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评《坦克战术 从诺曼底到洛林》

2023-08-01 19:51 作者:谢尔曼佬  | 我要投稿

书评 《坦克战术 从诺曼底到洛林》

自打我从我的好友王法老师那里听说到他正在翻译一本关于二战盟军坦克方面的书时,我就十分期待,一是因为关于盟军装甲部队,我的兴趣所在;二是因为由王法老师,国内著名的盟军研究者,更是数本涉及装甲部队方面巨著的作者所译,质量绝对有保证。此书刚出版之时,我就立马买下了。刚拿到这本书时,我是十分激动的,因为长久以来偏爱德军装甲部队的国内军圈迎来了一本盟军装甲部队方面的书籍,此书的封面也设计的非常好,一展盟军坦克的雄姿。但当翻开此书后,只能说是一言难尽。我不敢说自己对此有多么高深的见解,但平日里喜好研究盟军装甲部队,对此也略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看到的是目录,从目录来看,恐怕该书并不是什么《坦克战术》,而充其量只是一本《北美坦克战术》。但当你阅读此书后,你会发现,可能是因为作者是加拿大人,此书甚至不是什么《北美坦克战术》,而是一本着重笔墨描述加军的《加拿大坦克战术》!然而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地说到了,加军并没有什么过多的独立的“坦克战术”,基本上是依附于英军的。作者多次提到富勒与利德尔·哈特的理论,却并没有充分告诉我们英军二战时期的官方“坦克战术”是怎样的。个人认为,本书对装甲战术的描述太少,更多是在描写“坦克战例”。当然,个人认为其对战例的描写仍是中肯正确的,值得一看。本书对美军的描述较少,当然法国战役期间(特别是前期)主要是由英联邦军直面德国装甲部队,美德坦克对战较少。对洛林坦克战的描述,个人感觉对战斗群及以上(师级)单位的描述较少,对小单位的描述较为详细,小单位依靠他们的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对战黑豹的胜利。作者写的较多的小单位小规模作战,其实更多是美军在进攻、在运动战中的局部伏击战。当然也不可否认美国第四装甲师的训练有素已经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果敢勇猛。另外提一嘴,关于洛林之战,强烈推荐王法老师所写的《辉煌与泥泞:洛林坦克战》。

第13章对美军坦克的批评也是极为中肯的,当时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的民主兵工厂造出了这么一个装甲与火力都不及德军的坦克还盲目自信,作者也通过对比,证明了德军在装甲战中的技术上的一定优势。 苏军的指导思想确实是要强于盟军,盟军在这方面其实相当空缺。但苏军战役法的大胆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不惧(大量)牺牲”,而这是欧美盟军所无法接受的,盟军对高伤亡过敏。由于法国的地形限制,加上盟军后勤问题,并打不开大兵团作战,并且凭靠优势航空兵,能保证德军也无法发起大兵团作战,因此将法国战役限制在局部来看较小规模的作战。英国多次发起大规模攻势,发动多个师进行进攻,但往往被地形所分散,成为了局部小规模战斗。 此书中有些地方选择性使用资料,因此曲解是材料并与事实不符。例如作者因为巴顿将军说骑兵应该在坦克前面就认为巴顿是拥护骑兵的,而其原文是说在夜间行动时,骑兵应该走在坦克前面,否则坦克容易遭到伏击。此说法并没有任何错误,而且背景是在1920左右,在其他侦查方式并不完善的时候,此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作者认为苏军指导诺曼底战役会获得更大的成功,但笔者认为其地势将苏军的数量优势分解,可能表现会还不如质量更高的盟军。 本书,王法老师为了纠正而添加注释并煞费心血,非常可惜,出版社以尊重原文为由,删去了绝大多数译注,因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许多问题与漏洞,万幸是王老师将详细的译注发了出来,详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158236/。这些译注非常有价值,纠正了本书的大量错误,其中还含有很多知识点,强烈建议配合译注进行阅读。 本书中多处坦克对比资料请谨慎使用,仅供参考,其中有些是错误或没有价值的。击穿距离有些也是毫无意义的。不建议使用。 另外,本书的编辑出了些问题,多处图文搭配不当。

书评《坦克战术 从诺曼底到洛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