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第8课(下)

2022-01-31 12:00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石窟:是营建在岩石、山崖上的寺院,源于印度。由于印度所处的南亚次大陆气候湿热,雨季漫长,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修行;故此在很早期,印度人就选择了在冬暖夏凉的天然岩洞中起居打坐,锤炼自己的身心。这种建筑方法其后传至中国,而佛教将之发扬光大。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石窟艺术兼得天地精华与人间灵气,融会中外的文化精粹,饱满浑厚,但并不沉重晦涩,反而其活泼的视觉形象能悦人眼目,令人抒怀赏心。莫高窟、云冈、龙门与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禹贡地域图:约(268~271),西晋裴秀主编完成。这是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的历史地图集,是中国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也是所知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图集所覆盖的年代上起《禹贡》时代,下至西晋初年,内容则包括从古代的九州直到西晋的十六州,州以下的郡、国、县、邑及它们间的界线,古国及历史上重大政治活动的发生地,水陆交通路线等,还包括山脉、山岭、海洋、河流、平原、湖泊、沼泽等自然地理要素。图集分为18篇。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裴秀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千金方:又称《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疗与保健系列丛书之一。唐朝药王孙思邈所著,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就简,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值较高价的著作。此书首篇奠定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故《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它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唐本草:是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由苏敬(公元657-659年)主持编纂,李绩等二十二人修定,于唐显庆2-4年编著。又叫 《新修本草》本书有本草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等。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回互类。其中还记载了用白锡、银箔、水银调配成的补牙用的填充剂,这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补牙的文献记载。

 

天竺:唐朝对古印度的称谓  

 

梵文:梵印度的古典语言。佛教称此语为佛教守护神梵天所造,因此称其为梵语/梵文。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梵语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同时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第8课(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