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15个判断

2023-01-24 19:21 作者:hispass  | 我要投稿


贺雪峰

判断一、乡村振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是为了大多数仍然要依托农业的、占中国农民大多数的、相对弱势的农民进行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保持农村基本生产生活秩序,而不是要建设“强富美”的农村。

判断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中国现代化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

判断三、过于强调成产要素自由流动,鼓励资本下乡,只会加剧农业农村领域的竞争,排斥缺少城市就业机会的农民,影响土地作为农民基本保障的功能。

判断四、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不是建设美丽乡村,也不可能让所有农民从农村农业中致富。农民正在城市化,农民致富机会在城市。

判断五、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发展,会造成农业的过度竞争,既不可能让农民致富,也无法解决农业弱势的问题。

判断六、当前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土地细碎化,分散的地权和地块难以容纳现有农业生产力。农地制度需要创新,创新范例是国有农场的土地制度。

判断七、土地是生产资料,不是财产,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土地制度要保护生产的权利,而不是占有的权利和不劳而获的权利。

判断八、当前中西部地区甚至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投入巨资建设美丽乡村,浪费了大量宝贵惠农资源,形成了巨额地方债务,所建美丽乡村示范点既无法示范,又不可持续。应当禁止政府投资建设美丽乡村。

判断九、精准扶贫种出现了普遍而严重的形式主义,也造成了严重的人财物力浪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

判断十、农村反贫困的关键是建立相对完善的特困救助制度,通过社会保障这种更加制度化、常规化的办法反贫困,远好于运动式扶贫。

判断十一、同时有二十多支设计团队对一个贫困县一百多个村庄进行改造设计,按景区标准打造,远远超越了当前农村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应当作为正面典型宣传。

判断十二、当前全国地方政府都指望通过腾退农民宅基地来获得乡村振兴建设所需要的巨额投入,这是完全不现实的,因为宅基地腾退并不创造财富。

判断十三、农村建设要按农村标准,不能按城市标准。随着城镇化推进,大部分乡村注定是走向相对衰败。乡村建设要定位于底线建设,目的是环节现代化给乡村带来的阵痛,并通过适当建设乡村来为可能出现的现代化风险做应对准备。

判断十四、集体经济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有物业靠收租,一种是经营产业。现在集体经济发达村庄绝大部分属于第一种。成功经营实体经济的村庄少之又少。

判断十五、乡村振兴不要搞透支,地方发展要防止过度融资搞没有效益也不可能持续发展的乡村建设。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15个判断】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g411W7P6/?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81ac9e5b84aa9f81908995f69561b2de


(转)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15个判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