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相声的救世祖郭德纲,自从2005年开始崭露头角,到如今红透全国已经整整18年了。而他所创建的德云社也俨然是相声界巨无霸般的存在。俗话说人红事非多,在获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遭受到了非多非议,对此郭德纲坦然处之,从不辩驳,公道自在人心只要做相声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就欣慰了。然而,在经历了三年的相对沉寂后,近日,郭德纲却在凌晨发文中宣布,将开启2023年的相声商演,短短五个字“好饭不怕晚”,却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到底是什么让他重新点燃了商演的热情,究竟是谁的奶酪被动了? 主流界处处打压,无非是为了票房。如果有一天政策出台,以“反三俗”为由,禁止所有相声商演,甚至禁止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商演,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它们甚至幻想着这样就可以让德云社可能迅速陷入困境。然而这也是想瞎心了,在德云社没有触碰红线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轻易动用这个手段来对付他们。 相声这门艺术对于外行人来说很难理解,对于从业者来说更是如此。那些试图击垮郭德纲和德云社的人,并不只是单纯地想让他们失败。他们的目的在于,让郭德纲和德云社倒下,但相声商业这个“聚宝盆”和“摇钱树”却留给他们。这就是郭僖纲常说的那句只有同行之间才有赤裸裸的仇恨。那些不从事相声的人,可能并不需要动用如此激烈的手段。毕竟,他们与郭德纲或德云社的关系,要么是作为观众花钱来听相声,要么是作为投资者希望赚取利润。对于后者来说,德云社和郭德纲无疑是最具赚钱潜力的相声团体,而相声商演则是最赚钱的途径,为什么要改变现有的模式呢? 但这个聚宝盆引来了贪婪之心,德云社曾经经历过“黑八月”事件,这可以被看作是某些人试图夺取聚宝盆的尝试。商演如此有利可图,那么干掉德云社和郭德纲,岂不是把聚宝盆卷走了?然而,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即便是让德云社暂停演出,聚宝盆瞬间又变回了破锅。 有些人或许会认为听相声是一种必需品,然而,如果德云社不再存在,观众真的会掏腰包去听其他演员的百人大群口相声吗?恐怕不会,他们宁愿回到过去听老先生们的段子,也不愿花钱去受罪。商演在郭德纲和德云社的手中才成为了聚宝盆,他们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而如果其他人接手,恐怕就不会有同样的效果了。 云社停止商演,将舞台让给主流相声界,让他们自己上演节目,然后卖票给观众听相声。那么,能够吸引多少观众购票前来?这似乎成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毕竟,即便“黑八月”过去的十多年,德云社重新开演的那天,满坑满谷,座无虚席,生气勃勃,将商演推向了一个新高峰。 要想“打败”郭德纲,似乎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是惹怒了不应该惹怒的人,比如一个毫不关心相声的外人,如果他们被激怒,凭着权势可能真的会扼杀相声商演这颗“摇钱树”。不过,这样的情况在短时间内似乎并不会发生。毕竟,郭德纲曾是底层出身,深知自己的来路,不会无端招惹权势。他在娱乐圈中零绯闻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低调与稳健。 综上所述,尽管有人声称找到了郭德纲的软肋,认为商业演出是他的弱点,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相声商演成就了郭德纲和德云社的辉煌,但同时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要想从根本上挑战他们,似乎并非易事。相声的魅力和吸引力,正是在于演员与观众之间的默契和情感共鸣。无论是郭德纲还是德云社,他们秉持着对相声的热爱与专业,才能在商演舞台上赢得观众的掌声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