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之人(1)的洒泪之战——瓦卢迪诺战役

基本资料
日期:1812年8月19日
地点:俄罗斯,斯摩棱斯克附近的瓦卢迪诺
结果:法军胜利
交战双方:法军/俄军
双方指挥官:法军——米歇尔·内伊
约阿希姆·缪拉
让·安多歇·朱诺
俄军——
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
双方参战人数:均为三万
双方损失:法军——6000——8000人
俄军——6000——7000人

前序
1812年8月19日,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两天后,法军与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元帅的俄军后卫遭遇并发生了战斗,从而引发了瓦卢迪诺战役,俄国人则称其为Loubino战役。在第聂伯河北岸的战斗中,正在沿着莫斯科公路撤退的俄军部队又在正面遭到了内伊元帅的部队的进攻。对于巴克莱·德·托利来说,情况极为麻烦,因为他的部队部分分散在一个被森林和沼泽所围绕并分裂的地区,他的这支分队随时都有可能被切断联系,然后被歼灭。
然而,由于俄军的奋勇抵抗和法国将军的战术错误,几乎所有的部队都逃脱了包围,从而得以继续向莫斯科方向撤退。战斗十分的激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但是拿破仑不认为自己在面对一场真正的战斗,他回到了斯摩棱斯克,因此他无法协调他的那些将领的行动,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斯摩棱斯克战役
1812年8月10日,在俄国战役开始两个月后,拿破仑下达了对部署在斯摩棱斯克西部的俄罗斯后卫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命令。法国大军团渡过第聂伯河,从南面开往斯摩棱斯克。目的是夺取进攻城市,切断俄罗斯人的通讯,迫使他们与自己进行正面战斗。然而,一系列的延误和俄军在斯摩棱斯克城内的驻军的坚决抵抗拖延了拿破仑的计划的进行。

事实上,当法国军队于8月15日抵达斯摩棱斯克南部郊区附近时,大部分的俄军已经抵达,大大的加强了这支后卫部队,并且在该市附近也驻扎了部队以为策应。
8月17日,拿破仑开始对斯摩棱斯克的南部地区和在第聂伯南岸建造的防御堡垒展开正面进攻。斯摩棱斯克战役是一场激烈而又残酷的战斗,法军的威力强大的炮兵正在一步步的摧毁这座城市,反之,俄军也在竭尽全力的捍卫城墙。在8月17日晚上,俄军的最高统帅巴克莱·德·托利将军没有选择听从他的部将的意见,最终决定放弃斯摩棱斯克,并且沿着莫斯科公路撤退到第聂伯北岸。巴格拉季昂将军的第二集团军接到命令,立即撤退到公路上,接着是多赫图罗夫将军。将军在斯摩棱斯克以南的阵地一直坚守到了最后的一刻,并于8月18日至19日夜间同第一集团军的的其他部队一起返回了北岸。
俄军往莫斯科方向展开的撤退
米歇尔·内伊元帅的法军第三军团在城市附近的17日进行了一整天的艰苦战斗,他们在18日那天努力的在第聂伯河上架起了浮桥,并于8月19日清晨就渡过了河。 然后就进入了这座正在被烈火蹂躏的城镇,这场火灾是俄国人在出发前引燃的,熊熊的烈火与滚滚的浓郁使得法国士兵难以前进。 随着内伊率领的部队的接近,在该地区北部出现的几支哥萨克人小分队迅速消失。 它们前进的方向通向的是北部郊区,最后抵达了分别通往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两条公路的交叉口。 元帅不知道他的对手是沿着哪条路线撤退的,他必须等待几个小时之后,才能开始向东行进,因为这个时候回来的侦查员告诉他在那里发现了俄军的踪迹。
在对面的营地,巴格拉季昂将军顺利地来到了对岸,并设法到达了卢比诺(Loubino)村以东的安全地带。 然而对于身处于斯摩棱斯克北部地区直到8月18日晚上的巴克莱·德·托利来说,情况就并不那么乐观了。事实上,这位俄国将军决定避开莫斯科大道,以免其部队受到法国炮火的袭击,并将其军队分为两支分队,每一支部队都沿着位于河北河流以北的树木繁茂的沼泽地中间的次级道路行军。这些偏离大道的路径与东边的主要公路相连,从而可以使得这些部队能够在法军大炮射程之外集合。

第一分队由多赫图罗夫将军指挥,旨在到达通往索洛维沃(Solovevo)村的主干道。 向北然后向西行驶,他必须在一天零一个晚上的时间内完成这个操作。 在尼古拉·图奇科夫将军的指挥下的第二分队,由于人数众多,必须在短时间之内暂时撤至南边地区,然后再进入卢比诺(Loubino)附近的主要道路。
巴格拉季昂集团军的戈尔恰戈夫所部负责掩护其他队伍的运动,方法是让自己部署在卢比诺(Loubino)西侧的道路上,直到部队到达为止。 这项行动特别复杂且冒险,因为这意味着俄军需要协调大量夜间在次级公路上穿越森林和沼泽的人员与辎重的行动。

很快,第一支队的撤退很快就变得混乱而且拖拉。由于多赫图罗夫并没有沿索洛维沃的方向跟随先前建立的轴,而是向后推得太远,因此在发生战斗时他的部队无法对后卫的其余友军提供及时的援助。另一方面,由第二、第三和第四步兵军组成的图奇科夫军团由于参谋人员缺乏识别路线和沿其路线引导部队的能力更是在路上迷失了方向。
尽管由于火炮、车马和行李带来了行动上的困难,第三军仍然保持了纪律,并在一夜之间就设法到达了第一条主干道。可跟随在他身后的奥斯特曼·托尔斯泰将军麾下的第四军被甩在了后面,而且还失去了与其他部队之间的联系,并且在树林中分裂成了数个部分,在8月19日上午仍然没有到达指定位置。巴戈武特将军率领的第二军因为被安排在俄军部队的尾部,其情况更为困难,因为该部队没有得到明确指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在符腾堡的尤金亲王的率领下的最后一支俄军部队直到8月19日凌晨1点才开始离开阵地并撤军,而且还走错了方向。因此在下午6点,他的队伍居然来到了斯摩棱斯克以东仅2公里处的戈德诺沃村处而法军的内伊元帅的第三军的前锋就在附近。此时,图奇科夫军团的人员大多散布在南部道路的两侧,能够对法军有可能发动的进攻进行有利防御的只有符腾堡亲王的三个步兵团。
双方部队的状况
战役中法军各部指挥官
第一军军长:路易·尼古拉·达武元帅——50438人,86门火炮
第三军军长:米歇尔.内伊元帅——24215人,56门火炮
第八军军长: 让-安多什·朱诺将军——12472人,22门火炮
骑兵总司令:若阿希姆·缪拉——12070人, 54门火炮
第一骑兵军军长:艾蒂安-马里-安托万·尚皮翁·德·南苏蒂将军——7487人,30门火炮
第二骑兵军军长:路易斯-皮埃尔·蒙布伦将军——3269人,24门火炮
战役中俄军各部指挥官
第一集团军司令:米哈伊尔·波格丹诺维奇·巴克莱——76000人,478门火炮
第二军军长: 卡尔·费多罗维奇·巴戈武特——13000人,10门火炮
第三军军长: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图奇科夫——13500人,84门火炮
第四军军长: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奥斯特曼·托尔斯泰——9 500人,66门火炮
第一骑兵军军长:费奥多·帕特耶维奇·乌瓦罗夫—— 3700人,12门火炮
第二骑兵军军长:费多罗·卡尔多维奇·科尔夫将军——2100人,36门火炮
第三骑兵军军长:帕维尔·彼得罗维奇·帕伦将军——1200人,12门火炮
哥萨克纵队司令 : 马特维·伊万诺维奇·普拉托夫——2300人,12门火炮
隶属于多赫图罗夫率领的纵队的第五和第六军以及第二和第三骑兵军没有参加战斗。

斯特布纳河附近的前哨战

8月19日清晨,内伊元帅率领的第三军在大道上,率先与符腾堡亲王的俄军部队发生交火。当法军通过第聂伯的一条支流斯特布纳河试图对俄军阵地进行包抄的时候,战斗的激烈程度立刻开始迅速上升。符腾堡亲王试图遏制法军的攻势的时候,散布在次要道路上的巴克莱麾下的其余部队则试图使自己摆脱来自于法军的威胁。在莫斯科大道上战场上传来声音和法军火炮的轰鸣使得人们不禁开始担心图奇科夫的军队是否会被切断同主力部队之间的联系,然后被对方歼灭。
在如此之困难的情况下,符腾堡亲王则表现出了自己拥有的指挥才能,他通过利用周围的树林设法组织了有效的抵抗。 处于托博尔斯克,威尔曼斯特兰德和别洛泽罗的俄军英勇奋战,为巴克莱·德·托利将军节省了足够的时间来指挥部队对其进行增援。 内伊元帅显然没有料到俄军会进行如此之强烈的抵抗,所以最初他只动用了部队的一小部分,拿破仑也不希望在斯摩棱斯克战役过去才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再打一场新战役。 经过激烈的战斗,法国人还是终于设法渡过了斯特布纳河,并在干道上将对方赶回了莫斯科大道,但符腾堡亲王成功地保存了部队的实力,并且开始井井有条的向东撤退。

然而,这次成功的撤退并不能够掩盖巴格拉季昂军团和巴克莱军团之间严重的组织缺陷和缺乏协调性,这使俄罗斯的局势仍然非常危急。当各军终于离开树林返回原定撤退路线时,由帕维尔·图奇科夫将军(尼古拉·图奇科夫将军的兄弟)率领的前哨部队抵达了卢比诺,发现这里其实是一个荒凉的村庄,这是因为原定在那里等待的巴格拉季昂部队已撤退到东边。由于法军发起的进攻,撤退的进度也被推迟了。巴克莱·德·托利担心会发生无法弥补的灾难。事实上,内伊的第三军这个时候也已经接近了科洛查河,这是抵达卢比诺之前的最后一个天然障碍,并且这个时候内伊元帅也开始准备攻击瓦卢迪诺高地,在那里,俄军后卫已经在那里建立了一条新的防线。由于法军占领瓦卢迪诺将使法国人能够永久阻挡向主要公路以北的俄罗斯最后一支部队的过渡,因此,瓦卢迪诺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瓦卢迪诺保卫战

就在这个时候,帕维尔·图奇科夫将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再按照命令继续向东行军,而是自行前去救援后卫部队,以帮助其在内伊的部队的压力下撤退。将军手上仅仅拥有3000名士兵,但是他却把瓦卢迪诺的小土丘变成了要塞,足足挡住了内伊的前进步伐五个小时有余。 他的兄弟——尼古拉·图奇科夫将军派出了两个掷弹兵团来增援,而后者则试图重组仍散布在莫斯科路以北的自己的部队。
内伊对于布置在瓦卢迪诺和科洛查的俄军阵线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战斗是无比激烈的,双方都表现出极大的毅力与勇气,俄军知道失败会导致大炮、行李和人员的严重损失,而法国人则认为这一胜利是取得决定性成功的机会。拿破仑位于距战场几公里的地方,但他却低估了战斗的重要性,并对自己仍有待解决的许多政治和军事问题感到疲惫和担忧,他宁愿集中精力,回到斯摩棱斯克的达武元帅的第一军军中后。作为支持,他还是向前线派出了增援力量,隶属于第一军团的古丁将军的师和左翼缪拉元帅的骑兵协调行动。然而,皇帝更多地想依赖于朱诺所率领的第八威斯特伐利亚军执行的机动包抄的成功,朱诺正在向南方进军,而皇帝给予他的任务是必须包围俄军并完善包围网。

经过数小时的战斗,内伊部队成功地占领了瓦卢迪诺,然后通过一座并不怎么稳定的桥梁渡过了科洛查河。然而,俄军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恐慌,帕维尔·图奇科夫将军沿着第聂伯河的一条支流重新部署了战线,从那里又得到了叶尔莫洛夫将军的一些部队的增援。进攻一直持续到晚上,法国方面伤亡惨重,瓦卢迪诺终于被攻克,但在白天的晚些时候,内伊因其部队受到的严重损失而感到震惊,暂停了攻击,使得守卫部队能够在夜间撤退到卢比诺。俄军也遭受了严重伤亡,许多军官阵亡或俘虏,图奇科夫将军本人也被法国士兵抓获,但是,他的手下在瓦卢迪诺进行的奋勇抵抗使得他兄弟尼古拉的大多数部队能够撤退到莫斯科大道上,从而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在科洛查的战斗进入到白热化之际,古丁将军不幸被一枚炮弹击中身亡——双腿都被打伤。他被送往了斯摩棱斯克,不久后便在悲伤的皇帝和达武元帅面前去世。
除了在莫斯科公路上采取正面进攻外,法军缪拉的骑兵还试图对俄军防线进行侧击,但由于树林和沼泽地型的干扰,同时还因为受到奥尔洛夫-杰尼索夫将军的骑兵的打击,所以未能包抄这一阵地。


而法军在俄军左翼的进行正面进攻没有比莫兰德将军的分割更成功的了,莫兰德将军的机动在俄军另一侧翼进行着,他们穿过了树林,并占据了一个理想的位置,可以有力的打击俄国人,但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它最后撤退了,因为拿破仑缺乏关于确切的有关于战况发展的信息,让其与达武部队的其他人会合,从而导致法军错过了这个夺取决定性胜利的机会。

朱诺的部队无所作为

就在法俄双方激烈争夺瓦卢迪诺的阵地时,拿破仑在位于第聂伯河的弯道处的一个小村庄普鲁迪切沃(Prudichevo)指挥着朱诺的第八军,这里位于大道以南几公里处。

一旦渡过河流,朱诺的这一支德意志军团继续前进,穿越森林和沼泽地带的次级道路的话,就能够进一步切断瓦卢迪诺通向西部的道路,从而切断俄军与主干道的联系。 巴克莱的军队不仅会身处于内伊元帅的攻击下的正面威胁,他的后方也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随后会让他的部队陷于到对方的钳形攻势之下。 俄军总参谋部从哥萨克人那里得知了第八军所面临的困境之后,认为灾难即将来临,巴克莱·德·托利本人向自己麾下将军们吐露说,他们现在几乎不可能逃脱围困。 但是对于法国人来说很不幸的是,朱诺在这个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再次葬送了法军获得压倒性胜利的可能。
在从第聂伯河畔普鲁迪切沃来到俄军的侧翼附近之后,朱诺因为犹豫不决而迟迟没有发动进攻。缪拉因为敌人在瓦卢迪诺进行的奋勇抵抗而愤怒了,他亲自前来面见朱诺,并敦促他采取有力的行动,还以“荣耀和元帅的指权杖”作为勉励。尽管有了同袍的劝勉,但他还是没有动弹,以拿破仑缺乏确切的指示以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符腾堡军队战斗力较弱为借口。第八军在当天战役剩下的时间里仍然没有任何作为,错过了消灭俄国人的绝好机会,导致了俄军最终设法摆脱了危险的困境,成功的向莫斯科方向撤退。第二天抵达战场的拿破仑在全军将士面前对朱诺进行了一番十分严厉的训斥,值得一提的是,朱诺是皇帝最忠实的副官之一,也是他长期的挚友。很显然,第八军如今身处在一个脾气暴躁的领导者的带领之下,他的神智已经被【木每】毒与伤病所破坏,后来这也是导致他发疯和自杀的原因……

战役的评估

据历史学家乔治·布朗所说,双方都有6000至7000人阵亡或受伤,玛丽-皮埃尔·雷伊也是同样的看法。但是按照迪埃哥·马尼的估计,法军伤亡为8000人,俄军为6000人。在这场混乱的战斗中,缪拉、内伊、朱诺三人中并没有一个最高指挥官,而是各自为战。大军团的进攻不可谓不英勇,但是由于部队之间缺乏协调,进攻者失去了宝贵的战机。拿破仑没有领导他的这三个军团取得一致的进展,是因为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这些军团无法在同俄军对垒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皇帝深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很快就回到斯摩棱斯克,直到当天晚些时候,缪拉的副参谋长博雷利将军才来向他请求增援。将军同时也向他汇报了朱诺对俄军进行侧击遭到失败,古丁将军的阵亡这些消息,皇帝首先是对于得知这些消息感到震惊,然后痛斥了朱诺的无能,同时对古丁的死印象深刻。考虑到这一点,他决定在8月20日上午亲自前往瓦卢迪诺巡视战场。
拿破仑一到达战场,就看到了满地横尸与受伤者的情景。在古丁师,尽管部队十分的疲劳,而且也遭受了严重的伤亡,但是该部仍然保持着良好的战斗精神与意志,皇帝向这支部队提出了表扬,以强调他们在战场上的典范作用,并奖励他们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价值。在向士兵们提出表扬与发出祝贺后,他向古丁师,以及第三军的官兵们提供了许多奖励,与普通士兵交谈,并为战斗英雄进行火线晋升与颁发勋章。以这种方式,拿破仑的大军团的士气并没有因为战役中惨重的伤亡在和上一次战役的失败而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拿破仑为振奋士兵的热情和最大程度地减少行军的困难而做出的努力,并没有改变瓦卢迪诺战役的结果,该战役以法国的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败而告终。 尽管在战术上取得了胜利,但由于与将军的机会和错误有关的不利情况,大军又一次的错过了重创俄军的绝佳机会。 玛丽·皮埃尔·雷伊写道:“法军在瓦卢迪诺的胜利是一场代价非常高昂的胜利”。战争仍在继续,拿破仑在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后,决定继续向东前进,寻求同对手进行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他相信,自己对于莫斯科的步步紧逼将迫使俄国人同他进行正面交锋。
战役后续
对于俄国人来说,瓦卢迪诺战役是战争中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 差一点就导致了巴克莱将军所率的俄军主力的被包围并被摧毁,而这一事件很可能就会改变战争的进程。 尽管存在战术失误和一些将军经验不足等问题,但俄国士兵的奋勇抵抗和其他指挥官的才华使得俄军最后得以逃脱,然后继续与侵略者作战。 然而,斯摩棱斯克保卫战的失利和瓦卢蒂纳战役的充满了巧合和戏剧性结局加剧了对巴克莱·德·托利将军的批评。 后者最终由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将军于8月20日正式接替,他于同月29日来到军中,带领俄军继续进行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