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变更香,淘宝特价版发力“1元店” 背后的明赔与暗赚
真香变更香,淘宝特价版发力“1元店” 背后的明赔与暗赚
10月11日,淘宝特价版的“一元更香节”进入高潮,针对限时限款的商品。不过,商品只售1元只是淘宝特价版对外的营销方式,对内则是要用1元商品培植出一批产业带上的“淘品牌”。所谓1元:划算是外衣,引流与借力打开市场是核心。但这回淘宝特价版放出大招,肯定不是让消费者简单的薅羊毛就完事了。
*赔本赚吆喝 1元包邮重出江湖
最新款秋冬新款棉袄、外贸大牌代工厂生产的平替化妆品、网红产品筋膜枪、结实到可以当绳子用的充电线……电商、工厂和消费者被诱人的价格吸引,做起了1元钱的买卖。自愿参与1元商品大军的工厂,实则更为看重淘宝特价版提供的消费大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决定了生产。而对于淘宝而言,淘宝特价版MAU截至9月份已超过5000万,以增速而论,已然成为阿里系用户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拼多多“真香”的最大魅力在于9块9包邮的商品,而淘宝为了击穿这种心理底线,只有用更夸张的数字,比如1元。
在整个“1元更香节”里,预计会有1亿件厂货,每件只要1块钱就包邮到家,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双11结束。品类也足够丰富,联合了145个产业带、120万产业带商家、50万工厂,为全国消费者提供产地直发的源头好货。工厂直供,省去的是品牌溢价和一大堆的营销费用。这么算下来成本确实就比较低。这跟线下一元店的供货逻辑是一样的:薄利多销。
*先服务厂长 再吸引消费者
淘宝推出线上的1元购其实更多的还是出于竞争考虑。拼购的社交裂变,多多果园的游戏玩法,拼多多今天的用户体量有其原创性的胜利,但低价仍是核心竞争力。而“1元更香节”挑战的正是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淘宝特价版正式发布的时候,喊话的对象是中国厂长们。
淘宝特价版上线的同时,“超级工厂计划”和“百亿产区计划”就同步提出。服务厂长从阿里的角度来说,就是先解决供给问题。随着入驻商家到达一定量级,消费者端的运营提上日程,这是淘宝特价版此次力推“1元更香节”的另一个侧面。对消费者而言,1元包邮的吸引力毫无疑问,对厂家来说似乎也同样如此。阿里C2M事业部总经理汪海甚至认为,这个节日就是产业带工厂的专属节日。
*拼多多该紧张了吗?
在过去11年里,双11都是以天猫为主场,今年更是为新品牌和新品开辟出专门的营销通道。这意味着,阿里会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在消费升级的这群人身上。但并不意味着就要疏离低线城市的用户。那些追求极致性价比,那些只9块9包邮的人群如何参与这个最大的狂欢?淘宝特价版在此派上了大用场。
尽管淘宝特价版显然还没办法完全覆盖拼多多的下沉用户群体和所有白牌商家,但至少这个双11,随着淘宝、天猫、聚划算、特价版齐上阵,阿里在概念意义上,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消费层级的群体。拼多多一直视淘宝为自己的对手,但这回“丑弟弟”由守反攻——打入的全是自己的腹地,同样的低价,同样的不差钱,真香变更香,不得不说拼多多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