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新风 | 网络语言的反语标记
◎徐默凡
“反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有正话反说来增添情趣的用法,如:
几个女人很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
这里的“狠心贼”其实是对丈夫的亲热称呼。
更常见的则是反话正说来讽刺讥嘲的用法,如: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这里的“伟绩”和“武功”都是在对反动军人进行无情的贬斥。
在口头交际中,反语表达往往辅之以特殊的语气语调和表情体态,不难识别。但在书面表达中,离开了语言外因素的辅助,就要依靠上下文语境来分析了。唯一一个可以帮助鉴别反语的标志是引号,它有一种“表示否定和讽刺”的功能,如: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鲁迅《拿来主义》)
这里的“大师”和“发扬国光”都加上了引号,提示读者这是反语用法。
在网络交流中,为了输入便利,用引号来标记反语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却另外发展出很多提示反语的新标记,值得总结一下。

你真有(wu)趣(liao)。
字面上是在夸对方“有趣”,括号里的真实表达却是相反的“无聊”。
或者用删除号来标记反话,如:
老板又要给我们画大饼涨工资了。
用删除号删掉的“画大饼”才是说话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它和没有删掉的“涨工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最近,网络语言里有了更加简洁的用法,就是在一句话后面用括号来标记这是反语,如:
今天真是太幸运了( )
有了括号,“今天真是太幸运了”就成了反话,真实意思是“今天真是太倒霉了”。这个括号的用法来源于用“(不是)”表示否定的用法,即:
今天真是太幸运了(不是)
这种用法也是通过括号中的“不是”来标记反语,后来为了方便就把括号中的“不是”也删去了,直接用空括号“( )”来进行自我否定。这种用法目前主要在青少年学生中流行,现在已经逐渐固定下来,并且有了推广普及的趋势。
最后,网络语言中还有一些固定的话语单位也被用作反语标记,如:
呵呵,你真是个人才。
他说自己打小就聪明,你品,你细品。
就这?还博士毕业?
这种方案要写一个月,不会吧不会吧。
上几例中的“呵呵”“你品,你细品”“就这?”“不会吧不会吧”都是用来表示反语讽刺的流行语,先后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口头禅。
语言是一种自我进化的工具系统,网络语言出现如此多的反语标记必然反映了旺盛的使用需求。那么,为什么网络交流会这么喜欢使用反语呢?一方面,幽默搞笑是网络交流的一大底色,而反语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言在此而意在彼,卖萌打趣,用很简单的方式就有效增加了语言情趣。另一方面,匿名的网络交流使网民不用太顾及社交礼貌,阴阳怪气的表达方式成了负面情绪的宣泄通道。有话不好好说,偏要拐弯抹角,指桑骂槐,这在网络论坛上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甚至发展成了网络暴力。
反语是一种语言手段,网络语言中新兴的反语标记使我们能够更方便有效地使用反语,但是用还是不用,少用还是多用,仍然需要我们根据情势去好好判断。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3年第8期《社交新风》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