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鹿鸣直播,我梦见了Vtuber。
今晚看了鹿鸣直播,真是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随便跟大家唠点吧。
如今绊爱已经作古,游戏部早已崩毁,作为未来人我们很容易从现在的视角去分析判断他们当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Vtuber作为一个虚拟的无限存在,却依赖于有局限性的人的矛盾。
Vtuber的形象是由设定所决定的,他们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却仍然能与现实世界的人互动的存在,他们的魅力就源自于这种虚拟与现实交融的迷离感。
Vtuber理应不知疲惫,理应热爱游戏,理应是个游戏大神,理应永远充满活力,理应能够回答观众所有关于自己的问题。但不幸的是中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Stuff的设定是有穷尽的,一切力有不逮之处便只能奉献中之人的一切去实现。所以这最终导致了游戏部的悲剧。
A8应当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试图解决春日望与绊爱绑定过深的问题,也能避免透支春日望一人,但为时已晚,春日望已经将太多自己的部分奉献给了绊爱空白的设定,两者已经几乎融为一体了。
还是想强调一下,我阐述A8和游戏部遇到的问题,并不代表我认同他们的做法。他们使用了错误的方式去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这是需要谴责和唾弃的,这最终也导致了他们自身的覆灭。
随后这种原教旨Vtuber逐渐式微,在疫情影响下开始朝着更加深度的互动性这个方向发展,用无限的直播时长与切片挤占视频投稿的市场,用中之人的个人魅力大幅度代替精巧设计的角色设定,大家逐渐开始用虚拟主播这个名字来称呼这种新兴的职业,尽管这完全不能准确描述Vtuber的特点,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老人已经黯淡,这个名字能很好地描述新人,至于老人,印象只有他们总在做视频,那就管他们叫视频势吧。至于虚拟主播与主播到底有什么区别,一开始婆罗门们还辩经,后来也不再辩了。
后来似乎兴起了很多虚拟主播,似乎人气都很高,赚了不少的钱,听说也挺有趣的,但我已经不再看了。
我一直觉得Vtuber是一种生不逢时的新兴作品形式,我很认同当年某位从业人士的比喻,它就像是一个能和你真实互动的动画片,如同“将虚拟刺入现实”,它必须是虚拟的,这样才能在刺入现实的时候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只是时代与人的能力有局限性,这一作品形式最终也未能以纯粹的虚拟存在,人们试图在里面加入人的要素使其存在,就像是试图召唤一个梦中的神灵依凭在人的身上,最终却也因为人的问题使这场梦分崩离析。
我对这件事已经释然了,因为我认同人确实做不出这种东西来。直到现在有了鹿鸣。
鹿鸣其实立项很早,比现在虚拟偶像团体之类的都要早得多。早些年看不出是什么方向,只是像MMD一样发一些跳舞的视频,还做了个虚拟桌面,也不做节目,缺少互动的要素。特点是人设模型很讨喜,动作很流畅,毕竟用上了动捕的数据做优化,这在当年很先进,但在如今看来也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东西了,整体风格来说很够二次元。后来大家发现这是米哈游做的东西,甚至翻出来篇米哈游关于如何让模型跳舞时自动生成裙子摆动的论文,所以大家觉着这大概是个米哈游用来炫技,或者做技术验证的边角料。
后来陆陆续续就这样发点媚宅跳舞蹦裙子视频发了大概有一两年,忽然说要加一个男模型,当时的感觉只是“哦。”,再后来有消息说要用全AI合成的语音,就感觉“哦?”,其实那时候已经有了猜测,如今终于直播了,觉得很是感叹。
原来还有米哈游惦记着,想将人的要素从Vtuber里去除掉,想要去做那种原教旨的Vtuber。
其实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是想要做原教旨Vtuber,或许只是我愿意这么想,或许他们只是单纯想避免春日望问题以及ASOUL事件。这个方向应该是在ASOUL事件前就决定的,所以大概与此无关吧。
悲观来说,这会让Vtuber真正纯粹地成为公司的资产。但这也确实让原教旨Vtuber重新展现出了可能性,乐观来说,Stuff们能创造出更加理想,真正虚拟的Vtuber了。
米桑,跟业界这群的撕皮在一起怎么能搞好Vtuber呢?中之人你侬!原教旨Vtuber兴废,就在此一举了!()
我想我还是愿意相信米哈游有着与婆罗门一样的梦的,但米哈游得寻找更实际的实现路径。
对鹿鸣的将来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