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8):“能量弹出与传导”
由于作者已于上篇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7):“关于图《6》-5中系统稳定后关于能量的受力分析”》中对包覆了源质能量进行了受力分析并讨论了其在受力不平衡的情况下被剥离以及被重新约束回第1层源质周围并达成平衡的原理因此关于这部分的内容本文不再赘述,不了解的请阅读上篇文章。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将讨论能量A比刚好能够覆盖源质表面的所需能量多出一小丁点的情况。
多出一小丁点,即意味着非常微量,微量到这部分的能量的源质引力阻隔能力的影响范围几乎趋于一个质点因而不可拆分。
于是在图《6》-5的模型基础上我将这一小丁点刚好多出的能量以红色圆点标注而出于是有下图《8》-1:

在图《8》-1中红色圆圈被用于表示能量A覆盖源质表面后多出的那些能量(以下简称多余能量),当红圈所示多余能量只有一小丁点时我们可以像上篇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7):“关于图《6》-5中系统稳定后关于能量的受力分析”》那样对红圈多余能量进行受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多余红圈能量仍有被束缚于第1层源质附近的趋势,原因在于当红圈多余能量较少、源质引力阻隔能力影响范围较小时这些红圈多余能量难以显著拆分且受力关系将如图《7》-3所示情况相似因此将难以彻底离开第1层源质而受到第1层源质受到第1层源质的束缚,尽管如此由于多余能量的存在,该系统的平衡会被打破具体情况如下图《8》-2:

在图《8》-2中黄线为红圈多余能量与第1层源质的连线延长线,而蓝色圈则是覆盖源质的能量处于黄线上与红圈相较于第1层源质处于对侧的点上的能量。
我们可以依据《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7):“关于图《6》-5中系统稳定后关于能量的受力分析”》所述方法对蓝圈能量进行受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红圈多余能量的存在蓝圈能量受到的左合力将减少,右合力维持不变,因而蓝圈能量将有更强力的被向右侧弹出的趋势如下图《8》-3:

现在我们根据《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7):“关于图《6》-5中系统稳定后关于能量的受力分析”》所述方法对蓝圈能量再次进行受力分析,我们会发现蓝泉能量仍有被源质引力场束缚最终回归原位的趋势,但是由于除去红圈能量外剩余能量刚好足以覆盖第1层源质,而在蓝圈能量被抽离后原本蓝圈能量所处的位置出现了包覆第1层源质的能量空缺因此包覆第1层源质的剩余能量以及红圈能量会在源质引力场的作用之下弥补掉这个空缺于是有下图《8》-4:

至此原本位于第1层源质左侧的红圈多余能量融入包覆第1层源质的能量覆膜中,而处于红圈多余能量对侧的蓝圈能量被挤出成为蓝圈多余能量,由于红圈能量与蓝圈能量本身都是能量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因此从系统上来看能量由左侧转移至了右侧精油第1层源质完成能量的传导。
这一现象是无源质位移的能量传导的基本原理,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系统无法达成平衡在此之后系统会不断重复蓝圈被吸附,将红圈能量挤出,使其变为多余能量,然后红圈能量又被吸附,将蓝圈能量挤出的反复过程。
这样的过程永远重复不会停止,但也因此其成为了一个奠定量子力学的基本现象——概率存在的成因,如无意外我在下篇文章会讨论一下时间的本质,再下篇讨论下量子概率云的形成原理再下篇就能讲讲自旋是怎么回事了,嗯,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