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IPDA

2022-02-11 17:04 作者:展开蓝  | 我要投稿

人的基本动力是解决问题。问题大概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问题,比如如何跟爸爸玩耍,如何享受生活。第二类是消极问题,比如如何解决失恋的问题,如何解决贫穷的问题,如何解决考试不及格的问题。

人碰到问题后,从问题发展出解决方案。方案完成得越不好,问题就越大。

婴儿刚出生时,认为自己没有任何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客体的问题。所以会认为客体是坏的。

而随着婴儿的成长,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所以开始认为他碰到的问题部分是他自己的问题,这时婴儿就开始有了抑郁情绪。随着婴儿把越来越多的问题归于自己身上,他的抑郁情绪增加了。同时婴儿也发现了处理自己问题的方法,那就是不舒服或者饿了的时候就哭闹。若婴儿认为自己把自己的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则能够健康地成长。(若问题依然较大,但是把大部分问题归因于他人,也能够健康成长)。

下面我们讲非刚出生的人。

人的消极问题都是部分归因于自己,部分归因与他人(接下来讲的都是消极问题)。问题归因于自己的部分,会引发抑郁情绪,并且创造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归因于他人的部分,会创造方案来使他人解决他们的问题。人只会因自己的问题感到抑郁。

归因于自己的问题越少,人越健康。归因于自己的问题较多,但是解决方案完成得好的人,相对健康。归因于自己的问题多,而解决方案完成得不成功的人,将会有心理问题。

当人认为自己的问题非常严重,那抑郁情绪就很强。此时他认为问题就是他自己,可能通过自伤、自杀的方案来解决他的问题。

消极问题以问题的大小程度进行区分。

所有心理治疗的治疗因子有三个:

    1、帮助来访者把问题从归因于自己,转化为归因于他人

    2、帮助来访者制定更好的方案来解决问题或直接改善问题的完成情况

    3、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已经成功解决了问题

接下来讨论不同治疗中治疗因子的表现。

    1、如用支持性治疗,能够改善来访者方案的完成情况,也能够减少来访者归因于自己的问题,并把问题转化为他人的问题。

    2、在分析引发抑郁情绪的问题时,咨询师将会指出是谁或什么导致了消极问题和抑郁情绪,所以并不是来访者的问题,而是这个谁或什么。于是达到了第一个治疗因子——把归因于自己的问题转化为他人的问题。

    3、在分析来访者现在仍然在使用方案尝试解决的童年的问题时,治疗师告诉来访者他的方案都是用来解决童年的问题,来访者就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或者这个问题并不是他自己的问题,把问题转化为归因于他人。所以达到治疗因子。

    4、在治疗师说明造成来访者问题的人自己也非常痛苦时,所以问题很大程度上是造成问题者的问题,而不是来访者的问题,达到治疗因子。

    人的精神动力是将所有消极问题解决,同时享受解决积极问题的过程。


S-IPDA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