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高中历史课本的一些有趣的部分(二)
这次是新的高中历史必修课本《中外历史纲要(下)》的部分摘录,也就是外国史。
新编的外国史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终于讲外国史不只是五常加德日了(意大利永远的罗马埃塞尔比亚背景板),而是谈到了很多地区的其他国家,以下详细讲。
题外话:最近把新闻联播都播过的夸CCP韧性的哈佛调查靠百度译了一下(别问我为什么不用谷歌翻译问就是卡),结果几乎内容全删无论是在这里还是逼乎都还是发不出来qwq,忍不住吐槽一下,都是赞美的好话呀!
这次是外国史,之前的中国史有些没过审,这波我必不可能衤
在开始前的一点解释:

所以这次的版本非常的糊,没有高清不开心。。



目录的亚非拉国家部分

目录的亚非拉国家部分
本册只有23节课,所以亚非拉地区(特别是古代和殖民时代)的比例真的特别高。

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了盐野七生的《希腊人的故事》,三本书就有一本专门讲亚历山大大帝的一生,所以看到这幅画很有感慨。不过现在的希腊就只会欠德国钱了。(无奈)

中国也是。不过那时的中原文明应该还没有通过西域与西亚交流,所以应该是巧合。(个人有一点想法,会不会是因为第四纪最末一次冰期的结束造成了欧亚大陆的普遍洪水?)


这次讲西欧的封建制度讲得很清楚了,而不再只是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了。而且也讲了庄园经济,世界古代经济史终于有牌面了。


第二罗马×
第三罗马√
不过开头就罗斯臣服蒙古确实十分尴尬。

看到这一幕就有了一个画面:
萨达姆:MD老子也想搞阿拉伯帝国啊,我的首都就在巴格达,我一宀
美利坚:→→→→→→→→导弹

精罗落泪!

看到第一眼还以为是甲午中日战争。。
能做大明的狗真是最大的荣幸啊!



可惜因为跨了自然带作物难以传到非洲,而美洲粮食就只有玉米,原生的被驯化的动物只有草啊不羊驼,这些地区在殖民时代之前停滞在农业社会早期了。

再也不用解释为什么拉美主要国家只有巴西讲葡萄牙语了。

神圣罗马帝国只出现这一次,神罗果然没有面子。。(伏尔泰狂喜)想到当年我在班里的历史演讲讲的还是这个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的政权。。

其实这本书更强调了大革命根源于旧制度的观点,其实就是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政治学多了笑

圈地运动是促进工业革命诞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确实有必要介绍一下。


我那一版的岳麓版几乎没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只有政治有讲。。
补充了这一段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共产主义诞生的历史。

为什么政治不讲这个!我很奇怪,居然要靠看历史书才能知道。
不过这也进一步表现政史不分家的特性。


殖民时代很重要的一环。柏林会议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真正的独立国家就只有埃塞尔比亚了(这里再次鞭尸意大利)。

想起了切·格瓦拉的一句话:“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可是这些东西我们一直不讲,或许是我们不愿意批评别人。今天的我们要抓紧国际话语权,唉什么时候能有China Tomorrow(这里玩一下Russia Today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梗,它为俄罗斯争取了很多国际话语权)
本册的结尾和上册的结尾(被和谐了)都都有一股浓浓的上级要你写学习中央精神的报告而你在凑字数的味道(当然写的很好),我觉得它适合出现在高中作文,但它不适合出现在一本高中教科书里。(图太多就不截了)
最后,谈一下这次新编的外国史部分最亮眼的特点,也就是不再绕不出英法美俄德日,而是补充了亚非拉许多地区的各种各样的文明。虽然这些补充在高考的考察度不大,但它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历史的全球视野让人感受到全球化并不只是大国的事,更能改变世界上所有文明自己的历史进程;全球化更不只是西化的过程,而是全球文明彼此融合发展的过程。
Everyone is important.
下次给大伙带来三本选择性必修(好名字!)
PS:为什么没有罗马,标签却有罗马?
或许世上已没有罗马,
或许人人都想当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