满了奇迹的,非常棒的两集。《约定》的谱曲是请大地先生(※7)做的吧。我想如果大地先生来画这一集会怎么样。只有这一集才有的停顿感,表现得很好。我真的从中学到了很多。
高木同学和西片默默走路那段漫长的提问很好吧。如果把中途中断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20分钟多一点的动画要留出那么长的时间,我想可能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我觉得那个很有效果。

赤城:我想把这段时间和之后的场景,高木同学的“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的喜悦联系起来。
稻垣: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的场景,我觉得也是超出原作半步的场景。原作台词中的“这个也给你!”中,巧妙地加入了半步喜悦的感情。我个人认为动画《高木同学》的优点是真挚地面对了离原作前进半步的事。不是1步,而是半步。制作组的这种想法传达给了观众,也得到了认可。正因为如此,才会和最终话《夏日祭典》有关,与和第三季以及剧场版也有联系吧。
赤城:最终话的“夏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让2人分开呢,考虑了很多吧。之后西片要怎么找到高木同学,我也想了很多。
板谷:这时出现的是木村大哥吧?(原文是“木村大先生”,这里换个称谓翻)
赤城:没办法,这里只能拜托木村大哥了(笑)。
板谷:如何处理用捞金鱼捞上来的金鱼,也相当烦恼吧。
稻垣:虽然是个能表现出西片温柔的一个好场景,不过,这样的话拿着金鱼的话行动好像会受到制约,很难画出来(笑)。商量着怎么做比较好,结果变成了这样。
赤城:像这样的细节堆积起来,时间实在挤不进去,要删剪哪里都很烦恼。
还有一个大难题就是插曲。曲子和故事板的修改几乎同时进行,所以很辛苦。

稻垣:因为我是和故事板同时进行构图的,所以我想出了几个不同长度的安排,然后问导演,“你想用哪个长度?”就这样,以这种方式决定篇幅后,故事板交给导演来完成镜头。
樱井:从分镜到交付花了很多时间(笑)。
赤城:但是,大原先生创作的《你和光》真的是一首好曲子,辛苦是值得的。我想它成功了。
稻垣:木村的“在上面!在上面啊!”的声音,成为了动画《高木同学》的象征。是吧。你觉得在那里是相比原作又踏出了半步吗?是啊。和高木同学再次见面后,看到西片迈出的那半步,又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成长。
赤城:真的,是在半步半步地成长。因为还很难办。这是可爱的地方吗?可以(笑)。
-----
5.
在保留了剧场版的内容之后
首先进入第三季的构成工作
-----
稻垣: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第三季吧。从第二季结束以后有很长的时间,“和第三季一起做剧场版”这样的是这样进行下去的吗?
樱井:剧场版的事先就有了。剧场版的话题在第二季结束的时候讨论非常热烈,但是,突然公开剧场版的话,TV系列结束之后的时间也过长了,“要制作OVA吗·····再制作TV系列吗·····”就是这样,才决定制作第三季。于是和导演一起开始制作第三期的组成表,不过,时间线相比原作已经到了未来(原作几乎没有时间线),和到目前为止相比,可以依赖原作的部分无论如何都会变少。包括故事的纵轴,“怎么办?”我就这么说了。因为有了第二集第七话(《林间学校》)、最终话的原创小故事的经验,所以“第三季也要好好做原创”的想法迈出了第一步。
稻垣:从那时开始了第三季的剧本创作,那个阶段就暂时搁置了剧场版要做什么内容。基本没想,先把重心放在第三季上。
赤城:对对。然后,就像第二季的“牵手”一样决定了第三季的主题。当初应该是把“西片的告白”都画完的。但是,在进行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负责最终话剧本的福田说“还是写不出来”(笑)。
板谷:大家都说“嗯,是啊”(笑)。西片这个男孩,不会在第三季第12集说“我爱你”的(笑)
稻垣:这才是西片的角色性格,这别说是半步了,都超出几步了。
樱井:那句“我想见你”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吧。这已经像是告白了吧(笑)。西片,你很努力啊(笑)。
-----
6.
TV第三季-关于原创篇们
-----
稻垣:一下就谈到最终话了呢,不过,作为第三季的原创剧情首先有第6话的“文化祭”。在这里描写“文化祭”,是从作品中的季节性开始的吧?
赤城:是啊。当初因为小豆岛有一个叫寒霞溪的溪谷,红叶很美,所以提出了赏红叶的故事线,但最终认为学校活动比较好,所以就变成了“文化祭”。
《文化祭》的脚本担当福田先生提出了很多剧情和戏剧表演上的创意。因此,在加藤先生担任脚本担当的第5话《选角色》,是在第6话确定各角色的作用的方向之后,又返回剧本继续进行剧本。
稻垣:《文化祭》之后的原创作品是第9话的《圣诞节》。这一集的剧本是伊丹先生写的,包括两人要去哪里,在阅读的时候也讨论了很多。
樱井:在电影院里,西片一脸不屑地说:“我是情侣西片。”(笑)
板谷:那个场景让我很费心啊,现在一般都是用机器售票,应该不会和剧场的工作人员交流了吧。
稻垣:小豆岛没有电影院,西片不习惯不也很好吗?于是就产生了自己主动跟工作人员打招呼的那个场景。作为发行公司的人,我思考了如何看清派发福利的到场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发放福利,要做到何种程度的真实感(笑)。以外观为模型的仓敷剧场,好像有很多粉丝到访哦。
赤城:西片坐的座位,在剧场版的时候成为话题了吗?
板谷:很多人在电影院用和西片一样的[F - 10]座位欣赏剧场版,在推特上分享电影票的照片的人很多呢。

赤城:《圣诞节》给人的印象是导演和分镜等都很努力,这是第三季中我非常喜欢的故事之一。这次的插曲也很好地和最后的片尾曲配合在一起,我觉得创造了一个漂亮的场景。大原小姐的插曲很好地体现了季节感,到了夏天就想听《你和光》,到了冬天就想听《想成为圣诞老人》。
板谷:大原小姐自己真的很爱这部作品,做出了非常好的曲子。
稻垣:制作这次的插曲,也是东宝的提案,要说的话真是太感谢了,然后是第11话和第12话。对于《2月14日》,和《3月14日》,您有怎样的印象?
赤城:《2月14日》,也很喜欢。特别喜欢后半部分,神社的场景里的两人。
板谷:关于高木同学在神社的事,如何让西片注意到,讨论了很多。然后,让高木同学的自行车停在神社入口不就行了吗?高木不骑自行车上学了,但那天为了往鞋柜里放巧克力,需要早起上学,所以还是要骑自行车来吧。虽然有点牵强,但还是把发生在后面的事情放到前面来解决。

稻垣:《2月14日》和《3月14日》是连在一起的故事,因为是剧本是并行推进的,所以11集和12集也是在来回的过程中完成的。最后一话《3月14日》,让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我问西片“我需要你跑步”。(此处意义不明,应该问的是梶裕贵(西片CV))
樱井:西片对高木同学说“那句话”需要些动力(亦或者说气氛),他说想要流露出西片真情实感的场景,那就只能让他跑了(笑)。
赤城:但是,让他跑那个距离,相当不容易呢(笑)。
稻垣:从设定上说,如果从港口跑过来,应该是樱花和三叶草盛开的那个农田附近。从第一话后段高木同学的梦中场景开始,最终话最后的场景就已经决定在这里了。

赤城:对对。但是,实际去实景拍摄的话,距离相当远呢(笑)。实际的农庄和道路之间的距离感,要原封不动地画出来也有点困难,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创作(改动)。
樱井:不过,多亏了这样,才有了美丽的最后一幕呢。
-----
7.
举步维艰的剧场版剧本会议
“西片三段论法”初见雏形
-----
稻垣:那么,终于可以谈谈剧场版了。关于剧场版,是在第三期的剧本定稿之后开始讨论的吧。我想有两个月左右去推进。最后导演说:“我想精心描绘初中三年级的夏天。”您是怎样下定决心的呢?
赤城:在会谈上说了很多话,提出了很多想法,修学旅行不是在本岛的地方,例如东京和大阪之类大都市的两人,描写着中学的最后,毕业前的故事。再往后的时间,两个高中生或者大学里的两人之类的。从那里连接到《(原)高木同学》的世界观。
樱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方向性,每周都反复讨论,但还是很难决定。导演和身为动画制作人的我两个人,说希望能谈一下。
板谷:这是我说的。在那个阶段,我感觉创意已经出尽了,从编剧团队也感觉到只要导演不确定方向就很难进入下一步。
樱井:于是我和导演两个人说“我来总结一下”的时候,就很顺利地决定了“就写一个夏天的小故事吧”。
稻垣:那个,作为导演是怎么想的呢?
赤城:第二季开始之前,新锐动画的梅泽社长问我“第二季要做成什么样?”的问题。当时我回答说:“打算在原作的基础上稍微推进一下。”结果他说:“推进过程很让人不安,不推进的那种感觉很好,我不希望你随随便便就推进。”在那个场合确实说了“在好的地方结束”之类的话。不过我不想把时间推进得太远,我想留下比我在TV动画中描绘的稍微超前一点的淡淡而美好的时光。因此,我想描写中学生最后的夏天。
板谷:我认为导演的想法非常适合这部作品。我也一样,不过因为是剧场版,一开始有种“画个宏大故事吧”的感觉。 从第2季就开始关注剧场版的中岛先生说如果拍个像《哆啦A梦·伴我同行》那样的故事也很好,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樱井:从结果上来说,我觉得讲述一个小故事更好。在确定了“一个夏天的小故事”之后,剧本创作就正式开始了。
赤城:虽然这样,但“高木同学从岛上搬家,两人分开”的方向也难以舍弃(笑)。
板谷:你先跟山本老师确认过了吧。“高木同学和西片分开有可能吗?”
樱井:对我来说,是“绝对不行”。
板谷:樱井说过,如果产生了距离,即使实际上什么都没有,也会意识到身边有男人的影子,所以绝对不行(笑)。
樱井:绝对不行!高木同学绝对不允许有其他男人的影子。
稻垣:这点我也和樱井一样呢(笑)。樱井有问:如果搬家离开了,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吗?
板谷:简直就像父母的心境(笑)。
稻垣:在决定“一个夏天的小故事”的主题之前,先经历了一道山峰,之后是如何前进的呢?
板谷:在预演阶段,已经提出了片段性的小故事方案,想画送虫画的导演的形象也变得具体起来,所以将其写成剧本的工作终于开始了。只是,虽然有个别的小故事,但感觉纵向联系得不太好。福田先生写小猫的故事的时候,我觉得这样就可以了。 感觉作品的主题是两人通过养一只小猫意识到共同的未来。
稻垣:那只小猫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赤城:在谈论小豆岛的时候,我还记得他们说岛上有很多猫……小时候神社的屋檐下有只小猫……有点怀旧呢。
板谷:还有,因为伊丹先生养猫,所以猫的存在自然就被植入了吧(笑)。
稻垣:在远程的剧本会议上,伊丹先生的画面上经常出现小猫(笑)。
樱井:话说回来,登场的猫的名字是伊丹先生的爱猫给的。
赤城:伊丹先生养的猫的名字叫花和咲,它们会开花。如果没有这些孩子的话,故事可能又变了。
稻垣:小花成为重点,剧本的大框架也固定下来了,但像之前一样,在西片的最后一句话该怎么写的问题上,又发生了一场纠纷。
赤城:感觉大家都在互相牵制。
樱井:是很重要的场景呢。
赤城:板谷先生在其中作了决定性的判断。
板谷:是这样吗?我不太记得了
稻垣:板谷先生最后说:“他给我演示了西片的三段论法。“小花会幸福”“高木同学也会幸福”“我会让高木同学幸福”,心情和语言一点点地发展。
板谷:啊,你是说这个吗?那是福田先生的原剧本有“让你幸福”这句话,作为有语感的话来说是很好的,但是拍的是前面两个人走路的场景,在这里西片如果用一句话把前一段的氛围扔给高木同学的话,就不能活用前一段的余韵了。于是,我就想,像咬紧牙关一样一点一点地、就像半步半步地重复西片的话不是更好吗?
-----
8.
座谈会的参与者们说:
剧场版里最喜欢的场景
-----
稻垣:导演和编剧团队为中心,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剧本才得以完成。那么最后,大家能举出剧场版中最喜欢的场景吗?
板谷:我非常喜欢播放插曲的地方。那是藤井(康晶)先生的故事板吧。 不知为何,我被藤井先生的分镜画吸引了,画本身就有点滑稽的感觉。 制作也是如此,比如西片没有关门就冲出去了。我觉得这些地方很好地成为了焦点,印象深刻。

赤城:在那个场景里,高木同学准备了毛巾帮西片擦干雨水,这在剧本里是没有的吧。
板谷:没有。原本在剧本上也没有决定要在那里加入插曲。因此,也许一些原因我被允许以全新的心态观看拍摄脚本和视频编集。
赤城:是啊。能发现这样的地方我很高兴。
板谷:还有送虫场景的作画和背景也很棒。
樱井:我也非常喜欢送虫和送虫后公交车站的场景。我觉得这部电影中重要描写的“中学生最后的夏天”,特别集中在那个场景里。

赤城:我也很喜欢公交车站的场景,但还是觉得亚班拍得很好。还有,三个女孩对着渡轮喊“喂”的场景意外地得到了很多的好评,真是太好了。
板谷:那个场景很好吧。通篇贯穿三人组的方法非常好。她们的登场场景虽然不算长,但对未来的茫然不安、中学生最后的夏天的气氛等,说不定比高木和西片的场面更能体现出来并感受到了。

稻垣:到现在为止培养的她们的关系,角色性被充分活用了吧。
樱井:第一季的时候,三人组的部分说是要做“料理”(笑)。
赤城:不不不,据说连“料理”都可能没有(笑)。
樱井:因为那个持续着的那个场面吧。坚持做了是有价值的。
稻垣:作为结尾,我想请大家谈谈从TV系列到剧场版为止的工作感想。
樱井:自己提出了动画化的企划,做了三季TV动画,还做了剧场版,真的觉得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一直以来陪伴我的粉丝们,还有和我一起制作动画的各位工作人员,能一起把气氛炒到现在,真是太感谢了。在土庄町的“小豆岛祭”上看到了放烟花的场面,我非常感动,动画舞台上真的会放烟花。(2022.8.7,第40届小豆岛祭与高木动画达成联动舞台)
赤城:连灯笼都竖起来了,真的非常漂亮。
樱井:是的。我觉得在那里和大家一起热烈起来真的太好了。我觉得剧场版是一个非常好的终曲,我觉得我做到了。
板谷:我是负责原作的,感觉有点奇怪。确实像樱井说的那样,到剧场版为止都有做完的感觉,当然连载还会继续,另一方面也有什么都还没有结束的心情。只是,虽然我是从第二季开始参与的,但我觉得作为动画来说,这不是很漂亮地告一段落了吗?
赤城:我想“循序渐进描写西片的成长”,这是在最初的立项时就有的想法,所以已经完全画上了句号。大家都长大了呢(笑)。粉丝们的感想中也有“西片好帅”的,最后能画出这么帅的西片,对我来说也很不错。
----------
※1 荒木元道 - 新影像·制作人
※2 中岛进 - 新影像·制作人,
※3 高长佑典 - 小学馆·原作责任编辑(当时)
※4 辅助舞台剧和效果音的工作
※5 佐佐木礼子 - 小学馆·制作人
※6 上野裕平 - 东宝·制片人
※7 大地丙太郎 - 动画导演(作为作品《おじゃる丸》的分镜参与了《高木同学》系列的拍摄)


第二部分:声优对谈
剧场版场刊上已有刊载,对饰演高木同学的高桥李依和饰演西片的梶裕贵的对谈进行了修改的【完全版】再刊载!加上了小册子里没有收录完的部分并作了修改,本作品的两位配音的热情洋溢的想法!这次更能传达内容!
访谈对象:高桥李依(高木同学CV)& 梶裕贵(西片CV)(灰色为个人辅助注释)
Q1:请告诉我在决定制作这次剧场版时您是什么心情。
高桥:我最初听到剧场版的消息的时候,应该是在听到“第三季制作决定”时一样。因为像“有第三季和剧场版”那样爽快地被告知这件事了,所以错过了高兴的时机(笑)。只是,因为比其他的演员们更早被告知了,大家知道的话会吃惊吧。所以,“哇!”与其说是高兴,不如说是期待大家的反应,完全和制作方的心情一样呢(笑)。
梶:总的来说,我也比较爽快地问了一下……(笑),尽管如此还是很惊讶,还是很高兴呢。同时“在剧场版中,会描写怎样的小故事呢?”我很在意。那个时候,因为还不知道第三季以怎样的形式结束,当初猜想是“一个夏天的大冒险!”之类内容。我是这么想的。或者“林间学校和修学旅行好像也很有趣”之类的。
高桥:我也认为剧场版一定会写修学旅行。
梶:确实如此。既然是剧场版,就更像是“祭典!”大概是这样的气氛吧(笑)。
高桥:“这是个节日!4天3夜!”好像(笑)。然而,完全不一样,吓了一跳。
梶:我觉得剧场版里肯定要出现熟悉的“美丽的木村”出现了···(笑)。
高桥:不知为何我也想看剧场版变成“美丽的木村”的地方(笑)。还有,大家一起坐新干线来东京,在新干线上有人走散等等。
梶:嗯嗯,我明白。但是看了剧本之后,吓了一跳!到现在为止的总结,因为是收尾那样的内容···最初读的时候,老实说寂寞。“咦?这次的电影,动画《高木同学》就结束了吗?”正好我在那之前的采访中刚刚说过“想把配音西片作为毕生事业”的“一生西片宣言”,所以更受打击了(笑)。但是,看了完成的剧场版的现在,到最后仔细地画完中学篇其实比什么都幸福,充满了感谢的心情。山本崇一朗老师,还有动画制作组的各位,真的非常感谢。什么时候能再来的话...《(原)高木同学》也好,中间的高中篇和大学篇也好,什么样的形式都没关系,我想一定要再演西片。
高桥:如果做大学篇的话,会有很在意的事情吧。两人会不会上同一所大学,会不会加入同一个社团等等。那个作为今后的乐趣(笑),回顾着手这次剧场版时的事,从导演那里得到了“对改变的不安”这个关键词。介于孩子和大人之间的高木他们,抱着“对变成大人的不安”的想法,所以这次的阿潘做得有点难过。“夏天就要开始了”这句开头的台词也让人觉得有些伤感。
梶:因为这是作为中学的最后一个夏天。
高桥:是的。当然,导演们也对我说:“请把愉快的情绪放进去。”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对结束抱有不安。只是,正因为暑假即将结束,中学时代即将结束,到处都是让人预感到结束的话,所以高木同学最后说的“我也会让西片幸福的”这句关于未来的话才显得更加重要。我感到安心了。因为这句话让我安心了,所以现在还是初中三年级的‘我’觉得可以好好享受了。
Q2:这次的剧场版中有很多梯田风景等小豆岛风格的场景登场,对于这样的场景您有怎样的感想呢?
梶:很怀旧,非常棒。我想大家应该能感受到夏天上映的电影的感觉吧。特别是西片和高木西片去找萤火虫的那个晚上,在小豆岛悠闲的原生态风景中,正在举行着传统活动“送虫”,气氛非常热烈。但是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寻找萤火虫。远处隐约传来热闹的说话声,只有他们在安静的地方交谈,这种演出对比,让人感觉到了夏天特有的悲伤。就像到目前为止TV动画所描写的那样,在其他的季节里也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面,但是在剧场版中,我想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日本的夏天”的气息。

高桥:《高木同学》的故事真的是四季轮回啊。每个季节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回忆。
梶:在长大成人后,会觉得一年的时间真的是转瞬即逝,但是对于中学生的他们来说,春夏秋冬的每一个都是非常珍贵的,是只属于那段时光的东西。当然对大人来说,那一年的那个季节也只有一次的时间...我觉得和他们感受到的四季变化,分量还是不一样的吧。
高桥:谁都能再一次体会到那个时候的感觉,这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一。就像“和西片一起度过的第三个夏天”一样(笑)。长大以后,就会有“今年的夏天又过去了”的感觉,但她们却能把每一个夏天都回忆起来。我觉得是很厉害的事情。
Q3:在后面的剧情中,出现了两人照顾小猫“小花”的场面。关于那个小插曲您有什么感想?
梶:“送虫”的场景中,也有西片被高木同学说“像父亲”的场景,照顾小花时两人的样子,也有某种地方是被当成夫妇和家人的比喻吧。我感觉到了。让人感受到高木同学的母性的描写我想也写了很多。
高桥:我也确实觉得西片像“父亲”的场面。那么,是吗?两人开始寻找小花的场景,哦?两个人几乎同时开始感到不安,但高木同学先表现出不安。西片说:“成为高木家的孩子以后,可就不好这么到处乱玩喽。”以此来缓和这种不安。我觉得那里非常棒,看了这个场面也觉得“这两个人一定会成为很好的家庭”(笑)。而且高木同学你能表现出那么不安的感情吗?因为在西片面前。就算她的一举一动都会表现出感情,但我认为她会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只会在表情和语气中表现出焦虑。对高木同学来说,这样的对象除了家人以外,恐怕只有西片了。
梶:确实,在剧场版里,高木同学和西片在一起的时候,比以往更明显流露出感情了。与刚才关于母性的话题相反,我觉得也能感觉到一个精力充沛的小女生。特别是,当她向太田小姐报信说能养小花了的时候,高木同学的声音非常清朗、纯真。像等身大的中学生的音色,非常可爱。正因为信任西片,才会那么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喜悦,我感到很高兴。然后从声音的角度来说,小猫的名字是“因为喜欢花所以叫它小花”之后,高木同学和西片一起叫了“小花(Hana)!”的场景。第三次的“小花(Hana)!”音调不同,但感觉频率和时机完全一样。 我想,“这是一对好夫妻”(笑)。 多看几遍,多听几次台词!
高桥:很好听啊。
梶:是推荐的听的地方呢。到第二次为止,说话的方式有点不一样,我自己也觉得这是真的…之后的“小花(Hana)!”太同步了(笑)。本次也没有改变,我们(西片和高木同学)能在一块录音,感觉是表现出其优点的场景。
高桥:我也觉得这两个人将来一定会成为好夫妻的。像这样,看到对方对待小生命时的样子,就能知道将来有孩子时对方的样子。
梶:能看出这一点吧。“养育生命”就是“伴随着责任”。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光靠“有趣”或者“快乐”是无法胜任它的,这是非常沉重、珍贵的长期行为。虽然是插曲场景,但是在倾盆大雨中,西片担心小花,猛跑到神社的场面印象非常深刻。那个时候西片的表情,是令人惊讶的大人。他强烈的责任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一旁观看的高木同学,应该会感到非常安心吧。
高桥:能窥见他这样的样子,女孩子应该会非常安心。不是要考验我的伴侣,但我认为所有坠入爱河的女孩都会有点胡思乱想。
梶:高桥小姐也说过,其实从后期录音的阶段开始,就已经从脚本和映像强烈地感觉到与后面的两人相联系的信息性。当时作画还没有完成,是像线稿画一样的状态,尽管如此,到处都能让人窥探到两人的未来。所以,我担心我应该在声音中将这种细微差别到什么程度。既然有《擅长捉弄的(原)高木同学》这样的作品存在,“两个人将来会结婚、建立家庭”这一事实是显而易见的,正因为如此,如果过度联想到其生动的一面,就会让人联想到原本的主题——我想守护你哦。我想,这样的作品恐怕就不适合描写“中学生的初恋”这一结局了。不过,这种想象完全是杞人忧天。看了完成的作品后,以导演为首的制作人员们,以没有比这更绝妙的平衡,绝妙的渐变进行了总结。对于这份充满爱的成品,我深深感动到了。
Q4:经过这样的展开,在剧场版的最后他们终于可以一起看夏祭的烟花了。请让我听听您对那个场面的感想。
梶:在烟花的场景中,动画第二季的伏笔被完美地回收了。即使同一件事,物理上的看法不同,心理上的距离感也不同。如果是初一的西片,是不可能牵手的,但是初二的西片害羞地说:“万一再走散了就不好了,这个楼梯很陡,很危险的。”尽管如此,还是牵起了她的手。但是今年夏天,已经没有那样的敷衍,理所当然地伸出了手。或许是因为有“想牵手”的积极意识,才将其付诸行动的。是的,三个夏天都完全不同。那个变化,正是中学生的成长吧,用亲情一样的心情守护着二人。
高桥:真是截取了珍贵的瞬间呢。我觉得西片能很好地接受高木同学的真心话(告白)是很大的变化。不仅会脸红害羞,还会在害羞之后认真地回答“嗯”。到现在为止高木同学说过好几次真心话,但西片很快就否定了,认为那是“捉弄”,所以这次能让西片坦率地说“嗯”,我很高兴。这个“嗯”,高木同学应该一直都很想听到!
Q5:在电影的结尾,(原)高木同学、西片和小前三人的场面也登场了。
高桥:到现在为止在原作的宣传PV中扮演过几次的(原)高木同学,其实试着说了脚本的台词,“这个不像(原)高木同学吗?”有这样的感觉。所以,如果让我简单地提出建议的话,请您采纳。作为高木同学形象在我心中的延伸,我暗自庆幸自己天生就有(原)高木同学的语调。 我总是说,“我已经做好扮演(原)高木同学的准备了哦”(笑)。
梶:真是绝妙的(原)高木同学!与此相对,得到了“不用改变太多”的要求,所以我没有怎么改变声音和场景的氛围。不管怎样,终于能让大家看到《(原)高木同学》的场景了,真的很开心!实际上,西片说“妈妈?(一家的时候父母互称对方为爸爸妈妈)小千?”的台词并没有出现在剧本中。但是想着“这里是个机会啊”,就试着用即兴发挥加进去了(笑)。所以《(原)高木同学》”才有的感觉好像增加了,再次为作为大人的西片能那样称呼两人而感到幸福。


第三部分:编剧座谈会
剧场版场刊上已有刊载-本作品的脚本家阵容的座谈会
此为包含大量补充的【完整版】。 动画第二、三季,以及负责这部剧场版的三位编剧的幕后故事。
访谈对象:福田裕子、伊丹秋、加藤还一(灰色为个人辅助注释)
Q1:三位也负责了动画第二季和第三季的各话。在此基础上,这次的剧场版,每个角色都分了任务,但是负责的角色是怎么决定的呢?
福田:剧场版各部分的负责人是在决定了故事的大致结构的时候,与赤城(博昭)导演商量决定的。
加藤:感觉很爽快地就定下来了呢。
福田:跑到那个点花了很多时间。 大约两个月以来,我每周都在为剧场版想这创意。 我认为这在角色划分以及创建一个由三个人负责每个部分的场景的工作流中很有用。
伊丹:通过构思讨论会,我们分享比已经分享的还要更多的东西,我们清楚地看见赤城监督的目标是什么了。 导演很早就有个“一页小小的夏天回忆”的形象了。
福田:在此基础上,从各个方向提出了方案,导演说“压力尽量小一点比较好”。这个压力,我想是对观众们而言,对高木同学和西片来说,则是双方的状态。不过,考虑到那里,这次的剧场版不是一个华丽的作品,我决定还是画个"可爱的夏天"更好吧。
伊丹:福田先生在构建和整合方面做得很好啊。
福田:其实在那两个月里也没有提出猫这个想法。首先,我自己有一段夏天里养过一只小猫的回忆,一下子就浮现出来了。而且,远程进行第三季和剧场版剧本会议的时候,伊丹先生家的小猫一直在看着我们。
伊丹:远程的过程中突然跳在我肩上(笑)。我刚领养了一只出生一个月的小猫。
福田:看着那幸福的小猫,我想如果把以小猫为主题的小故事联系起来的话,“可爱的夏天”这个主题也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而且,那个场景如果拜托伊丹先生的话,绝对会画出可爱的描写。
伊丹:所以猫的部分是由我来写的吧?
加藤:之后,考虑到开场和高潮的构成,福田先生觉得比较好,我作为开场的高潮,负责“送虫”的部分。
福田:“送虫”部分是剧场版的标志性场面,是这部作品的感情核心,所以我想“一定要拜托加藤先生”。请加藤先生描绘从初期开始最重要的感情起伏,然后切换,用一个夏天的小可爱-小插曲猫的故事让伊丹先生来划近笔下高木同学和西片的距离。我想导演也有这样的计算,作为角色分工的接力赛,是最不会产生矛盾的。
加藤:因为之前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讨论,所以动笔的时候已经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不用担心什么,很快就写出来了。一个人着手工作的时候相当烦恼,也有感觉不能很好地把握整体的气氛的时候,不过,这次三人分担就有“一下子也写出来了”的感觉。
伊丹:加藤先生写的剧本很有意境。虽然他本人很谦虚,但文笔很优美,台词也很优美。因为很有文学情调,所以《送虫》的场景很漂亮。
福田:第二季的《林间学校》那一集是加藤先生负责的,他描绘了非常抒情的场景,这也成了我们对加藤先生的印象。

加藤:“送虫”的剧情中,因为最终没能找到萤火虫,所以是一个没有达成感的一幕。这是好的地方,也是难的地方。因此,为了表示中学生最后的夏天的不安定,我一边写一边想要表现出一种寂寞的感觉。与其是巨大的打击,不如说是那种微妙的感觉比较好。我考虑了很多。
福田:读了完成的剧本后,原作责编板谷先生说:“不像是三个人写的。”这点让我非常高兴。从第二季开始就一直一起描绘高木同学和西片的基本感情轴,正因为三人有共同的感受,所以才能这么说。
Q2:我想高木同学和西片之间的感情和距离是贯穿这部剧场版的重点,在描写两个人的时候会注意什么呢?
福田:我加入到这部作品的时候,当时的原作责编高长(佑典)先生对我说:“请注意如何缩短高木同学和西方之间的距离,不是一步,而是半步。”重要的是,它并不是戏剧性地描写感情的动画,而是重叠每一小步,把那薄薄的感情小千层酥给重叠起来。所以,我一直有意识到这一点。
伊丹:现在的原作责编板谷(真人)与导演在这一点上也是共通的。特别是动画,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失之偏颇。
加藤:平时是这样像千层酥一样一步一步地重叠前进的,偶尔会有高木同学对西片的思念溢出来结果难以言语的场景。以第一季举例就是第11话的《会心一击》。我在这部作品中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场景,正因为平时两个人的接近方式相差半步,所以这样的场景才会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Q3:这次的剧场版是以高木同学和西片互相传达“我会让你幸福的”,2人的关系告一段落的形式结束的。关于那个展开有怎样的想法呢?
福田:在约两个月的讨论中,板谷先生提出了“西片三段论法”。“我会让高木同学幸福”这句台词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伊丹:“小花一定会幸福的。”“高木同学也会幸福的。”“我会让高木同学幸福”这三个阶段的“幸福”被表现为“西片的三段论法”。
福田:对对。听起来像是求婚,但我编写这个故事的目的绝不是求婚。说到底切入口还是刚才说的“可爱的夏天”。随着中学时代最后一个夏天的结束,两人的关系以及周围其他同学的友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前提是想表现出那种悲伤和怀旧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我想传达这样的信息:“即使有改变的东西和离开的东西,也一定会有永远留存的东西。”以此为中心撰写故事,仔细地积累感情的结果,最终出来的是“西片三段论法”,近似于求婚的话哟。
伊丹:那个场景在讨论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福田先生写的东西,大家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探讨,从那样的化学反应中产生了“西片三段论法”,非常西片式的表达方式。“小花一定会幸福的。”“高木同学也会幸福的。”“我会让高木同学幸福”这句话,也正是每半步的心情变动,让我觉得非常真实。
福田:真的,那里也是半步!

伊丹:他不是一开始就会说“我会让高木同学幸福”的孩子。但是,正因为高木同学在我面前哭泣,我感情高涨了,一步半步,这句话就出来了,也终于领悟到了这句话。这么一想,我就觉得很感动。
加藤:真的是很有西片风格的台词呢。角色们从一开始就想着“虽然是平常的夏天,但这是中学的最后一个夏天”,在这样的想法中,与小花的相遇和离别,更让人感受到那种悲伤。正因为西片一边经历着那样的事情一边又前进了半步,才会联系到那句话。非常令人感动,我也非常喜欢的场景之一。
伊丹:我在后期录音的时候哭了(笑)。
加藤:和高木一起哭了呢。
福田:我也哭了。
Q4:《高木同学》动画以剧场版的形式暂且落幕了,如果今后还能继续制作动画系列的话,想要描绘怎样的小故事呢?
福田:这就要看各位粉丝的力量了,如果还能给我写的机会,我什么都想写。
伊丹:我也这样想的,但我明确想做的是高木同学的生日。西片会做出怎样的无用功,能不能做出超越“西片任务”的礼物,一定要看看。在经历了令人心跳加速的徒劳无功的过程后,能否表现出令人满意的部分来决定关键,如果能在其中同时描绘出可爱和帅气,那就再好不过了。还有,还是想看求婚吧。做了那个也许就真结束了,但求婚这个是非常在意的。
福田:这次剧场版的最后也可以当做求婚。真正的求婚会怎样,反而难以想象。所以,还是想看长大以后的两人呢。因为这次也对此进行了相当多的讨论。粉丝们一定也想看看《(原)高木同学》里两人的身姿。
伊丹:首先我绝对想看(笑)。加藤先生想尝试什么样的主题呢?
加藤:我一直在想,但很难啊。不过,在《高木同学》的故事中,我还是很喜欢木村和高尾,所以想写木村和高尾成为冲浪者的故事。想写两个人拿着冲浪板站在海岸的场景(笑)。
Q5:那么,最后请对《高木同学》的粉丝说些话吧。
伊丹:很高兴能参与这项工作。今后也想和大家一起关注高木同学和西片,希望大家的声音能传达给我们。
福田:原作小故事自不必说,还有像这次的剧场版一样的动画原创的小故事(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事情真的增加了)。今后也一起描绘《高木同学》吧。
加藤:我也很感谢粉丝们接受了原创剧集,这次也来到了剧院。 今后我想继续和大家一起编织对这部电影的想法。

第四部分:小豆岛活动报告
(2022第40届小豆岛祭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动画联动舞台)
2022年夏天,在本作品故事的舞台,亦是原作者山本崇一朗的故乡——香川县小豆岛,举办了本作品的动画联动活动。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这个活动。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拍摄当地情况的照片。(由于原配图难以找到,故只能采用网络上已公开的现有相关图片)

-----
三位小豆岛舞台的登台者
讲述自己想法的谈话环节
-----
2022年8月7日,动画《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的活动在原作者山本崇一朗的故乡小豆岛举行。这个活动是作为在当地举办的“小豆岛祭”的一部分举行的。会场里不仅有小豆岛的居民,还有很多从岛外赶来的粉丝。
作为动画中出现的中学的原型。在土庄中学的操场上设置了特设的帐篷,参加此次活动的高桥李依(高木同学CV)、大原由衣子(OP&插曲歌手)、赤城博昭(导演)3人登台。不过因新冠病毒防治措施而无法在台上发声,但观众席上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因为是参加当地的夏日祭典,高桥和大原身着浴衣登场。特别是高桥将作为剧场版商品发售的“发饰风书签”作为簪子装饰出现时,会场气氛非常高涨。

赤城导演:“因为得到了小豆岛的各位的协助,描写小豆岛的场景也变多了。”
高桥:“这次是第二次来小豆岛,上次来的时候很平常的圣地巡礼。”
大原说:“在第一季结束后来了一次,然后是拍摄《坦率》(《まっすぐ》,动画第三季OP)的MV,这次是第三次来小豆岛。”

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三位登台者的谈话环节开始了。至今为止没来过小豆岛的三人,就小豆岛的初印象进行了说明。在这里高桥虽然是重要的制作成员,但至今为止一次也没有去过小豆岛。这次也有因为日程的关系没能参加活动的人。
那是饰演西片的梶裕贵。实际上高桥从梶那里收到了来信,当高桥表示要在这里代读来信时,会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高桥(用略带西片风的声音)代读的信中,写着没能参加这次活动的遗憾,对能参加的高桥的小小嫉妒,以及对此时此刻在岛上的各位和粉丝们的感谢之情。从远方送来的充分传达对“高木同学”的爱的这封信,对在会场的人们来说是最棒的惊喜。
高桥代读了梶寄来的信,传达了“我也想什么时候私下去一次!”的信息。信的最后以大家熟悉的“可恶的高木同学——!”结尾。
-----
点亮舞台后面的灯笼,
再现作品中描绘的舞台。
-----
不久,太阳西斜,盛夏里炎热的阳光稍稍缓和下来。在这里介绍下在舞台后面山上特别设置的装饰灯笼。这是为了再现《高木同学》第二季12集和剧场版后段中描写的夏日祭典,这些是在土庄町的协助下设置的。据说是为了这一天特别准备的灯笼,排得非常整齐,高桥甚至建议“最好每年都办”。然后,在环境越来越暗的时候,举行了灯笼的点亮仪式。


伴着观众的拍手,登台者开始倒计时。最后是“点灯!”一声令下,灯笼都亮了起来,薄暮的山路上出现了美丽的灯光。看到这一情景,登台者们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观众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介绍配合此次活动而制作的“高木同学”特制面板和全新的“舞台探访地图”,再次开始谈话环节。讲台上的三人依次讲述了小豆岛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赤城导演回忆起外景拍摄时的情景说:“第一次来的时候,中学社团活动的孩子对路过的我们气喘吁吁地说了声‘你好’。”
接着高桥说:“昨天买云丹紫菜(名产)的时候,结账的人对我说‘明天呢,这个动画的声优要来哦’,我非常高兴(笑)。”
最后,大原表示在活动开始前去了趟鹿岛明神社,“第一季开篇出现自己的名字时的那一幕(背景里描绘着的)是从鹿岛明神社看到的大海,那个风景是无论看多少次都很棒的风景,我觉得这是一个让我有诸多感触的地方”。
-----
高桥李依&大原由衣子
珍贵的演唱会,观众也非常兴奋
-----
谈话环节结束后,对岛民和赶来的粉丝们表示感谢,高桥和大原进行了现场演唱。
首先,大原深情地演唱了第二季第12集的插曲《你和光》(君と光),接着,在大原的吉他伴奏下,高桥&大原热情演唱了第一季的OP《虽然不会说出口》(言わないけどね。)。最后高桥和大原再次演唱了第三季的OP《坦率》(まっすぐ),总计3首歌曲的现场演唱结束。近距离聆听了两人演唱的赤城导演,称赞“想起了《夏祭》和《文化祭》”。对于动画今后的发展,会场中的人们都寄予了期待。
就这样热烈的活动的最后,土庄町给三位登台者赠送了用橄榄制作的花圈作为礼物。将花圈装饰在头上的三人,再次各自表达了感谢的心情和今天的喜悦。
另外,活动结束后举行了烟花大会,登台者们也与观众一起欣赏了夜空中绽放的朵朵鲜花。为减少新冠病毒的大范围传播,小豆岛的烟花大会在2020年和2021年停办,今年是时隔3年再次举办。因此,当地人也格外感动,约2000发烟花点燃了小豆岛的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