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导弹中的“哑弹”为何不会轻易的自爆?

2018-12-11 23:03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瀚海狼山认为,在民用爆破作业和战争行动中,出现“哑炮”和“哑弹”并不稀奇,而且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排除过程都是非常危险的。出现哑弹的原因相当复杂,有些是军火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不该有的失误,造成产品质量有缺陷,个别炮弹的引信出现失灵的状况。

在兵工厂的生产中,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曾经和某厂技工交流,提到某批炮弹在生产中,引信内部有一种小钢珠,一个引信里面就一个钢珠,一批数万发。而装配完后,居然发现多出来一个钢珠。这等于说其中某个引信里面少了一颗关键的钢珠。************到了战场上就可能打不响,就可能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因此已经组装完成的数万枚引信必须挨个再拆开检验。军火生产就是这么要求严格。

但是即使这样严格按标准来,仍然不能避免在实战和演习中出现意外情况,这其中除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外,还在于弹药的保存和使用可能存在问题,或者由其他不明因素诱发。

现代海军主战舰艇中,垂发装置用到的越来越多。某种主战舰艇若没有垂发装置,那么基本就是赶不上潮流,全面落后的代名词。美国海军主力舰基本已经实现了全盾化和垂发化。目前据统计已经有多达9000个垂发井,一家就占了全世界的70%以上,因此我们必须抓紧追赶。


舰艇的垂发也有多种样式和多种起飞方式。从苏联的左轮式垂发到美国的方块箱垂发都有;起飞方式既有弹射冷垂也有靠自身动力起飞的热垂,不过主流越来越多是美式的方块箱,最先进的则是同心圆式的方块垂发。

各种垂发在设计时,就考虑过一旦导弹发射过程出现故障,如何解决的问题。如俄式的的弹射冷垂发,一般有一定的向外倾斜,一旦弹射出去的导弹点火失败,则自动掉到海里而不会砸在甲板上。而美式的热垂发不需要弹射,一开始就靠导弹自身的反推力飞出发射装置,发射失败的概率较低。

但是再低的概率也有真正发生的时候。过去有人担心热垂发系统中的导弹点火后飞不出去怎么办,结果这种特殊情况真的发生过。

德国海军F124导弹护卫舰在挪威外海实弹演习时,一枚标准2型防空导弹点火之后,居然没有升空,甚至没有飞出垂发系统!该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就在垂发系统的导弹管里烧完了所有的固体燃料,直到自己熄火为止!标准2导弹点火了没飞出来,证明确实是有重大质量缺陷。那么这种燃料烧完的导弹,为何没有引发自身弹头的爆炸事故呢?


主要因素有两点:

第一,导弹的战斗部被引爆前,有多重保险,只有导弹飞出去接近目标,才会逐步解除保险并最终在目标附近引发引信,自身的燃料烧完,并不是引爆弹头的充分条件。

第二,现在各军事大国导弹的战斗部,普遍采用钝化高级炸药装填。这些炸药的威力强大。但是却很难被火焰引爆或者发生殉爆。导弹弹头专用炸药,钝化性很强,不会因为高温自动爆炸。


导弹中的“哑弹”为何不会轻易的自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