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师妹的故事139

只是一个故事, 无真实人物关系, 无准确时间线,切勿当真,切勿入戏,切勿上升。

进了书房, 师父一副慈父的样子便改换成了严师,戴上眼镜俨然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学究。虽然说师父总是自称是“民间闲散艺人”,可他的学识与气度,绝不会亚于任何一个随随便便的学者。
“说书就是说书,要让观众一声不吭都老老实实的听你说,不能你一个人搅和的全场都乱套了,那人家来听书干嘛?马路上看打架的去得了!”
“恩……”
“你得稳下来,你稳得住,台上台下就都能稳得住……”
“哦!”
“大通跟我说了,你们青年队演出的视频我也会看,也没见你这么不稳当,是不是一个说你紧张啊?”
“啊。”
“😑……” 师父看朱子言埋头写写写,认真归认真,明显该记得没记,不由得板起了脸。
“诶?”朱子言手里的笔划拉划拉,耳朵里却没了声音。
“我看我跟你们队长说说,安排你捧哏吧……”
朱子言低着头,认认真真的听着师父说话,本来说的都是说书的事儿,怎么忽然就冒出“队长”俩字, 朱子言这才意识自己刚才走神了, “师师父,我刚刚……想词儿来着……走……走神了……”
“都记住了吗?”
“额……”
师父端坐着,轻轻的抿了一口茶,“啊~过去我教小辫儿的时候,把他堵在墙角,背错一个字儿就是一个大嘴巴;后来一直觉得对不起鹤字科的孩子,太忙了没时间给他们好好归置;头九这几个我就改了,能亲自教就尽量亲自教;身上有担子呀,里里外外一百多号人,不得吃饭嘛……”
朱子言静静的看着师父,这么多年德云社白手起家,相声枯木逢春,虽不是他一个人功劳,可他一个却承受的最多。孩子们长大,懂事了,不能再让他多费心了。
“师父……”
“咳咳,扯远了扯远了,我说的你都记住了吗?”
“恩,我都记住了,要稳下来,不能跟老娘们儿打架似的……”想起上次师父说她的话,她也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儿。
“哈哈哈哈哈这叫什么话?”嘿,明明你说的好不好?!
“😊明白明白……”
“明白就好,再,说说你请假的事儿,就先三个月吧,四月一号准时回来报到,”师父又喝了口茶,也放松了不少,对朱子言自然是很放心的,“对了,你到家呀不管多忙,2月14号必须回来一天啊!”
“恩?”朱子言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怎么还挑这么一天?
“知道你回去有的是事儿要操持,就不用提前过来了,当天到就行……”
“师父,这天,要我过来有什么事儿吗?”
“啊,没啥大事儿,封箱。”
“封箱?” 朱子言一愣, 这下更怀疑是听错了,“封箱!我?封箱有我?我参加封箱?”
师父料到了她会这个反应,一点儿不意外,“你这练什么反正话呢?没听明白吗?2015年2月14日德云社封箱演出,北京展览馆,还用告诉你坐地铁几号线吗?”
“我?能去?”
“当然了,你是我徒弟!”
“嘿嘿嘿嘿……”朱子言开心的傻笑起来,像小姑娘买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花头绳儿;像幼儿园小朋友拿到了全班最多的小红花;像运动员取得了人生第一冠军;像农民辛苦之后难得的丰收。
ps:楼下郭奇林和王九龙一人抱着一个苹果,正比赛谁啃的快呢,忽然听见楼上传来听起来智商不怎么高的傻笑声,同时放下了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