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沈家宏问答 | 咨询师必须要时刻保持中立吗?

2023-07-08 14:28 作者:沈家宏  | 我要投稿

问:系统派非常强调中立,为什么系统派如此强调中立?


答:因为在一个系统里面包含有很多成员,所以咨询中就涉及到你对待这些成员的态度,


一旦我们在系统里面对待成员的态度不中立或者是有差别,就会影响系统能量的发挥,资源的发挥。


所以咨询中最好的做法就是对待系统里面的成员 ①越平等越好 ②越中立越好 ③越尊重越好。


米兰小组的系统式治疗,包含三大技术,


第一个技术:假设;

第二个技术:循环提问;

第三个技术:中立。


其中中立是非常重要的咨询技术,


我们在学习心理咨询技术的时候同样也会强调中立,但是总体来说没有系统派那么看重中立的作用。




在督导系统里面,也非常强调督导师的中立,


比如说在团体督导里面会有团体成员,团体成员会发表他们各自的观点,


对于督导老师来说,会不会对小组不同成员的观点有的非常喜欢,有的毫无兴趣,这个也会涉及中立,


而系统派对督导老师的要求,是所有团体成员的发言都是一样重要的,都是同样有价值的,


督导师是需要保持中立的,没有厚此薄彼的态度,也同样也是对系统式家庭治疗要求,


在做家庭治疗时,咨询师需要在家庭成员间保持中立,不去站某位家庭成员的队,所有家庭成员发言都是同样重要,同样值得关注和探索的。


在系统式督导中,督导师对被督者也是保持中立的,


被督者采用什么样的流派都是可以的,有人可能会问


“沈老师您是系统派的,您会不会特别喜欢用系统式治疗的被督者,用精神分析的被督者,会不会不太喜欢?”


是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的,


所有被督者所用的所有的流派我们都是保持中立的,这个是对督导师的一个要求。

对治疗师来说,我们需要去看治疗师在和来访者的关系里面,对待每个家庭成员里面是不是中立的。



其中,在系统派中有三个中立:


一、社会中立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作为咨询师或者是作为督导师,对于来访或是对于被督者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我们需要觉察在这上面是不是中立的?


这要求我们对每个人的观点,每个人的价值观做到中立,对来访者所表述的观点和想法不做任何评价,


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引导来访者做判断,而是让来访者自主判断。


比如,在家庭治疗中,对于爸爸、妈妈及孩子的观点,我们都需要同等对待。


不论这些观点符不符合道德的价值,符不符合社会的价值,符不符合人类的普适价值,他们的观点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不用社会的标准来评判他们的价值多少或者好坏,而是用多元的角度来对待他们所有的观点。


另外,咨询师也要觉察,在咨询过程中是否有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比如,假如我们是一位极度憎恨外遇者的咨询师,如果某次咨询来了一位想要挽回外遇伴侣的来访者,那我们会不会有意无意地劝导ta离婚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是否会认为来访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或者是一种愚昧的行为?或认为就算是这次挽回了伴侣,下次还有可能会出轨的事情发生?


对于咨询师来说,我们不要仅仅局限在对心理咨询理论或技术的掌握,我们还要去学习和了解很多东西,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多对人类世界的了解。


我们需要去了解人类的历史、宗教信仰、还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尤其是我们的中国文化,等等。当我们有着更多的知识和了解时,我们也就能够更容易理解不同的来访者。




二、过程中立


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要保持中立,包括对于会谈的频率、时长、出席的人员、话题、谁起作用等都要保持中立。


我们需要时刻觉察这个部分,尤其是在与家庭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要去觉察这些部分,


如果我们有发现自己有出现这些情况,就要及时去调整,如果无法调整就需要寻求督导师的帮助或是进行转介。


同时,在家庭治疗中,我们要对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而不厚此薄彼。


比如,在讨论某个问题时,我们会与每个成员进行谈话,我们不去对某个成员特别关注,是要给到每个成员的时间差不多均等。


当一整场咨询和爸爸谈50分钟,妈妈谈15分钟,孩子15分钟,当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也需要觉察自己是否出现了反移情。


除此之外,不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好还是不好,是紧张还是冲突,我们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保持中立。




三、结果中立


我们咨询师对咨询过程负责,不对咨询结果负责,


咨询师咨询结束来访朝向什么方向发展,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我们都需要中立,怎么变化都可以。


很多时候我们对结果中立比较难,因为我们都希望来访者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不希望他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咨询师也会有所期待。


一旦我们对结果不中立,对结果带很多期待,那么我们就会很容易向来访者要东西,要改变、要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咨询做得会很累,因为我们对结果没有做到中立,我们期待有好结果,


所以当来访者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你的内在的压力就会大,你就会觉得很无助。


我们想要追求好,但是追求好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如果是那么容易就好的事情,来访者为何还会来找我们?



另外,如果我们对一个来访者干预了很多次都没有好,假设我们干预了30次,29次来访者都是在不好的状态,那么我们会不会感觉很消耗?会不会觉得很自责?


如果我们对待一个来访者是这样,对待两个来访者也是这样,那么我们每天就都处在消耗之中。


其实,只要我们按照咨询师的伦理规范和专业进行工作就可以了,


至于结果,不是我们咨询师能够单独决定的,因为这里面还涉及其他很多不稳定因素。


来访者回到家庭的环境里面,回到社会的环境里面,回到职场的环境里面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他,


而咨询师只是来访者人生里面的其中一个因素,我们不能幻想咨询师这个因素会决定他整个的人生。


所以,我们看到结果中立对咨询师很重要,能够保证咨询师足够的精力投入,避免职业倦怠和心理枯竭。


同时,当咨询师能够对结果中立时,更能够为来访者创造出一个自由无压的咨询关系,这对来访者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


中立是对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保护,是作为心理咨询师不可缺少的专业素养,大家也可以根据以上三点觉察自己在咨询中是否做到了中立。




什么情况下不需要保持中立


除了学会中立,我们也需要知道中立也不是需要咨询师时刻保持的,当我们遇到了保密例外的情况,就可以打破我们的中立态度,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下是保密例外的9种情形:


来访者要求解密保密信息,或同意将保密信息泄露给他人;


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保密信息;


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投诉或法律诉讼;


来访者希望采用咨询治疗问题作为起诉另外一方的民事诉讼的依据;


基于成文法对保密问题的限制,如报告虐待儿童和老年人;


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危险来访者;


在未来有犯罪行为倾向的来访者;


患有危及他人生命的传染性疾病的来访者,如HIV病毒感染来访者,并且他人面临即刻的感染风险;


处于生命尽头的来访者希望加速自身的死亡。


如果涉及到以上几个属于保密例外的情况,心理咨询师需要迅速采取行动,并且按照最低限度原则披露有关信息给相关人员的。



整理、编辑:溪溪子

审核:彭秋红

文章来源:第12期沈家宏系统动力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班第7阶



沈家宏问答 | 咨询师必须要时刻保持中立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