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考研经验】资源与环境22级一战上岸考研er!短期高效备考!
笔者为2022届上岸考生,从开始考虑报考外校,到成功上岸,期间经历了小半年的时间。与很多从三月份开始复习的同学对比起来,我从择校到复习计划的考虑时间都比较短,所以在后期的压力也会稍微大一些,很荣幸在这里能有机会跟各位同学交流探讨一下我的高效备考经验。
择校
首先是关于择校问题。在七月份之前,我的择校目标是本校,原因有三:①是考本校相对来讲上岸的几率更大一些;②是在本校已经有意向选择我的导师;③是为了呆在一个更加熟悉、舒适的圈子。虽然想好了这么多的理由来告诉自己,留在本校也很不错,但是面对这次能往“上”走的机会,我还是选择改变自己原先的想法,报考外校。
在择校的过程中,我希望大家能够想清楚:自己的实力到底是怎么样的、自己能够接受的要努力的范围是怎样的、自己对未来报考院校的期望是怎样的。我当时择校犯得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对于排名很靠前的高校有一种畏惧的心理,所以我没有选择报考自己最想去的学校,现在回想会有那么一些的遗憾。当然,这也不是鼓励大家挤破了头向好的学校去冲,看准自己的实力,挑选一个踮踮脚能够到的,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冲击名校。另外,别人给出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没有必要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复习规划
如何高效的学习好这四门课,我想答案是根据自己对每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来合理的规划时间,以及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掌握好复习节奏,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复习规划中,我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数学上,但是四门科目的成绩,数学发挥的最差。此后我复盘了一下,为什么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科目,效果确实最差的。
①做数学题只求量,忽略了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至于后期的犯错率很高;
②在临考前半个月,为了复习专业课,停止了对数学的练习,到再次做数学卷子时,发现原先锻炼的手感和节奏感已经来不及重新构建了。
这都是大家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的一些事项,避免犯像我上面描述的一些错误。
备考心态
我认为之此次的考研之路,支撑我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是心态。在选好学校之后,我会时常问自己,如果考不上我应该怎么办。虽然这个问题很不理想,但是训练自己接受这个设想之后,我们会在备考的路上心态更加稳定。
另外,长期日复一日的不间断学习是枯燥、会使人情绪躁动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找关系好的同学一起散散步、吃一顿好的、玩一会扑克来缓解自己的心态疲劳。事实证明,调整好心理和生理状态再出发,会比强硬撑着熬时间,效率更高一些。
复习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