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历史纲要不用背】高考历史考点考法全梳理|近代思想篇

2023-06-30 07:51 作者:衍淮  | 我要投稿

主题: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

1.背景

(1)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2)奠定基础: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3)主要原因: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积淀深厚,对东方文化的吸取(阿拉伯文化等)

2.特点

表面上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实际上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

3.精神内核

人文主义

含义

(1)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重视发挥人的才智与创造力,追求现世幸福。“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人文主义的弊端:过分追求享乐)

4.成就

文学和美术两方面

(1)文学三杰

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

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2) 美术三杰

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3) 莎士比亚

是文艺复兴后期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有《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名言: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5.影响

(1)推动了文学、艺术、教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发展

(2)(破旧立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内:文艺复兴的推动,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外:德意志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形容德国就像是“教皇的奶牛”一样为其无偿产奶,以供消费)

2.开始标志

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3.内容

(1)因信称义(依靠信仰即可得救,不必借助教皇)

区别:因行称义(借助教皇)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3)建立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破旧立新)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16-17世纪,科学革命)

1.背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内容

(1)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建立起全新的宇宙观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3.影响

形成了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启蒙运动

1.背景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束缚。

2.历程

17世纪在英国兴起

18世纪,法国成为中心

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地区

3.内容

理性,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法治,

权力制衡

理性是精神内核,指人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4.代表人物及主张

(1)法国

伏尔泰 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2) 英国

洛克

休谟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主张自由竞争

(3)德国

康德,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5.影响(破旧立新)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3)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中外历史纲要不用背】高考历史考点考法全梳理|近代思想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