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选调生冲刺第五讲:材料题冲刺
冲刺第五讲:材料题冲刺
说明:材料---材料仅仅是一个背景,可能抄的,但是大概
率抄不到材料。。——我们需要掌握做题方法——
【1】在西南某地,县里修建二级公路,征收了某村约20亩的土地。大家为
此起了纷争。乡政府称,分配方案经过群众代表讨论通过。部分村民却坚信其中
有猫腻,“肯定是村党支部书记伙同乡干部弄虚作假。”沟通无果,只能依靠上级
政府有关部门介入。【部分群众不相信--基层干部、基层政府
——基层存在信任墙倒塌---】
经过调查,确认其中并无利益输送等问题。这一番折腾,不仅增加了基层干
部的工作负担,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乡政府工作人员则觉得自己很冤。
《半月谈》报道称,在基层,类似案例的不少。特别是在涉及利益分配、纠
纷调解、政策享受等事情时,若没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部分群众就容易揣测基
层干部优亲厚友、谋取私利。基层干部则认为,自己无故“躺枪”,影响了工作
积极性。
审题——
问题一:分析材料所反应的现象的危害。要
求:准确、条理,150字。【主体+材料】
材料所反应是基层公信力不足问题。危害:一、影响干部
工作。造成基层干部工作负担加重,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二、
损害群众利益。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群众的问题不能及时解
决。三、损害政府威信。疏远干群关系,导致政策落实受阻,
阻碍基层发展,增加社会信任成本,不利于增强政府的凝聚
力和号召力。【137字】
邻避效应--公信力不足:原因——1、损害群
众利益2、流程机制不够公开透明3、决策不
够科学不够民主4、干群关系不好5、干部办
事能力、质量不高6、缺乏建立相应利益连接
机制7、部分群众缺乏集体、法律意识
不仅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也耽误了工程的进
度。【主体利弊+结合材料】
问题二:如何解决材料反应的问题,提出建议。
要求:深刻,条理,200字。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
建议:一、政务公开与透明。在基层,村社组织,
要做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自觉接受
群众的监督。乡镇务必在政务决策、落实做到阳
光透明。二、决策要科学与民主。1、要做好调
研,特别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让
我们基层工作决策更加科学。2、严格落实基层
“三重一大”的项目,要做“四议两公开”,确
保决策和落实民主。三、提高干部服务群众能
力。【四下基层】公信力靠的干部在工作,解决
群众急难愁盼积累起来。加强对于干部能力培
训、责任压实、传帮带等做好,拉近干群关系。
四、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三不体系”一体化
推进,打造阳光、依法、勤廉的政府形象。【264
字】五、打造利益共同体。在基层推进项目过程,
要依法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同时,还应加大项目
辐射,增加群众就业创业增收机会,提高群众积
极性。
【对于干部作风、政府行为——五抓:抓思想、
抓制度、抓能力、抓利益、抓要素(人才、资金、
科技等)】
【2】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与我们党的作风水火不容,对于党的事业的消极作用不容小
觑。在基层一些地方,调研中的形式主义问题长期存在,个别领导调查研究之前,准备不足、
随性较大、提腿就去,至于“去哪里?调研什么?怎么调研?”一概心中没底,不但不能轻车
简从,还“四处漫游”。
1.“蜻蜓点水”式调研。有的党员干部尽管主观上没有敷
衍了事的不良心态,但缺乏深入洞察事物、深入分析问题的
能力,导致调研过程中只能看到浅层次的表象,看不到深层
次的问题,提不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和对策。【危害】
2.“钦差”式调研。部分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事
前要求、事后吩咐,带着“尚方宝剑”下基层,处处强调自己
的领导派头,彰显高人一等的地位,调研的过程要层层陪同、
前呼后拥【增加基层工作负担】,走规划路线、看装
饰“盆景”、听专业座谈,对于基层的真实情况一知半解,导
致问题看不清、情况摸不准,更遑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
法。
3.“被调研”式调研。所谓“被调研”,其主要表现为部分党
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环节中存在滞后性,被动地完成调查研
究任务,在调查研究中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在解决实际问
题时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使调查研究与现实情况脱节,损
害群众切身利益。部分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只是为了应付上
级的检查。
4.“嫌贫爱富”式调研。部分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中热衷
于到成绩突出的模范村、先进县,而不去条件艰苦、环境复
杂、矛盾突出的地区调研,宁愿“舍近求远”也不愿“跋山涉
水”,在调查研究中对于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难题不闻不问。
问题一:网络如此发达,为什么还需深入基层调研?
问的是为什么?——主体分析法+材料另外观点的回应
理由:四、深入基层调研和网络调研相辅相成。网络信息鱼
龙混杂,部分信息不够细致,需要深入基层更好摸清情况。
一、利民。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可以更加全面细致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二、利于干部成长。调查研究是我们
传家宝,干部通过深入基层,既可以拉近干群关系,又能了
解政策执行好不好,政策如何更优化等,更好扎实干部谋事
创业的作风。三、有利于政府决策。1、摸清下情,使得决
策更加科学。2、保障特殊群众的利益。部分老年群体,残
障人士不便上网,通过深入调研,更好掌握他们诉求。
问题二:调研中形式主义,分析其危害及原因。
危害:一、增加基层工作负担,是的基层疲于应付,无法很
好开展为民服务工作。二、调研过程中只能看到浅层次的
表象,看不到深层次的问题,提不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
不利于科学决策。三、损害群众利益,调研流于形式,不解
决群众真实困难。四、参与调研干部,思想上滑坡,恶化调
研的风气,不利于干部自身成长。
原因:一、精神上缺钙。没有认识调研的重要性,工作宗旨
意识不足。二、制度上不足。对于干部开展调研的群众监
督、媒体监督、政协等监督不足,导致干部肆意妄为。对于
干部在调研成果的检查上不足,调研与绩效考核关联不足,
导致流于形式。三、调研能力不足。开展调研缺乏科学方
法,又缺乏吃苦精神,导致不能科学调研,只能浮于表面。
四、风气不正。部分地区以调研之名缺乏调研之实,真抓实
干的调研风气缺失,对于形式主义调研曝光不足。
问题三:如何破除调研中形式主义,请你提出对策?
一、抓思想。补足精神钙。
二、抓制度。1、监督制度。2、考评制度。
三、抓能力。1、提升调研能力。2、创新调研方
式。
四、抓风气。1、宣传正面典型。2、反面典型
的警示教育。
调研的名言警句、材料题、调研方案、
调研工作思路
客观论述题:大兴调研之风,主要调研内容
是什么?+调研方式有哪些
【3】近日,网络主播管某因屡次从事低俗直播,被直播平台永
久封禁。网传视频中,他为求流量,不惜在直播时喝别人的漱口水、
用洗脚水拌面,甚至把女性踩在脚下,种种画面不堪入目。靠低俗恶
俗等内容博取眼球、赚取收益的网络主播被网民称为“流量乞丐”,
他们往往在直播中打色情“擦边球”、无底线蹭热点、靠“比狠”来
哗众取宠……网络主播的此类行为污染了网络环境,一些行为甚至触
及道德和法律底线。
问题:请分析流量乞丐泛滥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审题——问题——材料+方法】
原因:主体分析+——
一、不良主播缺“德”。三俗主播以“---”方
式获取流量从而获取利益。二、自媒体平台缺
“管”。对于不良信息在审核、监管、全系统治
理不足。三、正能量缺失。1、社会存在不良
的社会风气助长不正之风。2、网络平台一些正
能力、有知识、有内涵的直播内容缺少,导致劣
币驱除良币。四、法律制度上缺位。对于不良
心传播、实名管理、所有网络平台信息共建共享
机制不健全。
对策:提建议——站位政府——【八大维度】
一、完善机制。出台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实
名制,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实施网络清朗行
动等。健全监督举报渠道。严格执法,压力
打击,压实各方责任,推动社会多元共治。
二、宣传引导。1、加大三俗直播内容曝光,
特别是处罚结果公开。2、倡导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净化风气。
三、引导正能力挤占市场。通过官方主流媒体入驻自
媒体平台,鼓励倡导正能力,内涵的主播,要求平台
给与流量推介。
四、强化平台责任。通过出台管理办法,要求平台加
大对于直播内容,人群中审核、监管、处罚力度,对
于平台常态化监管,有问题及时约谈问责。
【4】羽绒服越来越贵,似乎是每年冬天都不会缺席的话题。就
在网友们为“你能接受千元以上的国产羽绒服吗”这一话题讨论不休
时,今年冬天,一批“整顿羽绒服市场”的大学生重新穿上花棉袄、
军大衣,属实是“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平替款更有性价比”。
问题: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文化自信。不追求所谓品牌、更追求文
化价值与内涵。
二、理性消费。不被消费主义所裹挟,理性
选择自己衣服,年轻人追求是更远大。
三、羽绒服刺客现象。部分生产商打出品牌,定
价太高,溢价严重。
四、自媒体时代带来集体意识。大学生购置
军大衣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传播,形成
讨论的话题,激发大家集体潜意识,激发大
家怀旧情绪,抵制不良商贩的情绪。
新时代价值观的熏陶,潜移默化提高大学生
群体价值理念。
【5】根据知名电商平台数据,11月1日启动的“双十一”销售,售
卖仅1小时,有102个品牌成交额过亿元,其中国货品牌占比过半;
至11月11日零时,天猫有50家老字号品牌成交额破千万,其中11
个老字号品牌成交额破亿,成为今年天猫“双十一”的一大亮点。
11月8日,商务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天津稻香村、上海
老半斋、重庆冠生园等55个品牌复核不通过,被中华老字号“除名”。
此外还有浙江张小泉、四川护国寺等73个品牌亮起“黄牌”,被列入“附
条件通过”名单,需要在6个月内进行整改。
问题:国产品牌,如何健康长远发展,提出建
议。要求:深刻,全面,有效,300字。
政府角度——1、健全法治,保护国产品
牌知识产权。2、营商环境。在资金、政
策、税收等方面给与支持力度。3、推动
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升级、现代化体系建
设要规划引领。
多主体角度--国产品牌自身:1、深挖文化
内涵。---保障质量,更加讲好故事。2、
严把质量关。产品设计研发、人才培养等加
大力度,避免同质化,提高竞争力。3、
做好品牌建设。销售、营销模式创新,质量
-服务-创新等路线。4、不忘初心。不能在
品牌建立以后,抬高价格,忽视消费的需求
等。
群众——:理性、增强文化自信
【6】近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刊发文章《谨防“侧卧式”干部》,文章指出“侧卧式”
干部是继“躺平式”干部后冒出来的“后起之秀”,常常表现出想躺则躺、想站则站,而且
时躺时站、忽躺忽站,平常更多的时候是在看热闹、当看客,作壁上观。在“躺平式”干部
广受诟病之后,“侧卧式”干部又悄然而至,作为前者的“升级版”,“侧卧式”干部更具有
欺骗性、隐蔽性和腐蚀性,其危害性更大,更让人厌恶。“侧卧式”干部这个演艺高超的“戏
精”,在心理上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行动上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在效能上是狡黠的虚
无主义者,它也是作风建设的大敌,是各项事业的“拦路虎”,若听任其在体制内滋生蔓延,
后果将不堪设想。“侧卧式”干部作为一种新动向,各级组织部门务必要对之夕惕若厉,找
准“七寸”,精准发力掐断其“苗头”,抓细抓小防患于未然,尽快尽早拆除其温床。
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要求:分析深刻,
措施有效,400字。
考到如何不好干部、不良作风、形式主义等
六缺+四抓
【7】“风口”预制菜再添猛火!就在2月13日,《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预制菜被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
件。“意见”明确指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
范化水平”,要求“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今年来,预制菜因“进校园”“进婚宴”等事件,屡屡登上
热搜。而另一边,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
正迈向万亿级市场。预制菜的“野蛮生长”引发社会各界的讨
论,预制菜安全健康吗?预制菜行业发展又存在哪些问题?
在记者的采访中,无论是预制菜从业者,还是相关食品
专家都认为,关于预制菜诸多问题的背后,亟待建立一个行
业标准体系。
问题:对于预制菜,怎么看?
现象——
积极——意义+对策
消极——危害+原因+对策
辩证——利弊+原因+对策
我们理性的看待。其利:——主体——1、对于
商贩——延展产业链,增加收入。2、社会--增
加就业机会。3、消费者--便捷高效4、国家
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农业的发展前景、促进国
家产业融合等。但是也存在——缺乏行业健
康标准体系;同时从业群体资质良莠不齐;监管
上存在漏洞;技术不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建议:一、健全管理制度。--准入机
制、企业资质、生产要求等明确要求。二、
提高行业标准。通过国家、龙头企业等制定
安全标准。三、全链条监督。菜品选择、
制作、运输、使用等环节,溯源管理。四、
加大技术研发。在预制产品口味、质量、包
装技术、仓储、等提高技术水平。
对策——根据问题、原因、材料、主体推对
策的。
【8】
近日,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2022年遂昌县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优秀毕业生入围
体检人员公告》公示名单引发热议。名单显示,24个工作岗位的入围人员几乎全部来自复
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博士的比例更是高达95.8%。
类似的还有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发布的《阜宁县2022年面向全国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
名校引进优秀毕业生拟聘用人员公示(第一批)》,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
院大学等一流高校的一百余名毕业生出现在了这份名单上。
用“扎堆”来形容名校硕博毕业生到小县城就业可能还稍显夸张,但似乎确已成为一种趋
势。
问题:硕士、博士去基层,有人说是“人才浪费”,
有人说是“人尽其才”,你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刻。
人尽其才。一、青年意义。二、基层意义。三、
社会意义。四、国家意义。---人才均衡分配,
避免必要内卷。
概括、分析利弊、原因;提出对策;怎
么看?
一、审题
二、答案——来源材料、根据方法(主
体、维度、六缺、自己思考)
关注
应用文:倡议书、公开信、宣传稿、讲
话稿、短文短评
组织策划:调研方法、工作思路;常规
活动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