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版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在京发布

2020-08-24 19:45 作者:CN医院院长杂志  | 我要投稿

来源:梅斯医学、搜狐网

 

8月2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2020版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发布会暨北京大学胃肠间质瘤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这是由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编写制定的首部胃肠间质瘤(GIST)指南,对于指导、规范我国GIST临床诊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值得指出的是,本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在遵循既往按照治疗线数进行药物推荐的基础上,推荐患者一线治疗时根据基因分型进行细分,选择更为精准的靶向治疗:如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尤其是 D842V突变的患者,推荐阿泊替尼(avapritinib)治疗。

 

GIST是一种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消化道,尤其常见于胃和小肠,但也可发生于胃肠道外。胃肠间质瘤临床症状主要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尽管是少见疾病,在我国却拥有庞大的患者人群,年发病人数已逾三万人。

 

 

在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上,GIST可谓先驱之一,最早用于GIST治疗的是伊马替尼,该药引领了晚期GIST治疗的重大变革,也是靶向治疗第一次在实体瘤患者中取得成功。虽然GIST的靶向治疗由来已久,但近20年来,关于晚期GIST的治疗,中西方临床实践均是采取根据治疗线数而非基因分型选择药物的模式:一线标准治疗为伊马替尼,二线为舒尼替尼,三线为瑞戈非尼。

 

 

据了解,《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自2016年推出的系列指南。经过为期1年的征集、编撰、修订,基于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特别是我们国内专家的学术成果,凝结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消化内镜、基础医学等多学科专家的心血,是中国第一部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

 

据悉,为让更多同仁更全面了解中国首部胃肠间质瘤临床诊疗指南细则,高峰论坛后,会议启动了“指南”全国巡讲,将助推国内GIST诊治水平的提升。


2020版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在京发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