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加油站 | 大美芜湖


芜湖市是国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大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成员,经济总量居安徽省第二位。近年来,芜湖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双拥模范城、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质量魅力城市、雕塑之城等称号,四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数字经济百强城市。芜湖的城市精神是“开放、诚信、务实、创新”,城市名片是“长江明珠,创新之城”。

芜湖历史文化悠久。古称鸠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公元前109年置县,始称芜湖。古代芜湖得两江(长江、青弋江)交汇,舟楫之利,农业、手工业、商业比较发达。南唐时即“楼台森列”“烟火万家”,宋代冶炼业走向鼎盛,明代成为当时的全国印染中心。近代芜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商业发祥地和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

芜湖区位交通优越。芜湖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成员。今天芜湖的交通,高速公路“两环九射”,辐射全国;国省干道“四纵五横”,联线成网;四好农村路“通城达乡”,进村入户;水运航道“十”字衔接,通江达海;空运航线不断织密,通达全国。芜宣机场直飞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20多座城市,芜湖港通江达海,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沪渝、芜合、宁芜等8条高速和京福、宁安、商合杭3条高铁穿境而过,3座长江大桥横跨皖江,轨道交通投入运营,过江隧道加快建设,初步构建起空水公铁多式联运交通体系。
芜湖投资潜力巨大。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个支柱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增加值占比67.1%,增长17.6%。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十个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战新产业产值占比38.1%,增长36.4%。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8.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2%,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十大集群之一。全市上市公司达23家,总市值居长三角前列。方特旅游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芜湖古城、松鼠小镇形成区域吸引力,“欢乐芜湖”成为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芜湖人居环境优越。芜湖境内山清水秀,江河密布,湖泊纵横,长江、青弋江穿城而过,赭山、天门山、珩琅山等点缀其中,龙窝湖、奎湖、竹丝湖等散布其间,素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誉。十里江湾、神山公园等城市公园星罗棋布,悦享书吧、赤铸书院、中江书苑等城市书房多点开花,形成了“山水相间、精致繁华”的城市风貌特色,彰显出“有山有水有文化、大江大湖大梦想”的城市气场。
202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50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6.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9%;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5.7%。全市新兴动能不断增强。去年,芜湖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47.6%;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6%,其中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4.7%和61.7%。限上网上零售额337.67亿元,增长11.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8.8%。与此同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27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7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