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发电,理工跨考传播学也能400+!!!
自我介绍
我本科是某北京211电信学院的,为爱发电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传播研究院(性别传播),可以说是个大跨的学生。我的初试成绩是409,材料62,复试91.87,总成绩86.84成功一志愿上岸中传。
当时决定考中传的时候大概快三月,为了证明自己上岸的可能性以及说服我的家人,我写了详细的备考计划书,了解了中传的考试内容与规则。了解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是很重要的,相信现在看到这篇帖子的同学一定是已经完成择校的,那么具体的报考专业大家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因为大家都考783 883就觉得到时候再说,举个例子,我已经决定要学传播学,那么在备考的途中就要适当补充相关内容,把这些知识内化到初试的考核中,也更好地服务我的复试。
图 1 跨考计划书
图 2 一些详情
考研的路真的很长,下雪的时候定下目标的二月,和朋友到处骑着车乱跑的三月,记忆里没有分量的四五月,送走学长学姐的六月,在学校里边打工边学习的七月,去天津放松心情的八月,开学后和舍友一起贴贴的九月,除了学习就是喝酒的十月,被封起来四处乱跑的十一月,还有最后最艰难最辛苦的十二月。 报考新传的24考研人应该也有很多跨专业的同学,你们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在这里也真诚地希望能在明年的拟录取通知中每一位报考中传的考验人!中传并不歧视本科也不歧视跨专业,有梦想的朋友们一定勇敢冲!
初试经验
学习篇
政治:72分
没必要追求高分,难度太大
可以12月突击,10-11月多少学点基础,马原基本不能突击,所以要重视,技巧锦上添花。
选择
一定做肖四肖八吃透每个题每个选项。方法与工具:核心考案,腿姐背诵手册,肖四肖八,腿姐冲刺班时政班;B站大牙自己整理内容考点,熟悉知识框架和体系;苍盾;多做几遍刷题(1000题随意,不一定要做完,没时间就看一遍答案);B战:各种带背贯耳音和往年经验,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主观题
学习:
肖四肖八如果背不动去听讲解,肖四不一定全背,但是要对每个题的考法心理有数。腿姐,带背有机会要听,没时间可以倍速听。 考前准备:考试前一定要模拟一次,用考试的答题卡模拟,掐时间,写满答题卡,从材料里抽取内容,学会变材料为自己的话,
考试技巧:
马原需要注意;大题都要写满;时间要控制时间,重要踩点写满。(最好写的又多又正式又整齐,字体适中)考试书写格式可以用悬挂缩进,比首行缩进清楚,还能偷懒。
883 人文社科基础131分
考的很基础,但是也很宽泛,要结合课本抓大放小。
准备:
师哥师姐的上岸笔记,辅导机构精简版的资料。可以先看看能不能接受,并准备电子和纸质的书。建议做笔记,但是不用分的太细。我最开始是四科分开的,最后就全部放在一个笔记本用只标签分开嘎嘎乱杀。如果报了班的同学一定要跟着做打卡和带背,凯程有883音频的带背与1000题选择,我觉得这些都能很好的利用空闲事件。
笔记可以闲着没事干了往小本子上面抄一下。
时间安排
2-3月:了解考试结构和内容 先了解框架,结合书本打造自己的框架,不要被束缚住,最开始基本都读不进去,不要紧张,当闲书去读。 有时间可以听B站的哲学导论和欧丽娟老师的中国文学史,看一些和文艺复兴有关的纪录片。 4-5月:参加带背营,听书,进行初步的学习和思考,听一些基础课程,多动耳朵,背下来一级二级标题就很厉害了。 6-7月:书最好能翻完一遍,翻不完也没事;8-9月:完成一轮的学习 9月之前可以媒介+世界史,文学+哲学这样换着吸收,媒介建议结合传播学知识进行填充。 (九月之后我有报凯程的辅导班,因为心理很焦虑,而且报班可以使我获得考试信息,更合理的安排进度,不会掉队错过重要通知) 9-10月:二轮:开始答题/搭建框架/背诵 大概每种题目都过了一遍,写了三个B5笔记本 11月:三轮:模拟考试/背诵/复盘整理经验
清清子会经常现场指导哦,经常打卡会被翻牌哦。 12月前883要稳基础,就是要达到心里基本已经有数了,到12月时候要背的东西很多,会有压力,提前解决专业课的顾虑,但是也不能放着不再管,只是重心在模拟和答题思路上了。
图 3 考前最终版背诵资料
老师们会在最后为我们押题,补充内容。
图 4 限时模拟考试打卡
一些疯狗背书法:
总体就是不是很爱惜书哈哈哈,以下方法适合纸质版同学使用。
勾画
我参考背诵宝典直接在书上勾画(适用于哲学和文学,世界史书不适合这样学,建议好好听课做题)就是找到辅导班的重点是在课本的哪个地方,方便之后补充拓展,其实背诵宝典已经基本囊括了考试内容了,参考书很多都不是考点。
图 5 勾画背诵
拆书
图 6 883参考书战损版
拆书是可以的,但是建议不要拆的太碎,媒介和哲学按章节拆不太好拿,可以按书的那五部分拆。
标签
图 7 最得意的文学史
涂抹
图 8 涂抹式背书法
蓝色涂掉基础知识点,红色涂掉重要或背错的。冲刺的时候就去把一些重要资料整理好打印出来背,亲测好用,而且还可以重复用黑笔在上面写。
思维导图
其他在工具部分写。 783主题写作 131分 思辨+人文+国际视野 多看 多留心 多练习 建议报批改班多写多练。我报了凯程的34期,好像报全程会送几次批改,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同时关注研究方向老师的论文和相关专业的书。 素材积累: 播客/公众号/关注up
期刊论文:
《新闻与传播》;各种论文包 关注国际/新科技 /关注人文精神/国际舆论(越多越好,看个人兴趣);大牛写的本领域文献综述,《乡土中国》必看啊!!!还有一些书籍带读,可以听课,听up总结等等。建议有机会在备考期间读一些专业方向的理论著作(不是教材的那种),凯程提供的论文包和带读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哦。
考试技巧:
注意格式,注意不要写错面,多写多练,掌握一些套路也是可以的(冲刺的时候会讲救命格式),但是最好能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一定要完整,不要出现没写完或者结构上的不完整。至少要在专业答题卡上面写一次作为考试模拟。
英语一 75分
分数不高但是对基础一般的朋友应该能有借鉴意义(从六级考第三次才低分飘过到英一75) 单词 我从二月开始学习构词法,因为英语是表音的所以会利于猜词和后续词汇量增加。 用过思维导图,红宝书(没用太多),恋练有词(一般),不背单词(推荐),唐迟考研单词(推荐)
语法长难句
没听这部分的课,这个就是自己做多阅读翻译自然就会了,太纠结语法对我来说有点累。但是学习了常见的错误表达,可以保证不写错误的句子。And买了本英文的瓦尔登湖拿去抄写练字,有时候也会用英语写点简单的东西。
听课
Monkey老师的逆天改命班,很有用,加上唐迟老师的单词实现了阅读题零的突破。
做题:完形填空
做近十年,把单词选项都翻译出来,解决常见的生词,然后去找那种公主词,常选词啥的。多做多改。
阅读
刚开始单词词汇量不够或者不熟悉英语阅读套路的时候会错很多,但是不用担心。 大概还是做十年左右的就够了,然后去把错题归类,关注自己容易错那种类型的题。总的技巧建议听monkey的课,我的笔记。
翻译
在做阅读的同时练习就好,不用过多在意 注意句子完整性
作文
作文跟着石鹏雷就OK,当然monkey 老师的我也有听,自己整理了很多常用句和作文模版。
新题型
有一些固定的套路和保分技巧,尤其是排序题。
工具篇
EXCLE
拿来背单词,整理论文都超级好用!!!
Zotero
用论文管理软件看论文,及时复盘与记录。也可以用来做电子标签。
思维导图
我建议大家用X-mind,因为幕布倒闭了。
将背诵,思维导图,宝典三合一进行冲刺训练。
几乎所有的知识和课程我都做了思维导图,方便查找和背诵。电子版思维导图非常方便在各种场景使用,我甚至在进考场之前的最后几分钟还靠它救了我一命,感谢那位叫崔风机的网友。
图 9 当时群里有人提到我就又看了一眼
日记or手账
我自己会用周记本记录,一边是TASK应该完成的情况,一边是重要的事情。当时也按周给自己安排了要写的783题目,也就是说建议大家9月中旬左右写出第一篇成品哦。
图 10 某周周记
心态篇
说在前面 放轻松,知识是学不完的,不要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学的多没有别人好就放弃,更不要寄希望于二战,这都是不可取的。可以有别的安排比如说考公,秋招春招,但是切忌三心二意。我当时是破釜沉舟的,工作保研,秋招都没怎么在意,直到考完初试才稍稍准备简历,做好最坏的打算。 休息和考研 考研每天的作息是什么样呢?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该醒着的时候醒着,该睡觉的时候睡觉。不必过于在乎几点起几点睡,如果真的辛苦了很多天睡个昏天黑地也不用太谴责自己,这只是需要休息了。最好还是要保证睡眠,保护好大脑。(如果一定要冲刺可以允许自己少睡一点) 提升精力的饮料推荐:咖啡(瑞幸,AGF,某巴克棉云冷萃),魔爪(白色,不建议喝多),花果茶姜茶。学习的时候多喝水可以让身体提醒你去休息,上厕所就顺便看看远方放松一下啦。 考研要杜绝各种娱乐吗? 我觉得是不用的,3月我和我的研友就是一个吃吃玩玩的状态,4月封校,5月又在准备学校的考试(跨考人实惨),六月有一下没一下的学(但是也有在学),8月去天津玩了半个月(但是在期间完成了世界史和哲学的思维导图,单词背诵,带背一期),10月刚开学玩的也很多不好意思哈哈哈,累了就和朋友去酒吧或者海底捞调剂一下。 但是11,12月真的很黑暗(不过这也和疫情脱不了关系),会经历不断地崩溃,自我怀疑,想要放弃。这时候前期娱乐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相信我这会成为备考冲刺阶段的一束光。
图 11 疫情封楼北京沦陷
图 12 12月疯狂学习中
考研和本科学习
Ememem,跨考人实在太惨了。 意外篇 身体 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 保护好眼睛,身体,如果有智齿并且会发炎的最好拔掉,有段时间压力又大又上火牙真的痛(拔牙不痛的我发誓),而且还好拔了,不然当时新冠发烧可能会痛死。并且,虽然可能是因为考研压力太大了,所以我会吃很辣的东西,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不然拉肚子的同时学习很痛苦。
图 13 再见了我的智齿
不可抗力 23考研人最不会忘掉的是各种疫情带来的封闭和痛苦,但是我的朋友们,考研又何尝不是一种闭关修炼的过程呢?
图 14 封校日记
大家在考研中也许也会有各种突发事件,但是你们一定要相信,关关难过关关过,我们终将上岸! 材料与复试篇-传播研究院-传播学 首先材料要准备什么,详情可以直接查看今年的官网通知:https://yz.cuc.edu.cn/2023/0208/c8543a202223/page.htm 基本个人情况:本科北京211,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绩点前40%,四六级已过,有优秀团员,三等奖学金,勤工助学先进个人提名这几个小荣誉。科研方面有一个大创,大创评级为北京市级(没做完),有一个正在做的实习,两次实践活动,多次志愿、一次献血,一封导师推荐信。 我把材料分为不可改变部分,可改变部分,初试后再努力部分三大类。
不可改变部分 有效居民身份证、学籍学历证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诚信考试承诺书、担任学生干部情况(任期须满一年)、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作品(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或作品说明等)
可改变部分:
各类获奖证书(包括学科竞赛获奖、文学艺术创作获奖等) 有余力可以做一些,看个人情况。不要为了拿奖而拿奖,水奖有或者没有感觉不会差太多,而有分量的奖基本又比较费力。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各类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获奖,如成果或项目为多人共同完成,须注明排名顺序 我的大创和知识图谱相关,学会的技能刚好能使用在研究生的学习中,并且可以找导师写封推荐信(跨考学生而言我觉得还挺有用)。现在四月如果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还没有立项的话,可以试着参与一些项目。其他专业应该和我们不太一样,比如文科是发论文什么的,也可以考虑一下。 本科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本科就读院校教务部门公章) 保证绩点成绩单不要太难看 外国语水平证书 四六级考试最好都通过,通过了的可以顺便去刷六级的分,不用特别准备。小语种也很加分哦。 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 感觉没什么意义,没有的同学也可以考一下,但是我觉得学习些科研软件也是很加分的比如Citespace、python、vosviewer、SPSS等,可以写在简历里面。 德智体美劳荣誉获奖(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以及各类文体比赛获奖等) 可以试着参与一下评选,优秀团员是非常好拿的,可以主动问辅导员和班级支书。 其他能证明自身社会贡献度方面的材料 社会服务、实习实践、志愿活动等(包括参军入伍服兵役、国际组织实习、支教等,须注明时间、地区及岗位) 志愿和实践大家大学中应该都有积累,我主要说一下实习。 因为我是跨考的,所以之前一直很焦虑没有相关实习这类的,但是结合我复试中自己的感觉,老师还是会更青睐学生(如果没毕业的话还是不要太过度丰富社会经历)。当然,适配的实习经历在材料方面是很加分的。主要是不用太焦虑,即使没有实习,在初试之后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也是可以写在材料里的。
初试后再努力部分:
个人陈述:
建议写的正式一些,注意措辞,使用一些套话(但是也不要太空了)大概准备4500字左右。初试完了要尽快准备一份简历,无论是求职还是个人陈述都会用到。 硕士阶段科研设想或专业实践计划: 我的科研设想写的中规中矩吧,注意写好格式和内容。因为我实习是做互联网审核所以科研设想写了相关的,和个人经历比较贴合。要求是3000字但是最后写了快5000,所以超字数是可以的。注意选题和学术性,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者已经读研的朋友。
材料准备时间安排建议:
出来成绩就要准备复试啦!所以材料要趁早准备!
为了使材料生动可以多加图片哦,后面也可以打印6份带到复试现场去。我给准备了六份材料里有简历,成绩单,个人陈述,推荐信,大创,科研设想,奖状和证明的材料。大家可以多多准备,让导师更好的了解大家。
复试篇
我的复试形式是仅面试,以下经验供复试只有面试的同学参考哦。 准备复试的同时我在实习时间还是挺紧张,重点准备的是未来研究生要学习的内容和相关文献(各个导师的论文都打印出来读了),已经一些传播学基础知识。
英语准备
今年的面试是面试90%+英语10%,我们是分开的。我大概准备了不到一周的英语吧,一些基础的生活类英语,一部分专业英语。我个人感觉如果时间紧张的话英语这部分性价比是不高的(并且我的导师不参与英语面试)。要准备两个版本的自我介绍(1分钟和2分钟),一定要背熟,这是唯一一个可以100%把握的地方。会问两个问题(专业+生活),建议大家每个问题准备的回答稍微长一些,就是一些简单的口水话就OK。
专业课准备
复试中的考核分为:自我介绍、专业提问、自由提问 传播学部分学习传播学概论和网络传播两大部分,专业部分问了直系学姐有哪些研究生教材要读。然后最好读一些相关理论著作和前沿期刊。 自我介绍大概两分钟上下,看情况删减,扬长避短。 专业提问:这部分可以算是一个可用的经验吧,就是说如果遇到完全不会的题目怎么办。 首先,换题,这是也一个拿到主动权的方法,也是一次机会;其次,如果第二道题也不会,考虑一下是不是两道题目真的都是因为题目太偏太难,如果是,这时候可以告诉老师,问老师能不能给点提试。(可能因为我跨专业,而且题确实难,所以我的梦导给了我一个机会)这也算是表现了自己的抗压能力吧;最后,自由提问的过程中把握一下重点,我就因为废话太多让老师提醒精简。一般只有第一个人才能有机会时间稍微宽裕点,其他人都是严格的15分钟,13分钟的时候会有倒计时提醒。感觉提问方向会结合社会事件和新兴技术,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后附一些复试小丑经历
大家一定要熟悉面试地点,我就因为迷路差点没找到传播研究院在哪里。关于复试问到了哪些问题可以等开学了来问我,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讨论,所以就先不说了。
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