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辩证一元论(2-3-1-4):史上最强民哲、德意志第一位哲学家——波

辩证一元论(Dialectical Monism),代表人物:波墨,鞋匠哲学家、神智学家,史上最强民哲,德意志第一位哲学家。
场域论(2):Ontic(自然)vs Ontological(太一内在有一个自然,抽象规定性的源代码库)
本体论(3):子(星辰;先验范畴体系、符号学软件;分离、自我认识的力量,自身性[与主体性无关];符号学的维度)vs灵(整个自然、直接现实;符号学+本体=一般客体性的维度),子是内在直接性,灵是外在直接性,这里由父(太阳)/太一来调和,因为太一代表间接性、调和的力量;父-子-灵是三重一体的
认识论(1):神智学,心灵可以直接在一切事物中感受到三重一体(父-子-灵:有/原质/大全-无/规定性/争执-定在/自然);它是辩证性的,因为它有分裂、分离、争执、否定以及第三个维度(灵)中能自反性地看到前面维度的东西;黑格尔对波墨的评价很高,放在费希特与谢林之间
目的论(4):分离;太一不是推动者、转化者、惰性的太一,而是自己在那边运动的太一、有生机的太一
未:波墨的哲学比斯宾诺莎的哲学更高明,虽然它粗俗,但可以拯救叔本华、尼采等人、
对立面的张力、矛盾、冲突并没有被调和掉,而且这种矛盾、冲突在不停地推动体系的发展与变化;太一会嫉妒,父必须皆由子来中介自己,当父发现子可以自己看自己的时候就陷入了对子的嫉妒,嫉妒子可以自己产生出闭合的场域(符号学可以变成fictional的闭合场域),而太一不能够闭合,它一定是陷入了某种自我分离的原初痛苦当中,这里其实是一个东西,即太一的自我分离的原初痛苦就是它对这个自我循环、闭合的符号学系统的嫉妒;所以可以说,海德格尔很像波墨。
海德格尔把黑格尔的绝对否定性理解成痛苦(与波墨一样),但黑格尔的绝对否定性不是某种痛苦,它是没有体验性的,是纯动力学机制,是世界之夜,是种收缩;如果说要某种感觉的话,它更像是恐惧+狂妄。收缩回去了是世界之夜,什么能导向/实现这种收缩?癔症。
波墨的哲学,越过康德,直接启发了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甚至是海德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