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王子—2】第二集集中讨论+扩展帖2:维恩冲冠一怒为红颜,德拉乌得饮恨金矿山
来源:笔者原创
制作:TSDM星文社
笔者:飞机

【天才王子—2】第二集集中讨论+扩展帖2:
维恩冲冠一怒为红颜,德拉乌得饮恨金矿山
前言
上一回我们说道,维恩就在离成功仅差一步的时候,玛登王国的特使突然变卦,看到王子的决心后,也决定以同样的态度放弃和平谈判的可能性(维恩:你能不能别提这茬)。眼看着玛登王国正在作出错误的决定的同时,维恩这边也陷入了金矿枯竭的难题,并且谈判破裂后,玛登王国后续一定会派兵过来攻打,那么这场战局究竟会以怎样的结局的收尾(观众:额,过了几周了你问我结局?),其中的种种细节又是怎样的,让我们继续看下去(踢)。
正文

就在纳特拉这边准备笼城战的同时,玛登这边也在如国王所说集结大量的军队进行攻打。眼见着密丹领导的马蒂亚派提出的和平谈判无望,国王肯定会将斯特拉派的领袖,也就是财政大臣赫罗里耶,此时的赫罗里耶还在抱怨是马蒂亚派的人阻拦才会导致大军的数量不足以达到国王的要求,国王此时更是在气头上:因为他真的很看不起纳特拉这个国家,认为他们是低贱的存在。这一点的话我在后面看完小说后才有总结。还记得之前在荒原上与王子对战的乌鲁吉奥吗?没错,他们天生带着一种看不起灰种人的态度,而之前在与帝国大使菲修的谈话中我们也知道了,身为帝国大使的她同样希望能够提升弗拉姆人的地位,但帝国目前看似是没有做到的,那么同时能让帝国和玛登都不尊重弗拉姆人,且纳特拉被看作低贱的存在的可能只有一个:也就是这片大陆上有一个被众多人信仰的教派,那个教派对帝国有影响,甚至在玛登是如国教一般的存在,他们的教义中,本身就轻贱了弗拉姆人的地位,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推崇该教派的纳特拉王国,反倒是真正的异类,这也是后面王子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主要原因。

做完这个小小的推理后,我们再回到玛登的王庭上,此时的赫罗里耶正在心中偷笑:马蒂亚派经此一役彻底被皇帝疏远,自己也会将这个啥都不懂的土包子国王紧紧掌握在手中,目前要做的,就是派驻自己的明星将军德拉乌得打败纳特拉的守军就可以了,然而这个德拉乌得…很明显长得比国王帅,后者自然嫉妒前者的样貌,所以德拉乌得并未受到过重用,但正是因为德拉乌得的脸蛋,他亲民的同时又适合当个愚蠢的棋子,这才有了明星将军的感觉。而在德拉乌得的军令状中,我们也听到了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玛登信仰的是贝提亚教。

就在玛登集结三万军力的同时,纳特拉王国军的部队大本营也设在矿山山顶,居高临下的维恩望着这五千兵力对三万战力的情况,看似和站在一边的妮妮姆一样并没有什么担心的感觉呢:因为是笼城战,矿山后面又是峭壁,所以德拉乌得布置的兵力是:前面两万五,后面五千。看似纳特拉输定了,并且此时在军帐中的德拉乌得还在放下豪言,给予纳特拉王国军最后的仁慈就是不留痛苦地解决他们,没想到就在调动部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进入了维恩的圈套。维恩能想象到的最糟情况是德拉乌得长了个脑子,选择用小股部队和纳特拉打持久战,同时切断纳特拉那边的供给,让矿山变相成为一座孤城,然而……急攻的方案本就是在维恩的推波助澜下让国王接受了这一方案,那此时玛登王国军只有一种方法,为了平复敌国侵略矿山造成的恐慌,迅速攻下矿山,将全部的兵力都压上去,但就像精打细算的维恩所预料的,三万的大军代表着三万的食粮成本,这对于玛登来讲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同时还要兼顾周边诸国的虎视眈眈,一个月的时间,玛登王国军就会因为预算赤字不得不撤军,而纳特拉王国军的士气也丝毫未损,王子也可以浑水摸鱼展开第二次和谈,眼下的关键就是,要守住矿山一个月。

不出所料,正面的大军分为三队,顺着蜿蜒的山路进行进攻,而三条通路也有纳特拉的士兵进行把守,第一局两方不分上下,正在德拉乌得觉得优势在我的时候,玛登军却节节败退。呆在山上指挥工程兵的培林特也和德拉乌得一样完全搞不清楚状况,明明是三万对五千,纳特拉怎么还能保持优势呢,这时维恩却说出了原因:
1.玛登此时是紧急征兵,三万的军队中有很多都是通过金钱征来的农民,他们没有经过战斗训练,和经历过帝国军训练的纳特拉王国军不同,同时此时的纳特拉也是士气大增,对于杂兵是有很大优势的。
2.纳特拉面对的是彻底的“顺风局”,这个季节的风恰好是从山上往山下吹,山上的箭雨随便往下落都能砸中敌人,敌军的箭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冲劲。
3.地形问题,维恩事先让工程兵将进山的道路固定在这三条狭窄的路线上,其他的山坡则是极为陡峭的,这让敌军只能通过狭窄的三条通路进行进攻,三万大军全挤在三条通路上是不现实的,所以每一次能上去的人数也仅有几百名士兵罢了。当然,敌军迟早会想到这一点,但现在的玛登军,求的就是一个字,快!他们想要偷懒,维恩就送给他们一个偷懒的下场。

培林特望着眼前的维恩,不禁再次敬佩起眼前的这名贤明的王子,不只是体恤爱民,这个王子会动脑子,他会将自己的军队带向胜利的道路的。山上的王子胜券在握,山下的将军却在无能狂怒,三天过去了,玛登军一步未动,矿山固若金汤,自己向国王打保票说一周内攻下矿山,目前连个影子都没见到,这可是三万对五千啊。然而纳特拉军凭借着成熟的防御工事与空壕,及时运送物资与士兵。玛登军启程走的匆忙,明明是攻城战,最后拿走的却是野外战用的装备,眼看着物资一点点被消耗,士气也越来越低落,这个怒吼着的将军却看到了一丝曙光:属下探到有一条能够通向矿山内部的旧矿道,这意味着什么?机会?还是别的什么?麾下的指挥官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而德拉乌得却拿定了自己的主意。

第三天过后,玛登军的进犯次数逐渐变少,而正如德拉乌得所料,晚上的这条旧矿道果然出现了敌方的士兵,就在纳特拉的游兵散勇喊着“这是陷阱”的时候,一个五百人的小队玛登士兵随声追了上去。德拉乌得何等人物,怎么会没发料到敌方留这条矿道的意义?要么是为了逃跑,要么就是为了派遣通向敌方指挥部的突击队所预留的道路。玛登王国军在敌方逃回去的同时反将一军,将这条通道变成指向敌方指挥部的一把尖刀,同时也将占尽地利优势的纳特拉王国军彻底搞得群龙无首。正当德拉乌得洋洋得意之时,五百人小队的队长望着前方敌军的装备却犯起了嘀咕:不对啊,我这全身装备的士兵怎么跑不过…诶?敌方士兵没有装备和武器啊!这很明显是……就在猜到陷阱可能性的同时,通路瞬间塌陷,五百人小队,全军覆没。

听到这消息的德拉乌得大惊失色,本来是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结果其实是你预判了我的预判了你的预判(不许套娃!),将军继续无能狂怒。当然,山上的维恩对此是一点都不意外的,他要的就是让德拉乌得痛起来。德拉乌得始终认为山上的守军全是野蛮人,那他这个“文明人”就要以决胜的姿态翻转战局,既然他要这个表现的机会,维恩就不妨给他一个:一条通往矿山的通道,一个理智一点的将军都会选择保守地守在洞口,仅此而已,然而德拉乌得好大喜功,希望通过这个通道反过来大败敌军,多少有点贪得无厌自作聪明了。而就在敌军指挥官经历一次次的滑铁卢时,所做的判断也会变得偏执和不准,只会让山上的维恩不断地听到山下的将军无能狂吼罢了。站在一旁的妮妮姆则吐槽到维恩真的是性格恶劣。

但是,这样的失败也激怒了德拉乌得,从坑道塌陷后,玛登的攻势变得越来越强,甚至让纳特拉失去了第一道防御工事,玛登军也难得享受到了胜利的果实,然而,山上的维恩打算破坏着难得的美梦:他派遣拉库鲁姆去夜袭敌军,而所用的方法,正是火攻,三十骑纳特拉士兵顺坡而下,敌方营帐被一个个点起,而看起来行动成功的拉库鲁姆此时也犯了难:自己只有三十人,原路返回的话自己这个骑兵队就是被杀掉的命运,因此拉库鲁姆选择了左侧撤退,同时王子的另一步计划也在同时进行。睡梦中的德拉乌得被强行叫醒,他除了营帐就听到了两种声音:一是因为这次奇袭出现的军队混乱以及内讧,二是从矿山上方冲下来的巨型声音,莫非是…敌军全体出击?五千人全部出击也抵挡不住三万人,那么目标也就只有自己的指挥部了,想到这里,德拉乌得要求士兵强化指挥部附近的防御能力,主动放弃进攻转为守势,看似是极为准确的判断。但白天后的结果让德拉乌得彻底表情扭曲了:山脚下全是岩石和圆木,昨天的巨大声响也并非是敌军出击,而是障眼法,而敌军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夺回第一道防御工事!
废了这么多天的功夫,好不容易突破第一道防线,一个晚上过去,一切全部重置,不,准确来说因为昨晚的骚乱,自己的士兵死伤无数,还搭上烧毁的物资,这样的失败,比矿道的那一次还要让人有挫败感,没错,又被维恩摆了一道!

眼看过去了半个月,玛登的三万士兵减员七千人,占尽地利的纳特拉损失两千人,看似纳特拉的防御能力受损,但这样以少胜多的战况,反倒是让士气有增无减,唯一泄气的,恐怕只有淹在资料堆中的维恩。维恩确认自己的粮草和装备还在可控范围内后,与妮妮姆说起他对接下来战局的推测:玛登王国军无法撤退,此时的战损已经到了敌方必须攻下矿山的地步了,玛登军想必在调动各种的攻城武器吧,他们甚至会把不适合这个战场的投石机都调过来,最后……自然是王子所希望的和谈HE啦。此时的维恩也注意到了,妮妮姆虽然一直站在自己身边,但好像…最近一直离自己有点远啊,莫不是……山上水资源匮乏,泡澡此时就成了一种奢求,也就是说,妮妮姆此时不是香……还没有把这话说完的维恩就被妮妮姆成功击中了额头。嬉闹的时间结束了,拉库鲁姆也将敌军派来使者的情报传递给了王子,维恩此时却在想此时派遣使者的意义,按说大战在即,派遣使者并没有意义,看来是国内和谈派的大臣起了作用,逼迫国王就算是做个表面文章也要与敌国进行谈判,而维恩的猜测也八九不离十,德拉乌得此时正焦躁不已。

此时就要提一下我前面所说的角色对比了,前面所说的外交官吉瓦和维恩的对比是,维恩虽然想要卖国,却在表面以实际行动证明他是在用正确的方法赢得民心,而吉瓦势单力薄,只能卷入权力的斗争,虽怀着报国之心却早已疲惫,玛登所做的事也确实与民心向背。后面的德拉乌得与维恩的对比则是,维恩在国王病倒之际接下国家大权,他本就是可以调动军队的实际执政者,就算是犯了一千个错误他也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可德拉乌得不同,他是军权君授,国王只要不高兴,自己的立功机会就会转瞬即逝,而从现在的战况来说,玛登军不但没攻下金矿山的一个角落,反而损失兵力,急需补给和攻城武器,这反倒让国王怀疑起了德拉乌得的能力,再加上和谈派的大臣吹吹耳边风,使者也传来了实在不行就和纳特拉和谈算了的决定。

和谈?让我和那群野蛮人和谈?还是在我方失去这么多有生力量的情况下?此时营帐中的指挥官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希望无视国王的命令直接攻山。但德拉乌得也无法让使者看着自己没谈判就回去,于是交代一名下属以强硬的态度让纳特拉把会谈搞崩,最后发动战争。而先进入会谈地点的妮妮姆,一眼就看出对面的使者丝毫没有议和的意思:不仅要求纳特拉无条件撤出金矿山,还要纳特拉赔偿、归还矿山矿民,简直是无理的请求。前面这些都可以忍,然而德拉乌得的副官,也就是这位特使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出于好心奉劝您一句,陪伴在您身边的应当是能纠正您自身错误的人……尤其是,站在那里的灰种人更应当尽早处理掉。把如此下贱的奴隶放在身旁,实在不是流淌高贵血统的王族该做的事。

大概是希望借由身边的弗拉姆人借机羞辱一下维恩,但……此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凝固了,不得不说,还是王子打破了这一尴尬的局面:
洛尔干阁下,您一开始所说的,您之所言等同于德拉乌得将军所言…没有错吗?

在给出肯定的答复后,维恩奇怪地给出了让将军保重身体的回复。虽然对方一脸疑惑,但在场的所有纳特拉士兵,包括妮妮姆都知道维恩此时心中的波澜。维恩先是向妮妮姆道歉,因为先前吉瓦的和善态度,让人忘记西边人对弗拉姆人的歧视,以至于让妮妮姆受辱。此时的维恩压住怒火,交代拉库鲁姆,发起最后的反攻。

站在山下的德拉乌得正在发表着战前动员的演说,此时的他,大概已经料到回到首都就会被定为战犯的凄惨结局,但,至少要把山上的野蛮人全部杀掉,作为羞辱自己的补偿。山上的维恩也坦白,自己的兵力不可能应付得了三万大军的全军出击,前提是…..一切保持原状的话。一旁的妮妮姆望着维恩,貌似已经猜到他要干出什么铤而走险的事:
维恩:这边的指挥交给哈加尔。妮妮姆去另一边帮忙。
妮妮姆:明白了——不可以死哦,维恩。
维恩:(指着妮妮姆)我的心脏还留在这里,没有要赴死的理由。

正如两方指挥官所预料的那样,矿山呈现了一边倒的优势在我的态势,当然优势只在玛登这边,纳特拉军只能且战且退。不只是矿山前方的玛登军全力突破封锁,矿山后方的玛登军也由刚才的洛尔干布控,纳特拉军目前插翅难逃,但吃过亏的德拉乌得依旧很谨慎,嘱咐属下切莫大意,随后就接到了玛登军士兵的回报,是后方的洛尔干传达的,而且是紧急联络。

紧急联络?该不会是坏事发生了吧,不管怎样让传令兵进来说话,传令兵向将军行礼后,从背囊中卸下了送给德拉乌得的“礼物”:洛尔干的人头,正在众人错愕之时,传令兵刺向了德拉乌得,幸好德拉乌得反应迅速,避开了致命的攻击。没错眼前的人正是……敌方的指挥官,一国王子维恩。

玛登军全员出击,司令部兵力空虚,维恩制造了三周的紧张形势,如今一天就让玛登军品尝到了可口的胜利果实,得意洋洋的同时不免出现防守上的破洞。而维恩继续利用了玛登军的盲点,也就是先前坍塌的坑道……旁边继续挖出来一条路。眼前的少年正在将自己的错误一个个指了出来,每一个字就将失败两个字写进了这个身经数战的将军的履历中,接下来维恩需要做的就是打扮成玛登军的样子混入其中,当然处理掉洛尔干也只是顺手牵羊。鲜血喷射的德拉乌得笑了,是啊,自己彻底输了,输给了眼前这个男人的军略,但是…….眼前就有斩杀敌人的宝剑,自己还有杀敌的可能性。德拉乌得顺势捡起维恩脚边的剑,准备刺向维恩。
其实,本来我是不打算过来的啊。可是我决定了。胆敢侮辱我心脏的混蛋,全部杀光不留活口。再见了,德拉乌得。

德拉乌得被贯穿,失去了生命体征。维恩拉走了还在为他剑术感动落泪的拉库鲁姆,嘱咐士兵放火烧掉器材和食物,吸引攻击中的士兵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脱离战场。德拉乌得的尸体在战场上尽了最后一份力,成功用燃烧的浓烟吸引了玛登军的注意力,原本体验过一次火攻的玛登军在看到指挥部起火后,恐惧和混乱逐渐成为了整个军队的形容词,司令部中指挥官和将军的死讯一个个传来,士兵有的寻求一战,有的想要撤退,有的则是彻底呆立不动,没错,士兵们紧接着一个个溃散至山下,依照现在的群龙无首状态,玛登军怕是无法再发起攻势,妮妮姆在查看士兵伤亡情况,哈加尔坐镇指挥后方,维恩正在思虑微乎其微的反攻可能性时,玛登的部队居然撤退了,难道是佯装撤军吗?维恩望着期待着宣布胜利的士兵们,终于还是盖棺定论,这场仗,是纳特拉的胜利。全员的欢呼声没影响到维恩看到急匆匆赶来的妮妮姆,妮妮姆报告了伤亡状况后,紧接着传达的情报更令人震惊:玛登王国,亡了(维恩:该来的还是来了,不对对面那个蠢国王怎么那么快就败了)。本以为玛登王国兵败如山倒,弗修塔雷也就是杀几个家臣泄泄愤,却被邻国卡巴利努知晓了玛登兵力空虚的问题,直接攻陷王都,一代“明君”,“著名建筑设计家”弗修塔雷国王也薨了。维恩心中打的算盘是,用自己坚守下来的矿山和玛登王国进行谈判,结果现在谈判的另一方已经都没了,只能听见矿山指挥部中的那声惨叫混在了士兵的欢呼声中。

最后关于这场矿山争夺战的后续,闷闷不乐的维恩此时再次趴在了书桌上,这已经是距离那场争夺战过去一个月的时间点了,虽然留下了自家的老将哈加尔驻守矿山,但对于这矿山的归属权问题,攻陷了玛登的卡巴利努依旧需要和纳特拉扯皮这部分。出乎维恩意料的是,对面一点不想要那座矿山,或者说,当时卡巴利努想攻打玛登,一个是为了玛登的土地,还有就是那座金矿山,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好死不死玛登非得招惹纳特拉,而且还让纳特拉把自己的大军牵制在矿山近一个月的时间。维恩自然也是清楚卡巴利努的小九九,准备趁火打劫,把矿山直接高价卖给对方。然而卡巴利努遇到的问题也有很多,之前从矿山逃回去的大军依旧在进行着抵抗卡巴利努的秘密行动,这搞得卡巴利努只能先强化好自己和邻国纳特拉的关系,防止自己被内乱弄得焦头烂额的同时纳特拉趁虚而入,矿山的这块肥肉也只能作为筹码让了出去。当然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主管矿山的培林特也回报说矿山发现了新的矿脉,虽不及全盛期的开采量,但留着矿山起码不是负资产。更可喜的是,维恩因为这次的“御驾亲征”,民意支持度又上了一个台阶(虽然谨慎的维恩还是觉得不能轻易放松下来),随着矿山的事情被解决,维恩也总算能轻松下来了….吗?不不不,他忘记了身边还有一个相当称职的辅佐官,接下来的行程可是为维恩安排的很满呢,随着纳特拉王宫的一声恸哭,这场矿山争夺战总算落下了帷幕,可喜可贺,可喜可贺(维恩:可喜可贺啥啊!)。
总结
当初我在读这章的时候完全是被吓到了,之前运筹帷幄的维恩,直接被触了逆鳞,如果不是前期有亲信拉库鲁姆的那句警告做铺垫,我是根本不会理解之前他在和特使谈判中用“心脏”一词来形容妮妮姆其实是认真的。我是对这部分的铺垫直接被省略了感到挺可惜的,还有德拉乌得虽然是个小反派,但围绕在他身上有关保守宗教和他与国王之间的冲突也是他在这次笼城战中彻底失败的主因(感兴趣的各位我依旧推荐大家去阅读一下原著哦~)。

前回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