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片变科幻片,为啥口碑一般的柯南能打败复联?
【游侠导读】我们终于能看到打败《复联》的柯南剧场版了!只是柯南在国内票房一般,口碑一般仅有6.2,为什么在日本能够把《复联4》按在地上摩擦呢?
《复仇者联盟4》席卷全球的时候,只有日本市场岿然不动,被《柯南》剧场版按在地上狠狠摩擦,没有一丝反抗余地,连个周票房冠军都拿不了,而当时柯南都已经上映一个月了……
迪士尼懵逼,好莱坞电影再次进军日本失败,复仇者联盟最大的敌人不是灭霸,而是这个小学生。

《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终于在国内上映了,慕名前去看暴揍复联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硬骨头。
然而,《柯南:绀青之拳》的质量吧,豆瓣仅有6.2,几乎你印象中柯南剧场版该有的毛病它都有。

看完之后一阵迷茫,甚至觉得都不需要认真思考,把去年《业火的向日葵》的影评拿出来修改一下就可以直接用了。
一样的反派毫无乐趣,所有反派都热衷于得不到的就要毁掉,为了建立新世界就先推倒重来。
反派说话应该都是这样的,不要你觉得,要我觉得,这个事情不需要商量,我们先炸他一个东京塔,再炸他一个新加坡。
这次柯南终于扬帆起航了,地点设置在了新加坡,更国际化了有没有?

前一秒还在感叹今年柯南剧场版有逻辑了啊,小孩子的柯南不能用工藤新一的护照,很符合现实嘛。结果下一秒怪盗基德咣当一下就用行李箱把柯南偷渡到新加坡,是的,你没看错,行李箱。

柯南出现在新加坡,因为没有戴眼镜骗小兰自己是新加坡本地孩子,然后小兰就信了……不仅小兰信了,园子和毛利小五郎也都信了,这解答了我多年的疑惑,小兰六百多集都没认出柯南,现在看来很合理啊!

为啥这么多集过去了,每次有小兰在的建筑一定会发生大爆炸?

有人评论: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看七龙珠。



后来我开始想,这些所谓的bug,是不是正是柯南这片子的萌点?这就是他的特色?
每年都是一样的bug一样的观影体验,每年都针对剧情写一篇吐槽怕不是要累死?

去看《柯南》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把《柯南》当什么看,如果你要当做一部推理片来看,我建议你不要进电影院找不痛快了。
如果你单纯的把他当科幻片、动作片、商业片,你会发现自己好受很多,很多反重力反物理反人类的操作,你一想这是一个科幻片,这样是不是就释怀了?

《柯南》为啥能打败《复联》?我作为中国人完全无法理解,不过有人采访日本观众,观众回答:“每年看《柯南》就像参加庆典一样。”
《柯南》在日本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陪伴一代人走过了平成一代。

日本人把《柯南》当做《春晚》来看,换算一下,在大年三十,电视机上同时播放《柯南》和《春晚》,你选哪个?这样是不是就好理解多了?

而且对于日本人来说,《柯南》集齐了所有商业片该有的元素,那些好莱坞大片用的套路柯南也在用。
用好莱坞商业片的逻辑来思考一下《柯南》,一个特工片最重要的技术支持,就是灰原哀,只要你给灰原哀和博士一张照片,哪怕这个偷拍的照片再模糊,灰原都能立马查出他家几口人,还能反手赠送你一张海盗航线图。

感觉玛丽苏电视剧里那句著名装逼台词:“一分钟,我要这个男人所有的信息。”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实现啊,只要你有灰原和阿笠博士。
好莱坞电影里也会有反重力的情况,比如著名的子弹拐弯,徒手拽飞机,开车穿越两栋高楼之间,突然发现《柯南》应该偷师了不少《速度与激情》的场面?

好莱坞电影里的黑科技?我们《柯南》也有啊!美国电影里永远都有一个武器支持,除了钢铁侠这样自产自销的,几乎背后都有技术团队,造出的武器细究逻辑也是经不起推敲。
比如《王牌特工》里防子弹的雨伞,反派一双双刀脚,其实对比之下柯南的足球、麻醉针、眼睛三大法宝对比之下也没有那么反科学对不对?

大片该有的爆炸场面,柯南也不少啊,每集剧场版几乎都在炸炸炸,现在都炸到新加坡了,新加坡地标建筑因为柯南的光顾被毁。

甚至还给你加入了惊艳的动作戏,京极真小哥哥承包了所有酷炫动作场面。

剩下的爱情场面,园子和京极真之间的大小姐和能打小狼狗缠缠绵绵。

新一和小兰的感情终于有了进展。

柯南和怪盗基德还组成了CP粉。

《柯南》口碑这么差都能打败《复联》,八成都能内容没关系了,都是靠着一腔情怀在看。我看过有个深入分析柯南的帖子,工藤新一一个成年人,被迫缩小身体躲在柯南的外表下行动。当初设定这个场面是想让小学生真探更贴近孩子们的心理,大家代入感更强,结果有人觉得这个象征了“即使想要成长却不及”的平成时代,一本正经分析了柯南和日本当代年轻人的社会困境,而且还能自圆其说。

柯南对日本来说已经变成一代人的回忆和情怀了,但你要是问我,这部剧场版到底怎么样?那真的是挺难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