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沈醉回忆军统特训班:吴敬中是教官,余则成有很多女同学,马奎陆桥山李涯选错了专业?

2022-08-06 12:17 作者:真正的半壶老酒半支烟  | 我要投稿

电视剧《潜伏》中隐藏着许多越琢磨越有趣的历史信息,戴笠和吴敬中这两个史料记载颇多的真实人物,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余则成、李涯、马奎、陆桥山这四个军统(保密局)天津站中校特务,也都各有特色并能找出历史原型。

咱们今天的话题,不是找天津站四中校的历史原型,而是通过他们来聊一聊军统特训班,看看他们要是都进了特训班,会被分到哪个专业,他们后来从事的工作,是否专业对口。

细看沈醉回忆录,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马奎学以致用当行动队长算是摸对了门,李涯当行动队长则是学非所用入错了行。余则成说话轻声慢语,那是因为他的女同学太多,身上自然多了些许温柔之气。幸亏余则成遇到的教官是吴敬中,所以才表现得沉稳老练,刺杀李海丰的时候,从容冷静地开枪、摸脉、补枪,表现出了专业特工的训练有素。

在凯申物流中,非黄埔军校毕业,也没上过军统特训班的人升迁很慢,而且也很难进入核心圈子成为嫡系,这是当时特殊环境决定的,也是凯申和老戴的共同特点决定的:从江湖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人,往往认为最可信赖的就是自己的弟子,这弟子包括徒弟,也包括学生。

沈醉之所以能成为军统最年轻的少将,就因为他是戴笠一手调教出来的,老蒋后来屡战屡败,更是到了非黄埔生不用的程度。戴笠和老蒋肯东会后悔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的结果是沈醉在云南起义通电上签字并命令手下全部特务自首,黄埔系将领不是投诚就是投降,还有更多的通电起义。

放下老蒋和戴笠会被气得抓耳挠腮不说(戴笠烧坏了,无腮可挠),咱们还是通过沈醉的回忆录来聊一聊军统特训班学员分专业的标准:“凡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而又较为机警的学生选入情报队,身体强健、学识稍差却胆大勇敢的选入行动队,对军事学术有点基础的选入谍参队,其余学识较差的选入军事队学打游击。(沈醉回忆录《军统内幕》)”

结合沈醉的回忆录,我们发现军统(保密局)天津站的情报处处长陆桥山、行动队队长马奎,完全是学以致用:陆桥山笑眯眯地带着近视眼镜,一看就是个“文化人”,而马奎傻大黑粗,显得有些囧傻呆萌,也就是个搞行动的料子。

如果陆桥山进过军统临澧特训班,他应该是分在第一大队一中队,他的“队长”和“指导员”,也就是“小班主任(特训班主任是戴笠,副主任是余乐醒、谢力公,下面的大队相当于大班,中队相当于小班)”,分别叫段建功、何季祥,读者诸君可能在很多谍战剧里都见过类似的名字。

马奎进特训班受训,小班主任则会是罗兴和傅有权,他们是行动小班班主任(中队长),时任特训班总务处事务股股长的沈醉,也兼任行动术高级教官,主要传授逮捕、绑票、刑讯、解送、看守、暗杀、纵火、偷盗以及各种破坏活动技能。

我们看沈醉历史照片,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十分彪悍的大个子,也不知道戴笠为什么居然能让同时位列具体“四大杀手”、“三剑客”的沈醉为什么去当大管家(总务处处长)。

马奎是军统(保密局)天津站四中校中最强壮的一个,他进了特训班,肯定会被沈醉挑走单练。

马奎当行动队队长基本合格,此人比较凶顽,不但能在特务杀手的严密监视下逃跑,还能在被翠平打得只剩一口气的时候开枪击中左蓝。

马奎比李涯更适合当行动队队长,这不是说马奎综合能力比李涯强,而是李涯学非所用入错了行。

李涯这个人还是有一些战略眼光的,在蒋军节节败退之际,他直言不讳地对吴敬中说:“这些不过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战略上的失败更可怕!”

李涯十分精明,但却比较苗条,精干有余强悍不足,所以经常挨骂挨揍,他满脸青紫地跑到吴敬中面前告状,说不出的委屈与搞笑:“九十四军听说他们的人被抓了,派了两卡车士兵到马王镇,不由分说,上来就打!”

李涯打不过也跑不掉,结果瘦脸被打成了胖花瓜,这要是换成马奎,怎么也能抡着拳头打开一条逃跑路线,绝不会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李涯当佛龛潜伏多年没有暴露,还看出老蒋的战术需要调整,这证明他学的专业是“谍参”而非情报,自然也算不上吴敬中的嫡传弟子,所以吴敬中对他一点感情都没有,动不动就疾言厉色地把李涯骂个狗血喷头。

“把你的脑袋从脚后跟里拿出来再用一次吧!”伤害很大,侮辱性也很强,李涯肯定也是有苦说不出:我学的是谍参,你偏让我搞行动,潜伏我在行,抓潜伏者,我不就是个门外汉?

李涯的拳脚功夫乏善可陈,不但被人揍得鼻青脸肿,还在一帮手下簇拥下,被廖三民抱住摔下楼,可见他一天沈醉的课都没听过:沈醉在回忆录中详细讲过押解人员时的注意事项,首先要上镣铐,而且决不能走在被押人员的前面和身旁,免得遇到反抗和突袭的时候没有应变时间和空间。

李涯抓人几乎就没成功过,唯一一次成功,还是抓了“自己人(陆桥山的手下)”,他保护的对象不是死就是失踪,好不容易抓住了廖三民,又因为疏忽大意外加技不如人而丢了性命。

跟倒霉的李涯不同,吴敬中的嫡传弟子余则成,在特训班的日子过得应该十分丰富多彩,沈醉当时也想当余则成那个班的教官,但是专业不对口,也只能咽口水了:“1938年7月,特训班设置了电讯专业,大部分女生被选去学习这项业务。”

掉进女生堆里的余则成,自然审美眼光较高,他能看上的左蓝、穆晚秋,嘴巴很大、身材很瘦的翠平请他给自己挠痒痒,衣领都解开了,他也只肯递过痒痒挠。

如果当时坐在面前的不是翠平,而是穆晚秋,余则成估计就没有那么大的定力了。

余则成看似懵懂实则精明,这一套应该都是跟他的老师吴敬中学来的。吴敬中当然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哪方面有特长,所以他才派余则成去接近穆晚秋——要是派马奎那个夯货去,肯定会把事情搞砸。

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在中苏情报所当过科长的吴敬中格斗功夫不行,但是在情报和电讯方面都算得上专家,电讯班的男学员侧重情报和技术,女学员学收发电报和密码破译,这两方面的技能,基本都由吴敬中传授。

余则成和李涯各自拿出一本录音带互相指控,在老教官吴敬中眼里,那就是小儿科,只要他想深究,不用专业设备,他用耳朵就能听出哪一本是经过剪辑的。

李涯不会录音剪辑,甚至可能都没听说过这门技术,结果被余则成狠狠地欺负了一把,而吴敬中沉着脸忍住不笑,最后没办法只好拂袖而去,肚皮里肯定会暗骂余则成:你这点小把戏还是我教的呢,外行李涯听不出来,我还听不出来吗?都是一个山上下来的狐狸,你跟我讲什么聊斋!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这两句话用在军统(保密局)天津站,也对也不对:四个中校即使全都上过特训班,也玩儿不过少将站长这个老教官,陆桥山的权谋,李涯的谍参,马奎的勇悍,在吴敬中眼里都不值一哂,只有余则成的造假技术和赚钱手段,能让他稍微感到一点慰藉。

马奎和陆桥山死不足惜,李涯则完全是走错了路、入错了行,他当潜伏者的时候伪装得很好,但是让他搞行动抓峨眉峰,那就是赶鸭子上架了。

李涯只会伪装自己,却看不清吴敬中的真实面目,这样的人,在军统(保密局)根本就吃不开,只有像吴敬中和余则成那样的特工,才能游刃有余。

看透世情常有隽语,两袖金风腾空而去,雪山千古冷,独罩峨眉峰,常在花丛过,片叶不沾身。吴敬中余则成这对军统特训班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陆桥山马奎李涯是学不会的,半壶老酒也是只能理解一点皮毛,所以最后还是要请教读者诸君:军统(保密局)天津站少将站长吴敬中、中校行动队长马奎李涯、中校情报处处长陆桥山、中校副站长余则成,如果都曾进过特训班,他们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按照沈醉的描述和这五个人的表现,他们应该分别讲授和学习哪方面的技能?

最后还有一些问题:作为军统资深特务、特训班高级教官,吴敬中怎会不知道余则成的潜伏者身份?如果他真的发现了真相,那又是通过哪件事确定了余则成就是峨眉峰?至于吴敬中为何知而不言看破不说破,又为何拱火架秧子挑起部下四个中校掐架,这些官场职场司空惯见的事情,大家可能也都有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吧?


沈醉回忆军统特训班:吴敬中是教官,余则成有很多女同学,马奎陆桥山李涯选错了专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