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评康老师的课
首先声明,我不想用正规的评课步骤和标准进行评价这堂课,我更想写的是随记或者感想吧。
我是带着笑容欣赏完这堂课的。康老师的表现很可爱。这不是她长得漂亮或者由此展现出的可爱。她让我想到了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开公开课时的心理状态。一边慌忙地记着下一个环节要讲什么,一边关注着学生的回答,担心他们会答出什么幺蛾子。那是一种真实的、朴素的、璞玉的状态。她在面对意外答案时会有半秒的停顿,她在边讲教学心里边想下一步时会不自觉的有一丝丝的停顿,这些都是我们新教师很容易出现的问题,这种紧张样子才是正常的。她在思考,有思考就有进步。
想起我之前听过了其他三位新教师的课。我不喜欢。不否认他们也很努力,真的很努力,在学校认真备课,下班后又在教室里疯狂背教案,很晚回家。这种精神是我自愧不如的。但是我觉得错就错在“疯狂”两字上。备课和背教案是基础,也是必要的。但背到滚瓜烂熟并不是什么好事。讲课不是背课文,背教案。公开课不是展示你背得多熟练,语速多快。给学生上课是一个人对一群人授业解惑的过程,是需要思考的。
而我看到的是什么?一个机器,或者复读机,随便什么,反正感受不到教师的味道。站在台上的这个人不需要思考,教案已经对她来说太熟了;也不需要面对学生的回答思考,学生只是工具人,站在舞台中央的是她。她在展示,在表演。对我来说,这呈现出一种不真实感,一种压迫感,对本就心理不好我更是如此,甚至有一次我都没听完就悄悄退场了。
讲台不是舞台,是思想之地。也不是一个人的探索,是一群人的思考。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文学知识,欣赏文学之美,感受人生悲欢和家国情怀。
我喜欢璞玉,相信她在名师的指导下终成“美玉”。我希望其他新老师能在课堂上更多点“师的味道”,你们可以紧张,可以不熟练,可以犯错,因为你们还很年轻,希望你们能和你们的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