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字杂志翻译】与BanG Dream!创作者们的座谈会——CD Journal 2019-01

2023-04-24 22:47 作者:步飞破应援组  | 我要投稿

采访·撰文:榑林史章

被采访人:

Sound City 白井康裕(Mix Engineer 混音师)

Elements Garden 藤永龍太郎 (作曲・编曲)

TEMAS 吉良武男(Mastering Engineer 母带后期处理工程师)


协力:a4pa4p   校对:戲言   图源/翻译:Axris

翻译不保证完美,仅供同好交流参考,不做商用,转载请注明来源。


要与之战斗的是 海外的摇滚!

——因为都有参与到Poppin'Party(的制作)中,各位在一开始都对此抱有什么印象呢?

吉良武男   在动画和声优领域,Elements Garden算是畅销团队了,之前在声优的优秀案例中也经常听说白井先生的大名。所以从我们母带处理这一块来说,在听到这两者加入的时候,就知道这个企划引入了很强大的力量。在这之上还加入了藤永氏,与其说是稍微改变风格,不如说是给人强烈的要崭露头角的感觉。

白井康裕   我主要是参与Poppin'Party相关的,只是单纯地享受其中。所考虑的还是“把乐队贯彻到底”这一点,虽然有让人产生“乐队感”的动画和游戏,却基本没有让人直接感受到“这就是乐队!”这样标志性的东西。而且曲子也好演奏也好,大家不都是有动真格地在做吗。基于此要怎样让声优们的歌曲拔高(提升乐队感),我觉得这一点很有趣。

吉良   从Bushiroad那里被托付了BanG Dream!企划的时候,提出的方向是,做出从动画和游戏衍生出的,可以同现在的日本传统音乐乐队一战的内容,也就是“希望做出和本土摇滚争夺市场的音乐”。因此,我也是带着这种心情参与其中的。


——也就是说用和摇滚乐队一样的感觉来对待。

吉良   在实际听到音乐的瞬间,我自己也觉得“这个能与本土摇滚一战!”。实际上,比起做本土摇滚时会拿到的TD完成度要高得多,从这一方面来说一开始就已经比较优秀了。(译者注:TD,トラックダウン,Track Down,把录好的乐器、人声等所有音轨合一起变成一个档案的工序)

白井   我也是纯粹地将其认知为摇滚乐曲,从一开始就那样进行混音工作。不过很难呢。想弄得很帅气,但是也想保留可爱的地方,那方面的平衡是最难的。


——是指优先表现乐器还是歌声?

白井   两边都不会随随便便了之。乐器的声音也要好好地呈现出来,不是因为想让歌成立而去减弱乐器的声音,如果乐器声很强的话,在此基础上加上更强的歌声就好了。

吉良   也许是因为作家团队出色的缘故吧,这一平衡也是在从一开始就知道演唱者擅长范围的状态下制作的。因为是为了popipa的,给popipa专用的曲子,所以制作是也有意识地让乐曲充分发挥所有特色和优点。而且我想作家们全体都对这个乐队该是什么模样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为其赋予血肉让其变得生动。如果是普通的乐队,这个过程可能会不顺利或者出点意外,而popipa在这一方面也有着优势。


——会有点压抑偶像属性的感觉吗?

白井   我完全是把她们作为乐队来定位的。

吉良   在BanG Dream!中,我想最有乐队感的乐队就是popipa吧。感觉她们就是核心。

藤永龍太郎   其实就是这样的。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曲调,其中也有听起来有点可爱的曲子,但是popipa只会用乐队能发出的声音来制作。有鼓、贝斯、节奏吉他,主音吉他和键盘。除此之外的乐器基本上不会加入进去。相反,Roselia则加入了电子制作的弦乐,Pastel Palettes则会时不时加入有偶像感的闪闪亮亮的音色。现在即使是普通的乐队也会添加吉他或是别的效果,但是popipa就是纯粹的无添加。根据故事来考虑编曲,吉他也只有两把。

吉良   虽然是最简单的,但却是乐队感最强的。

白井   那一点是从最开始就一直贯彻到现在的呢。

藤永   过分依靠歌唱部分去安排编曲的话,伴奏反而很容易失去力量。所以倒不如说必须把乐器放在前面。在充分表现出乐队感的基础上,用细节和所弹的乐句来表现出可爱的感觉,用这种做法来保证绝对不会动摇乐队的这个中心。


——因为在popipa有着只用乐队声音来创作的条件限制,所以在表现Roselia等其他乐队的个性时就会更加容易了?

吉良   可以这样说。因为最初把popipa作为表现乐队感的基准,放在中心位置,那么比如说Roselia(的声音)要不要变得更厚重,由此扩展其他乐队的定位。所以与其说popipa是基准,不如完全说是“领头船”一般的存在。乐曲和声音的质量也是最高水准,我认为这个标准到现在也有一直保持。


——BanG Dream!之前也有很多少女乐队的企划,在其中有什么意识到的东西吗?

藤永   终究只是作为参考吧。清晰地意识到popipa的风格,然后作为参考,考虑了如何去好好地学习并运用那些优点。

白井   因为我没有收到像这样的参考曲这样的消息情报,所以只是单纯地对于要怎么把曲子完成得更加帅气可爱有感觉。

吉良   因为一开始说的是要做 “乐队”,所以就把声优和动画之类的过去已有的东西,全部都抛之脑后了。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即使和UNISON SQUARE GARDEN、BUMP OF CHICKEN(的音乐)一起混在试听机或播放列表中,作为普通的乐队歌曲也能毫无违和感地听。倒不如说不想在这点上输掉,想被大家说“完全是这边更强”的样子。在母带处理方面,就是这样擅自发起了挑战(笑)。

白井   我并不知道是否在进行一场战斗,但对手可能并不是本土摇滚而是西洋音乐。

吉良   啊——确实!

 

——实际上popipa在海外也很受欢迎呢。

白井   反正都要战斗的话,不是想在最高水平的地方战斗吗。当然,因为和海外的摇滚制作不同,所以终究还是意识的问题。

藤永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自己也一直在做乐队,所以从我过去以来形成的个人经验中,我会有意识地去制作最帅气的乐队声音。所以不想输给现有的乐队和内容,而是有意识地去制作更上一层的音乐和乐句。


——相关人员的热情和音乐场面的最尖端聚集在了一起呢。

白井   可以这样想呢。

藤永   就连吉他的弹奏方法也是如此。

吉良   因为其他乐队几乎没有能有去尝试的时间和预算。相反,现在藤永先生可以换吉他尝试,也可以和白井先生反复试错,让“BanG Dream!”可以做出更强的内容。所以用户的支持,预算和时间这些要素都聚集在了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循环。


「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是最棒的动人情感

——在popipa的专访中,提到听「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的印象时,大家认为,“每次合奏曲子都仿佛是被给了个很难的任务”、“这是希望我们去跨越的障碍”。

白井 喔喔~

吉良   是新人乐队常有的事(笑)。

藤永   老实说,初期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笑)。首先是以声优的演奏为前提。所以我有意识地想让成员弹出来我认为最帅气的乐句。然后渐渐地,如果能做到这个的话,接下来就是这个了,感觉一点点地在提高难度。现在因为成员们都非常熟练了,所以不用再为“这个能弹出来吗~”而烦恼了。只是关于这次的《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我觉得“应该全部都满满当当地放进去了吧”(笑)。虽然不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诀窍,但是至今为止在popipa曲子中用过的都满满当当地放进去了。不是突然冒出超绝乐句的乐队,所以一下子听的话,听起来好像不难,但是作为乐曲编曲来说是非常高难度的。

吉良   不,不,相当难哦!我觉得在副歌的第二段还会变乐句的简直就是魔鬼啊~(笑)。

藤永   乐队的声音就是要不断地变得更细致周密吧。左右两把吉他的平衡互补,鼓和贝斯的关系之类的。在参与BanG Dream!的过程中,我认为我自己有所成长,但乐队本身也有着非常大的成长。


——第2季的故事是在第1季后过了点空窗期的时候开始,故事中的成员们变成了高二学生,作为乐队也在成长,所以从「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藤永   实际在收到作曲任务的时候,也接到了「想表现出比第1季的她们稍微成熟了的感觉」这样的制作要求。

吉良   这并不是吹捧,我真心觉得《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是超棒的曲子。虽然有很多人在给popipa写曲子,但是听了藤永先生创作的曲子,还是会让人感慨怎么会写出如此动听感人的旋律。

白井   是的是的,很动人。

藤永   因为是带着“一定要让大家哭!”的想法写出来的呢。

吉良   我总是在听发过来的乐曲,会私下带着玩游戏般的心态擅自猜测这首曲子是谁作曲或编曲。这次听到的时候,心里觉得是藤永先生,听了副歌的瞬间就明白了。现在的Elements Garden中能表现出这种感觉的只有他。如果这是藤间仁或者菊田大介先生的话,我想会是更加不同形式上的感人。这种直接的动人感觉,大概是藤永先生超擅长的地方,在国内的年轻一代中,能做出这种“○○节”感觉的作曲家只有几个(校对注:“○○节”:让人一听便知是该位作曲家的标志性风格)。其中还拥有相符合的野心的,也就只有藤永先生吧!

藤永 被吹捧到了超高地步(笑)。

白井   是真的有那么厉害哦。

藤永   十分感谢。

白井   但是仔细听的话,《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的节奏很快呢。BPM有189哦。

吉良   乐曲分节使得听不出有那么快吧。

藤永   架子鼓节奏的加入方式也是这样。

吉良   到第二段副歌时能切身感受到速度很快。

白井   那就是吸引听众的地方呢。

吉良   我觉得这和动人程度有紧密联系。


——「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这个标题是负责作词的中村航先生写的,那么歌词和标题是之前就先出来的吗?

藤永   不,是曲子先出。看到中村老师给曲子加上了《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的标题,我马上就领悟了。

吉良   在这方面心有灵犀果然很厉害,真是让人震撼。我觉得这首歌旋律很好,副歌也很棒,但是用《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作为点睛之笔,实在是不可多得。

藤永   对我来说这些是完全没法具体地用言语表达的东西,总之就是想着“能让人哭的强烈旋律”。所以被加上《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的标题时,我也很震撼呢。

吉良   第1季的《STAR BEAT~星之鼓动~》也是非常感人的曲子,我在去看popipa第一次武道馆演出的时候,那时会场播放的前奏是《STAR BEAT》,全场的气氛都十分热烈。在第2季中,与《STAR BEAT!》对应的就是这首《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我期待着一定能看到更感人的场景吧。


——虽然《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是《BanG Dream》动画第2季的OP主题曲,但是从很感人这一点来看,我觉得这是首也可以作为ED主题曲的好曲子。

白井   当成ED也完全可以哦。

藤永   原本,我和上松(范康)所商量的Poppin'Party的目标,《STAR BEAT!》是最接近的。大家都会哭泣,或者说是青春感,大家一起朝着目标努力这种充满了梦想的感觉,意识到有点悲伤的感觉,包括这些在内,比《STAR BEAT!》更上一层的就是这首《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所以给人一种当成ED也很搭的印象,我想是从这一层面感受到的吧。

吉良   所谓的动人,是能够让人产生感情,我觉得听了乐曲然后产生感情是很重要的。如果客人听了没有被触动的话,那个乐队和艺术家就不能被记住,基于此,我认为制作方也应该富有感情。就我在青春时代从所听的曲子而培养起来的音乐标准而言,《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这首歌也确实可以算在里面。这是作为长久感情上来说能被人所记住的东西,所以想要好好地将其倾诉出来。

藤永   因为我在高中时代就参加过乐队,所以根据当时听过或参加过的音乐经验,为popipa进行了作曲和编曲。感觉那个时候喜欢的东西,现在就在此处。所以说实际上,我至今仍有身处 “青春时代的某个时刻”的延伸线上这样的感觉。

白井   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呢~!混音的话,在不同时代声音的采集方法也会改变,虽然和你说的热情可能有点不同。

吉良   白井先生也相当富有激情哦。如果没有的话,就没法想出至今为止如此出众的混音呢!

白井   只是单纯地想要做得更好。因为是很多人参与制作的声音,所以绝对不能在我这功亏一篑,也没有可以模仿参考的对象,每次都很紧张。

popipa是乐队场面的见证者

——吉良先生曾经去了popipa的武道馆演唱会,对popipa的现场演奏有什么印象呢?

吉良   在其他的委托中也有很多时候会邀请我去看演唱会,不过,我们最在意的是客人们的反应。

白井   确实。

吉良   有时观众们会在和自己料想的不同的地方气氛高涨,所以感觉像是为了不让其偏离想法而去确认的。

白井   例如,抱着“希望大家在这里call&response”的意图,在某些地方下了功夫,如果大家没有反应的话就会觉得很惊愕。

吉良   是因为大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吧。

白井   我每次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前去的。每次看演唱会都会想“下次就这样吧”。所以几乎没有纯粹享受演唱会乐趣的时候(笑),都是带着紧张的心情在看。

藤永   因为我自己是从popipa成员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就开始看的,所以看第一次演唱会的时候,心情就像是守护着自己孩子成长的父母一样。但是,随着她们不断成长,最初的那些担心就消失了。还有,我也很在意观众们对曲子的反应。如果在这里看到这种情况的话,我也会考虑这样编曲的安排。

白井   观察观众们的反应,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想直接知道听了曲子的人的反应,只能去演唱会。正因为如此,只要时间允许,我就会去看演唱会,看观众们的反应,想把在那里感受到的经验活用到下次。

吉良   我去武道馆的时候,我们自己是有意识地把popipa作为乐队来做的,但是观众们是把她们作为乐队来接受的,还是单纯地作为动画/声优内容的延伸上的东西来接受的呢。老实说,我很在意这两个部分的对比,比例有多少。但是第一次看武道馆的印象,只是单纯的“第一次冲上武道馆的新人乐队”。真是太好了。

 

——在演唱会这一部分,今后对popipa有什么期待呢?

吉良   我想看看在摇滚音乐节上能做到什么程度。

白井   我也拭目以待呢。

白井   去年,关8出演了“METROCK2017”,非常帅气,在既有摇滚乐队又有偶像又有Poppin'Party的状态下,到底会是怎样呢,我觉得应该很有趣。


——成员们也提出了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出演摇滚音乐节。而且感觉popipa的粉丝们也没怎么去在意动画和摇滚之类的呢。

吉良   是没有呢。我想那一定是因为初期苦心于去做“听起来很容易演奏”,被想做乐队的孩子们接受了。10年后,听了popipa开始乐队的孩子们,一定会不断出道的。

白井   要是有这样的孩子们出现的话,我们也会很开心的。


——今后也会出现以巨蛋、竞技场等更大的地方为印象的规模更大的歌曲吧。

吉良   虽然可能会偏离话题,但在接受很多乐队相关委托的过程中,因为受Coldplay(译者注:英国摇滚乐队)的影响,到去年为止感觉有赞美歌感的乐曲被大量生产出来,不过,感觉这点从2018年左右开始瓦解。我感觉与其说是摇滚,不如说是朋克的支持者不断上升。


——Hi-STANDARD的复活之类的?

白井   比起Melodic Hardcore(译者注:硬核朋克的一种)那样的旋律,更像朋克吧。

吉良   就大家一起唱“WoWoWo”的那种赞美歌来说,更具体来说应该是大家一起合唱那种感觉。我认为这和美国的政治形势也有关系。我觉得“朋克”作为关键词(热度)上升了很多。所以虽然不是说popipa会变成这样,但我觉得今后在“BanG Dream!”中也会出现这样的要素。不是已经有Afterglow之类的去往那边靠近的感觉了吗。包括这一部分在内,乐队的范围会扩大到什么地步呢,“BanG Dream!”整体也会变得越来越有趣。


——感觉就像,时代性和乐队场面的潮流时刻刺激着皮肤感觉一样,是因为经常察觉并采用它们呢。

吉良   如果不经常更新的话就不是乐队,不这样做的乐队就只能消失。果然乐队必须是时代的见证者,所以我想如果popipa也能变成这样就好了,这就是现场的感觉。

藤永   不仅是乐队,作为写曲子的人也想这样吧。特别是现在的时间跨度很短,大家所追求的东西也会不断变化,所以想要变得敏感。

吉良   BanG Dream!也得在那儿下点功夫才行吧。


Popipa是本土摇滚的教科书

——接下来我想从popipa乐曲的话题上移开,动画第2季的乐曲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藤永   每首曲子变得更加细致周密了,单纯地和第1季相比也变得困难了。感觉不是直白地展现超高难度的技术,而是仔细听才能够感受到很难。

吉良   我和年轻独立乐队的20多岁的人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和对编曲思考能力不足的乐队成员聊天时,说“去听一下《BanG Dream!》的曲子吧”,然后把popipa之类的CD一下子突然递到他们手里(笑)。


——有摇滚乐队的教科书这种感觉吗?

吉良   对对(笑)。充满了正式出道的摇滚乐队应该拥有的语言。作为本土摇滚的产品做得非常好,越分析popipa,越能注意到优点。


——最开始从popipa引入,然后是Roselia之类的?

藤永   虽然从乐队的设定上来说,Roselia是一个技术力很高的乐队……实际上,从乐队的编曲上来说,popipa的难度更高。

吉良   Popipa这边有绝对内行般的难度。

藤永   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难。特别是吉他的旋律分句有很多这样的感觉。

吉良   想让年轻乐队知道的,“popipa的优点”就是这样的地方吧。正因为如此,在第一线战斗的乐队的乐曲,能够做到虽然简单但听起来很帅气,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支撑。正因如此,作为本土摇滚的教科书,popipa的曲子才是最合适的。

藤永   比如说Popipa会用鼓和吉他的细微差别来表现感动之类的情感部分,那个“细微差别”因为在一首歌中加入了很细节的部分,所以乐曲变得非常困难。另外也有音乐风格的不同。Roselia是Emo/Screamo(译者注:一种音乐流派),因为是硬摇滚和金属的走向,所以让鼓“嗙”的一下,再加入吉他的帅气乐句就会很容易塑造出那个感觉了。因为有华丽和声压配合的地方,可能反而听起来很难。相反, popipa在不显眼的地方,好好地支撑着下面,所以混音应该也很辛苦吧。

吉良   特别是《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因为5个人都轮流在唱。

白井   我习惯了那样(笑)。虽然到现在为止做过一些不是乐队的东西,也做过动画组合和偶像组合之类的,现在这样的形态非常多呢。

吉良   但是一般来说,因为歌曲在5个人的音域互相争夺,混音就会出现问题。而且乐队全部都是乐器演奏,简直是地狱了(笑)。能够清楚地听到这一切,是编曲的妙处和混音平衡后得出的精密计算结果。

白井   主唱,即使是一个人也已经很强了。那样强的声音如果用同样的音量5个人同时唱的话,就只能听到歌声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降低歌声的音量,但是这样的话就会变得参差不齐,所以为了让大家能够听清,要完成得很干脆。这次的《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所有人都会在副歌中演唱,然后再变成一个人一个人的独唱,所以难度又上了一层(笑)。


——我认为正因为有这3人参与其中,才能让人感受到乐曲的魅力。因此在这里,希望各位可以说出大概3首喜欢的曲子。首先想请吉良先生说一下。

吉良   每次说到最棒和最新的部分,《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绝对会算在其中呢。还有就是RAISE A SUILEN的《UNSTOPPABLE》。我感受到了与至今为止的BanG Dream!的曲子不同的走向。由原本不是声优,而是支援乐队的人们组成的乐队,已经是很有趣的故事了。观众们也非常支持那个,以及得到原创乐曲这样的故事非常有趣。而且,我觉得《UNSTOPPABLE》是一首非常有攻击性的歌曲,在工作之前看到了演唱会的画面,所以可以先抱着对演唱会的印象来进行操作。成员组成上有DJ,和其他的乐队有点不一样。在进行母带处理工作时,和对于BanG Dream!其他歌曲的意识有点不同。实际上在MynaviBLITZ赤坂看了演唱会,就像是看了所谓普通乐队的演唱会一样,那种混沌的感觉很有趣。和BanG Dream!的其他乐队不同,给人一种所谓的Live house的印象。接下来就让人犹豫了,是Roselia的《ONENESS》还是《LOUDER》呢?《LOUDER》是由藤永先生作曲编曲,超越了Roselia和BanG Dream!这一部分,感觉已经是西洋音乐的金属硬核了,或者对Roselia来说已经朝着那个方向了,我个人而言也有故意导向那里的部分,所以可能会有更多的偏爱。选《ONENESS》的话是因为前奏的吉他超帅!

藤永   声音非常好听。

吉良   我记得我想把它做得更好,一直在努力,印象很深。


——藤永先生觉得呢?

藤永   我自己也是,可以说《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是最投入了最多心意的也不为过,所以这首一定得算进来。还有在popipa内的话,就是我自己作曲编曲的《Light Delight》。

吉良   那也是一首很棒的曲子啊。很动人(笑)。

藤永   因为是想着“要让大家哭”而制作的。之后是Roselia的《LOUDER》还是《Neo-Aspect》呢。《LOUDER》是想拿出一点自己想要的Roselia之类的东西。《Neo-Aspect》也是带着“在这里改变Roselia的走向”这样的心情而制作的。

吉良   是啊,在投入了如此干劲的基础之上,观众们对《LOUDER》的印象和评价也是非常好的。要是更加向极限靠近的话,我想会变成怎样呢,试着打开了这个大门,意外地出现了支持者。

藤永   是啊。虽然Roselia的第1首曲子《BLACK SHOUT》是上松作曲,我编曲。不过我在《LOUDER》中担任了作曲编曲,曲子也用了稍微不同的路径,用吉他故意加入了不协和音,做着这种很难的事情。我看了一下,感觉也没什么问题就这样做了。

吉良   完全没问题哦。

藤永   这反而成为了获得人气的点,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感谢的一件事。


——白井先生觉得呢?

白井   只举3首歌有点难吧~。因为参与的曲子都是同样的心情,不过,更加印象深刻的是《STAR BEAT!》吧。这是我在popipa最初参与的歌曲。之后,果然还得是最新的《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真的不得了呢。从母带处理角度上是带着对全曲的爱情进行混音的,就以上这些吧(笑)。


——那么,你觉得《BanG Dream!》史上攻击力最高的歌曲是?

吉良   现在这个时候,果然还得是《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吧。

藤永   因为是提高了攻击力制作的。从录制架子鼓音源的阶段开始,就被音乐家说“这次是很累人的曲子呢”,非常细节。各种各样的放了非常多的东西进去,节奏也很快。


——除了「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以外的话?

吉良   论印象值的话,《STAR BEAT!》还一直残留着。因为有把这首歌作为一个基准。最初听的时候的印象也非常好,作为在演唱会上让人沉迷的一首歌,也会在作品中最棒的场景处使用。

藤永   我认为Poppin Party的故事果然还是浓缩在《STAR BEAT!》中的。

吉良   以此为基准,之后要往流行音乐方向或者硬音乐靠拢也可以。《STAR BEAT!》因为自身的攻击力很高,所以之后的乐曲也可以定的比它更高。第2季一定是以《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为中心方向,再去考虑更加靠近流行音乐还是抒情曲之类的。


——动画第3季也已经确定了,超过《STAR BEAT!》《キズナミュージック》的动人歌曲,还在第3季等着大家……应该是吧。

白井   应该就是这样呢。

吉良   曲子的后半部分好像会管弦乐全开一样的感觉(笑)。

藤永   那就不是乐队了(笑)。

白井   但如果是成功故事的走向的话,完全也可以的吧?

吉良   是啊。最后还是会有充满气势的感觉。录音的景象应该也会做成MV吧。

——真让人期待!































































【中字杂志翻译】与BanG Dream!创作者们的座谈会——CD Journal 2019-0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