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锋刃上有抬头的担当 |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作者曹立光,笔名黎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曾参加《诗刊》32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北纬47°》《山葡萄熟了》《喜鹊邻居》三部。有作品散见国内多家文学刊物,并有作品收入多种选本。
为一粒米弯腰(组诗)
(节选)
稻田里走来的那个男人
学会了站立,我开始害怕枯萎
走在前面的那个男人,指着敞开怀的土地
教会我
如何分蘖、拔节、抽穗、灌浆
在日子的枝头结果
垫高憧憬,在炊烟中低下头
稻田里走来的那个男人
满身泥水,脸上沾满阳光的草屑
农历的锋刃上有抬头的担当
有稻穗成熟的谦卑
怀揣一粒种子,我们背风而立
在蔚蓝色的天空下
仰望白杨树上高高的鸟巢,大声说话
算计收成
在眼睛里将年景一棵一棵唤醒

为一粒米弯腰
弯多少次腰,心才会与土地融为一体
流多少落地摔八瓣的汗珠,耳朵
才会在春天深处
听到水稻伸胳膊抬腿的声音
父亲,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接过
你手中还没有插完的秧苗
我不是为了表现自己,我只是想摸摸
春天的心跳,和土地的脉动
如果,命运能够垂青于我,我还想
看着我深爱的人吐绿、发芽、抽穗,在辽阔的稻田
为我产下一匹幸福的小闪电
像我一样,怀揣太阳历经刀刃上的绝望


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经》写出了春耕劳动的欢快与繁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产业的重要性,更饱含哲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内核与精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畏艰辛的劳动情景至今举目可见。弘扬、传承、创新农村诗词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活动合作及咨询
邮 箱:snhzzx2022@163.com
电 话:010-82101821
136 7115 894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0号4号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802室
编辑 | 杨柳依 邵蕴美
审核 | 刘夏 徐诗博
责编 | 冯慧
监审 | 尹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