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发病率增加,要控制好这些疾病来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是常见脑血管疾病,是因脑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而且若是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是会引起脑组织损伤,导致脑卒中发生。要知道脑卒中病死率、复发率及致残率都是非常高,且一旦发病留给患者救治时间较短,更容易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那么在日常中要怎么才能做好预防脑卒中呢。
1、预防高血压
若患有高血压,那患者血管张力会增大,血管壁弹性也会降低,导致血管壁出现明显损伤。那么血液中一些代谢产物就会渗入到血管壁内膜中,很容易导致脑动脉血管失去弹性,从而形成动脉硬化或管腔变窄,就容易诱发脑卒中出现。
2、预防糖尿病
患有糖尿病的人发生脑卒中几率比其他人群要高5倍。因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会发生严重紊乱,胰岛素不足会导致体内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大量脂肪会被分解为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在这种状态下,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动脉硬化现象。而且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液会呈现高凝固状态,导致血液流速缓慢,易形成血栓促使脑卒中发生。
3、预防高血脂
高血脂人群是脑卒中发病主要人群之一,对高血脂患者来说,血液中粘稠度会非常高。血液中的一些代谢物会在血管壁当中沉积,形成一些小斑块。这些小斑块会导致血管逐渐被堵塞,引起血流变慢,很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及供氧不足出现。
所以若想要预防脑猝中,一定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若这三个指标处在正常范围内,那会降低患脑猝中几率。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生活上各方面调理,拒绝长期熬夜。若极度缺乏睡眠,会易诱发脑猝中出现。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情绪突然大起大落,很容易会让血管出现异常痉挛,诱发脑卒中急性发作。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发麻、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含混不清及视力突然丧失或视力模糊,且伴头晕、头痛及恶心、呕吐症状时,一定要快速及时入院治疗,很可能是脑卒中发作前兆。若是救治不及时,会对患者健康和生命造成非常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