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波兰地下党冲锋枪,自造难度比我们想象的更艰苦

2020-12-21 15:08 作者:疯狗的轻武  | 我要投稿

昨天在写《血战华沙》的轻武器盘点时谈到了一把剧中没出现的冲锋枪——Błyskawica,波兰语中意为闪电,这把冲锋枪产量并不大,大约总数在700支左右。但这也没办法,毕竟这是1943年-1944年间,波兰人在纳粹占领区的地下工坊里制造的,能产出700支已经很不容易了。

(图为华沙起义博物馆中的起义军武器,中间那把就是闪电冲锋枪)

波兰在被苏德瓜分之前,正规军编制中并没有冲锋枪。下图中虽然有一把Wz.39 Mors冲锋枪,但这货在1939年9月只试产了39支,然后随着波兰的灭亡,这冲锋枪也就没了下文。

在德占区,波兰参与的武装势力组成了各路波兰抵抗组织,而英美则不定期的空投武器、食品、药品等物资支持波兰抵抗运动。

咱们就这么想,抵抗组织作为地下党,在执行一些暗喽喽破坏任务时就得用便于隐藏携带的武器,手枪固然是个不错的隐蔽武器,但火力不足。冲锋枪他们倒是收到了英国送过来的斯登以及从德国人手上缴获的MP40,但数量不足,他们寻思得自己设计一种火力强大,便于携带和隐藏的自动武器。但就地下党这环境 ,从头研制是不可能的,只能抄。

波兰人喜欢MP40,尤其是折叠枪托后很适合揣在大衣里头,但这枪偏复杂,作坊没法生产。斯登倒是简单,他们也自产了不少,但这种固定枪托+侧弹匣的设计非常不便于隐藏

那么咋整?取长补短呗

1942年9月,两名没有任何轻武器设计经验的机械师向抵抗军司令部提出了设计冲锋枪的构思并在他们的公寓里偷偷开始了研制工作,但当时纳粹对波兰民间的机加工管制非常严格,连切削工具都是定量配给,但在各种贿赂、偷窃的操作下,原型枪的加工机具还是搞定了。

大约到1943年10月,闪电冲锋枪设计完成,图纸分发给了位于波兰各地的作坊车间加工,但都是偷偷进行的,比如一个打字机厂偷偷生产个扳机组,无线电工厂生产个机匣套,农机厂生产个枪机之类,最后送到华沙的一家铁网厂组装成型,试射在工厂与附近教堂联通的一个地窖中,他们还加厚墙壁并且中间带了隔音层避免枪声被德国人听到。

咱们可以看到,闪电冲锋枪的机匣、弹匣井、护手套,枪管长度都和斯登非常相似(没错,至少枪管和弹匣都是直接拆斯登的)。机尾、照门、枪机也基本一致。而握把以及扳机组是自制的,而且比斯登多了个手枪型握把,另外复进簧有两套,一套用于复进,额外还有一套用于缓冲后坐力,因此这把枪自动射击时应该会比斯登更可控。折叠式枪托有点MP40的味道,折算是从德国人身上借鉴的元素。

我们还能注意到,这把枪零件的连接方式都是螺接而非斯登那种焊接,这和波兰17世纪以来对火器制造的工艺习惯有关。

另外闪电这个名称是出自这把枪的枪托底板防滑纹

这批武器在1944年7月,华沙起义之前生产达到最高峰,每天有25支枪下线。但到起义开始后,随着德军对华沙实行焦土政策,闪电冲锋枪的生产也就此作罢。

最后提一嘴,早期的闪电冲锋枪的护手套式银色的铝合金管套(上图),但后来由于铝合金短缺,就变成了普通钢制管套,也就是文中出现的那种。

二战波兰地下党冲锋枪,自造难度比我们想象的更艰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