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讲《道德经的奥秘》01老子故里河南鹿邑随堂笔记
《道德经的奥秘》01 老子故里 河南鹿邑
随堂小笔记:
1.1938年,侵华日军包围了中原一座古城,见城中有一高耸建筑物,疑为重要指挥部分,攻城开始了,日军向那座建筑物连连发炮,令日军惊诧的是,在城中一片硝烟中,那座建筑物却巍然不动,发出的13发炮弹,竟然没有一颗爆炸,这座高台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打到这里的炮弹都没有爆炸呢,这座古城,又是哪里的呢。
2. 鹿邑位于黄淮大平原,中国河南省的东部豫皖交界处,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邑,春秋时期称“苦”,历史上曾称过“鸣鹿”、“真源”、“谷阳”、“仙源”,至公元1265年元朝二年时,改称为鹿邑,延用至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就诞生在这里。
3.2012年金秋,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教授来到了老子的故乡河南鹿邑,参观了老子故里的太清宫,老君台等文化遗址,这是曾老第二次来到鹿邑,有很深的感触,因为就好像回到故乡一样,怎么说呢,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面有一大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是老子的思想,来到老子的故里,自然会想起很多跟老子有关的东西,所以格外的熟悉和温暖。
当年侵华日军围攻的中原古城就是鹿邑,发生奇迹的地方就是鹿邑县城内的老君台,传说老君台是老子修道的地方,为什么落在县城别处的炮弹都爆炸了,而落在老君台的13发炮弹,却一颗也没有炸响呢,难道真的像是当地老百姓传说的那样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保护着老君台吗?
4. 如果用科学的眼光来看,他们做了很多实验会断定它是什么原因,可是我们现在的科学还正在发展当中,还没有这个本事,所以我们只能说它是一个事实,因为它本身就在那里,那个真字是很重要的,就是它不是假的,但是是不是真的是老君爷发挥能量去保护,这个到目前为止,我们真的不知道,这就属于信与不信的问题,你相信,你就认为它是真的,那你不相信你可以怀疑,其实老子他完全不在乎这个,他只是说眼见为实,炮弹在那里,你现在再弄一个试试看,不一定,科学它是可以重复的,这个东西是不能重复的,我们也不希望它重复。
5. 据说当年侵华的日军攻入鹿邑县城后直奔老君台,他们也想知道这究竟是个神什么地方,为什么能在强烈的炮火中巍然屹立,当得知这里是老子的故乡时,这群凶恶的侵略者竟然统统在老君台下祭拜谢罪,实际上全世界人都很了解老子,而且很崇拜老子,所以像这一类的传说,其实在我们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你到处可以听到,他们一听到这是古代圣贤的地方,几乎他都不敢动,这个可以说成是一种余威,人虽然已经不在现代了,但是他那个余威还是存在,而且还会持续下去。
6.60年后,当年向老君台打炮的一位侵华日军专程从日本来到鹿邑,他在老君台前虔诚地下跪深深忏悔,并在老君台下立了一个碑,用四种文字刻上,我们祝愿世界人民和平。实际上军国主义并不代表大和民族,日本人是大和民族,大和民族实际上也是从我们这里取经过去的,大部分的日本人民也是很善良的,就是少数那种右翼分子他是很强烈地说日本那么小一定要扩张,一定要向外去侵略,那个是不自觉的,所以凡是到这儿来的,很诚心诚意的,不管他是膜拜也好,他是谢罪也好,其实才是真正的日本人。始终感觉到,日本这样的人多一点,能够诚心地来致歉,那日本很多灾难,其实可以化解掉的。
7.在老子的故乡还有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说是有一个美丽的农家姑娘,有一天,她到河边洗衣服,看见河中漂来一颗硕大的李子,于是捡起吃了下去,就此怀孕生下老子,因为老子是母亲食李子而生,所以老子姓李,叫李耳。老子真的姓李吗?
8. 有几个说法了,一个是说在春秋战国年代,就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是没有姓李这个姓,反而有老这个姓,第二个呢,孔子他姓孔,我们尊称他孔子,孟子姓孟,尊称他为孟子,曾子姓曾,我们尊称为他为曾子,这么一堆,老子当然姓老,正是因为传说,老子的母亲食李子而生老子,所以老子姓李,如果老子并不姓李,那么在老子的故乡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而这个传说的故事又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是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在追求的,叫做第一因,什么是第一因呢?就是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我妈妈的肚子来,那你妈妈从哪里来,我妈妈从我妈妈的妈妈的肚子来,一直推上去,推到最早那一个就叫做第一因,那老子他是讲根源的,所以为什么叫真源,那个源头是谁,就是他妈妈,他妈妈不能够,还有再往上嘛,所以我们就不会说,他是他爸爸跟他妈妈生的,再往上追就麻烦了,有这么个象征意义,主要是象征,最初最初的根源的意思。
9.传说这座古老的老君台,是当年老子得道成仙的地方,老子成仙升天之后,当上了太上老君,所以这个地方既叫老君台也叫升仙台,老子和孔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是为什么中国人把孔子称为圣人,而把老子尊称为神仙呢?
因为读孔子的书你可以做圣人,读老子的书你会做神人,那就是神人,所以你看司马懿他称赞诸葛亮,他说诸葛真乃神人也,所以为什么我们京剧里面,那个诸葛亮的衣服,他是穿道袍的,当然他不能叫做神仙学派,但是呢,因为修炼到最后,他就可以变神仙,我倒是觉得,这点来讲,全世界也只有我们中华民族有很特殊的,我们人死了几乎都变神,我们只是好好地劝告所有的人,只要你活着,你就不是神,不要把自己当神,可是你羽化了以后,我们叫做什么,叫做归空了以后,叫做往生了以后,其实如果按照老子的话,应该讲返璞归真以后,那你就是神了,神是人家尊称我们的,而不能自己叫神。
10.在老子的故乡,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老子故居前的一颗千年杵树,在重修老子故居时,有人觉得他碍事,主张把它砍掉,但是砍树的人竟然砍到了自己的腿,后来又调来拖拉机要把它拉倒,结果司机却突然肚子疼不能动了,这颗杵树终于被保留了下来,根据当地的百姓说,这是一颗很神奇的树,当天下有大事发生时,这颗杵树会从树干处,冒出缕缕紫烟,被誉为“紫气源”,为什么民间有这么多关于老子的神奇传说呢,老子究竟时人还是神呢?
11. 老子是人,我们中国人认为所有的神其实都是人变的,这是西方绝对不能承认的,因为西方,它是神来造人,我们中国是人去造神,人为什么要造神,就是因为我们难得有几个值得我们崇尚的典范,那我们把他神化了,神化是全世界都做的事情,因为你要让大家突出去了解他,多半会有一些神化,老子的神化我们不必太过理性去看他,听一听很乐趣,然后加强对他的了解,这个时候我们希望转移目标,目标还是放在《道德经》上面,这是老子比较开心的。
12. 老子留给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著名的被世人认为玄而又玄的五千真言《道德经》,老子的一生都做过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写《道德经》呢,老子本身最喜悦的一个职业,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图书馆馆长,因为可以看到很多书,所以他是博览群书,自己学问也很渊博,才能够不用悟这个字,老子用明,一路看过来就是明字,他明道,突然间明白这个道了,今天说他明白道理,这当中还有一点差距,老子明了道以后,他很感慨,这对现在人非常重要,在春秋的时候,周朝那个壳子还在,大家都还尊重一些周王朝,但战国没有了,战国是诸侯称霸,群雄并起,言论自由以后,这句话非常重要,言论一旦自由,社会就没有公义了,老子就很担心,这样下去,道术会为天下裂,这是庄子讲的话,道一裂了,人类就很不幸,所以他才去写《道德经》,他是救人类的。
13. “道可道非常道”,几千年来,老子的《道德经》流传甚广,不仅文人百姓口耳相传,历代帝王也无比尊崇,在老子的故居太清宫,就有唐朝宋朝等多位皇帝来此祭拜并立碑,唐玄宗李隆基立的碑,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每一个朝代都有它比较特殊的一些象征意义,像道家来讲,当然他跟皇帝是连在一起的,任何思想都不是突然间起来的,它是一脉相传的,可是我们可以看出来,历史它是一松一紧,松了紧了,松了紧了,一个国家不能老打仗,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这时候道家思想就出来了,那个时候就开始把道家思想捧得非常之高,我们讲回来,历代的帝王就到现在来讲,只要你当了比较大的领导,你非有道家的思想不可,不然的话没有办法。儒家跟道家其实是互为表里不能分开的,因此我们认为历代的皇帝来这里祭拜不是作假,不是作表面,是他心里头感觉到有这个需要,特别是大家比较少说的武则天,武则天对道家那是崇尚得不得了,而且她真的悟到了,这方面有时间是可以发掘一下的。
14. 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沧桑,老子的思想再次被人们所重视,现在鹿邑人在老子故居前为老子立起了一个几十米高的大雕像,老子把道叫做大,因为没有比道再大的,老子本身是不想当圣人的,要不然他就不会写绝圣弃智了,我们后代的人出乎我们内心当做神人当做圣人,老子他也不会去计较这些事情,因为他觉得很好嘛,一切佛教是叫做随缘,他不是,他叫一切自然,这两个其实意思蛮接近的,如果他很勉强,托梦 你一定要怎么样那就不好了,如果是皇帝怎么样,使老百姓心里很不舒服也不好,没有,鹿邑人家家侍奉老君爷,来到鹿邑,他很自然地就在那里,这是一个好事情。
15. 鹿邑是老子的故乡,鹿邑人民对老子有着特殊的情感,每逢农历二月十五,老子诞辰的日子,鹿邑人都会以各种形式来祭奠老子,但是这些活动被说成是迷信而被禁止过,后来终于得以恢复,现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鹿邑都会举办大型的祭拜老子活动,但是这种祭拜活动的意义何在呢?
这个问题很好,因为外国人一直批评中国人说你们拜偶像,其实他不了解中国人,中国人绝对不拜偶像,中国人只拜三种对象,一个叫天地,天地是偶像吗?当然不是,第二个我们只崇拜圣贤,圣贤也不是偶像,第三个我们只拜我们自己家的祖宗,那更不是偶像。所以我们现在祭拜老子,是属于圣贤这一部分,尤其在这里,是他的故里的话,那中国人他这个亲戚观念是比较松散的,邻居嘛,大家从小看到的,从心里头去祭拜,这是一种感应,这和人拜偶像完全没有关系,所以不能算是迷信,跟迷信扯不上关系。
16. 老子所著《道德经》被公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然而由于时代等各种原因,老子与《道德经》都曾被遗弃,曾被误读,但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为什么开始重新关注老子与《道德经》了呢?
这个很重要,因为我们从明朝开始我们就知道科技它是两面刃,它会替人类带来很好的方便,让我们享受更好的生活,但是它对整个地球的破坏那是很麻烦的,工业革命的遗毒到现在我们还深受其害,可是光我们中华民族有这种了解,我们禁止科技的发展,没有用,西方人他不明道,他照样地盲目发展科技,那就变成我们弱势的,如果了解老子的道理,弱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在整个现实面来讲,我们就感觉很委屈,所以我们还是要发展科技。但是如果按照目前以西方主导的这种科技一直发展下去对人类是很不幸的,迟早是毁灭的。因此科技发展到这个地步,最重要的就是把老子请出来,让他来指引,今后的科技应该怎么发展,才真正对人类有帮助,很多科学家,特别是西方的,他心里很清楚,科技的鼻祖其实是老子,有一个英国的科学家他就说,中国的科技其实就是从《道德经》出来的,所以我们今后要发展科技,我们一定要把老子的《道德经》深深地了解以后,那个方向就正确了,所以当前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