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求职医疗器械经历2-QA与RA一肩挑?
QA与RA都由一个人做,从法规层面,也不违规,毕竟体系常请华光来辅导,RA也可以外包出去,有个接口人就行。然后公司产品数量少,产品技术含量低(市面常见产品),有的甚至是注册人,总之工作量少,一个人确实可以承担。 然而近几年新成立的器械公司,显然不是做点血压计、监护仪的小角色,个个都想做行业领先、世界知名的独角兽,技术高深,RA了解其技术就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如果涉及人工智能,QA搭建体系又会颇费气力。研发人员不曾配合过注册过程,不能理解研发文档的高要求、不能配合网络安全要求、工信部的无线传输要求,极大增加法规宣贯和跨部门沟通成本。就算沟通好了,RA/QA也可能需要大量额外时间审批修改研发文档(本应由研发部写好的)。至于到底由研发部来修改,还是由质量部来修改研发文档,这就取决于吵架结果了,踢皮球、向上级告状,内讧大戏精彩上演。公司的人文环境真实展现,鸡飞狗跳?离职裁员,重新开启漫长招聘入职?任由无限拖延注册进度?影响研发进度? 然后产品升级换代快,产品数量多,然后近期写字楼价格变动幅度大,导致公司还要搬个家,跨省搞个注册人,再多注册一个经营公司,拿个经营许可证。这就需要增加或更换数个注册证/许可证。 然后你又想进军美国,拿FDA证书?飞越欧盟,拿CE证书?冲击东南亚? 这么多工作,你想一个人做完?还不想给高工资?你当RA人才像码农一样过剩,任你压榨? 别做梦了。先踏踏实实地至少招两个人,一个QA,一个RA。先不需要他们懂得FDA/欧盟法规,先稳稳当当地拿到中国的注册证再说吧。 从注册难度来说,中国>美国>欧盟。中国才是你的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