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额闭壳龟的辨别
海南的黄额闭壳龟(以下简称海额),以海南琼中山区最繁,四周乐东、陵水、三亚等地出产亦广也。海额以黄壳为主,少橙红色,据说亦有朱砂红种群,魅力非凡,时不识贵贱以敝帚待之,如今奉为珠玉已为罕奇。昔龟市贩货者,黎母山、五指山、尖峰岭、吊罗山等地所产甚多,后皆设为国家森林公园,是以绝迹于市。海额有“黄非黄、红非红”之说法,盖因色泽鲜甚,然于没深厚阅历的龟友而言偏近玄学。受友人之托,代写他关于海额的粗浅辨识:
一、认识海额从分布说起,海额有着生态范围广、海拔差异大、受海洋影响等特点。尽管海额栖息地完全独立,与其他产区黄额也有相当长时间的分化,动物界中岛屿种与大陆种存在区别,但目前学界分类是不承认海南亚种的。养殖户对它的见解也存在诸多分歧,究其根本:相比于海枫的迥然不同,海额外观只有细微的区别。海额的海拔分布不均匀,所以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可能是准确但不全面的。例如数篇以高海拔吊罗山地区为调研地的文章,可参考但并不概全,高海拔的广袤山区具备气候多样性,常有山脚阳光灿烂、山腰大雨倾盆、山顶云遮雾海的奇特景象。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会下降0.54℃左右,因而7-8月海拔较高的山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所以会出现如下记载:我们了解到黄额闭壳龟产地海南吊罗山保护区,龟卵孵化期营巢地温度为18.5~24 ℃,平均温度20.7 ℃,温度波动5.5 ℃】。高海拔与低海拔发现的个体相较,纹路质感与壳型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海额的分布很广,并非部分人想得那般狭窄,仅在高山密林中活动。它们也活跃于相对平坦的湿地延伸区,如海南岛中部丘陵山区、三亚的海边山区,不过三四百米的海拔,只是由于人类的垦烧活动、高速公路的修建、旅游景点开发等等,合适的栖息地不断减少萎缩,不得以才向深山中靠拢。
二、虽有像其他产区的海额,其他产区也有像海额的个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如今海额的个性得以彰显。一方水土养一方动物,玉韫山辉,珠涵水媚,通过部分养殖海额还是能看出大自然的以鲜物彩,造化锤炉终是传达出来的。体型需要非常老练的眼力,也考验个人的审美水平,不展开细说。但是非常鲜明直观的特点如下,罗列十条:
其一:海额的侧脸常显现一个酒窝状图形,称之为“方其耳”。



其二:海额的背甲中心纹路通常是非蛛网纹的,而是倾向于不规则,形式多变,即“扩其脊”。



其三:海额的腿鳞有非常明显的“三八线”,常呈现出半黑半黄,半黑半红,亦有纯黑,少有田黄,桃红鳞。上品个体鳞片饱满而均匀、鳞色区域细腻侈丽(此点早年其他产区额也有,如今亦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海额偶有突兀的形状/颜色的几片腿鳞,但整体呈“一线腿”。



其四:相比其他地区头顶密集黑斑黑点,海额的头花纹较少、或者有成块的黑斑(成体愈加明显),易在脖颈一块形成浓烈的色斑区域,即“素朝天”。
其五:海额的背甲放射纹容易连贯,尤其是大竹叶纹像是刷子均匀刷出来,浓墨重彩“粗墨纹”,不过老年个体竹叶纹会散成点状。此外,海额还有素壳,寥寥几笔纹等个体。





其六:海额的黑头特征带有强烈个性,其它产区少见,如同水印一般鲜明。就如海南三线的金枪头,海南“大黑头”耐人寻味,这点也会延伸至琼崖之中。海额的鼻吻也容易呈黑,颇似蒙面大盗。











其七:海额的背甲生长纹会带白,即“白夹缝”,原因不得而知,而且海额的底板易露白。不过海额分东西南北中产区,并非所有海额底板都露白,也有全黑腹部,海外额也有露白底板的,不足为道。


其八:海额小苗,亚体时期壳色多凝滞,偏土黄偏黑不好看,肉色也偏黑,如玉在璞,但至成体却独具风味,尤其发色后壳有上漆一样的感觉,芳而烈,色而艳,黄有蜡黄、红有沉红,不同于其它产区的薄壳透亮、精光明透。有人说是磨砂的感觉,即“沙涩壳”,储色后味淳。

其九:海额的体型整体娇小,壳型会偏内敛,相对没有那么奔放张扬、波澜起伏,这点需要观者自行体会,即“包边型”。
其十:综合来说海额的颜色相较其它黄额来说,具有强烈的黑色表达,较为单调的黄色基调,传统背甲花纹,配合黑色放射纹、黑色的肉鳞。但除深黑色外,部分个体喂之得当薄染即起,红焰之色隐然。以朋友的一段话作为点睛之笔:海额一个字丑,两个字韵味,三个字太丑了,四个字值得细品,即“浣溪沙”。黄额产处颇多,遍布东南亚,地方种类以十余计,近年不乏以其他额充海额的商贩,需得提防。不同于其他产区的千万状,大部分海额昭然易辨。

三、海额的鉴赏中,以皱黄暗哑为次,体型平正为宜,或黝黑平正言佳者,或蜡黄竹叶言佳者,莫若朱临黑而大号彰,离火红而至黑孕其中,最经典当属黑红配色,乃精之至者。






后记:额韵虽有大雅,不过也是时代的落幕,一方面海额已退出市场,另一方面人工繁殖之路慢慢其修远兮。近两年陆续有人对海额的区分感兴趣,咨询不绝,闻之,欣然规往,未果,龟寻病终,后仍有问津者。故代友留言于此,著而出之,不乏见识短浅之处,敬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