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再放狠话!国产芯片自给率仅为16%:2025年小目标或将难以实现
【10月17日讯】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耗国,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我国每年进口芯片金额都直接超过了3000亿美元,超越石油成为了我国第一大金额的进口商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都将消耗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芯片产品,为何我国会进口、消耗如此多的芯片产品呢?

这也是因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工厂,全球绝大多数的手机、电视、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制造,就连一直希望摆脱中国依赖的苹果,目前在疫情影响之下,大部分iPhone手机都在国内生产制造,而这些电子产品都需要大量的芯片产品,但我国的芯片产业并不是特别发达,尤其是在芯片制造产业链中,我们目前也只能够生产成熟工艺的芯片产品,无论是在产能还是在芯片制造工艺方面,都无法满足一些高端芯片的生产制造需求,所以需要大量进口国外的芯片。

但随着华为、中兴等国内三百多家科技企业被列入到实体清单以后,也开始让国内科技企业觉醒,抛弃“早不都买,买不如租”的理念,所以我们在最近几年时间里,一直都在大力发展国产芯片产业链,以提高芯片国产化率,减少对外国芯片依赖,对此我们也定下了一个小目标,预计在2025年达到70%的国产芯片自给率,在2020年实现30%的国产芯片自给率,那么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这一小目标呢?

就在近日,日媒《日经新闻》正式对外报道,在过去的2020年,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只达到了16%,有超过84%的芯片依旧需要从外国进口,如果剔除Intel、三星、SK海力士等外国企业在国内设立芯片制造工厂的市场份额,纯国产芯片的自给率只有可怜的6%,超过94%的芯片产品都需要依赖于外国企业,最后日经新闻还提到,在2025年想要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小目标,或许存在很大的难度,甚至很有可能会遥遥无期。

其实日媒报道的数据是来自于IC Insights公布数据,根据知名机构统计数据,中国本土生产的芯片只占到了15.9%份额,如果只计算即是中国生产制造,也是中国品牌的芯片市场份额,更是只有可怜的5.9%;不得不说,针对这一数据,我们国内芯片企业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就是继续加油,争取在2025年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目标,届时美国的“野蛮与霸道”才有可能会停止。

最后:各位小伙伴们,你们觉得我们是否可以实现这一小目标,减少对外国芯片的依赖呢?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讨论,期待你们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