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教育,对一个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2023-06-08 21:30 作者:行者薇语  | 我要投稿
  • 我出生在皖北农村

一个非常普通的,在大人的世界里可以定义为贫穷的家庭

爸妈都是农民,爸爸初中没毕业,妈妈只进出过学校几天

这个出身很重要,如果你听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寒门子弟通常有两条路

不擅长读书的,都早早下了学,进厂、做农民,他们要挣钱,越早越好

农村不比城市,父母可以给你报兴趣班,补习班,像我大伯家的孩子,一个学了画画,一个学了音乐,后来也都走了艺考生的路线,文化课就可以不那么拼

而我和我弟,一个成天闷头啃课本,一个连初中都没上完

家里没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父母压根不知道有艺考这条路可选(贫穷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的拮据,而是资源和眼界的局限)

我不够聪明,但我够听话,尤其是长辈的话

我爸说“笨鸟先飞”我奶奶说“吃口馒头争口气”

大抵的意思就是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加上我确实不适合下地,在太阳底下待个小半天,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脱皮

而读书写字考试这些事,我能做的下来

所以我很清楚,留给我的路,只有读书这一条,而且只能靠自己

我没有参加过一次补习班,也几乎不会额外买资料

只用最笨的方法,就是看课本,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遍又一遍地看

从村上的小学,到镇上的中学,县城的高中,外市的大学

一级没跳,一级没留

我在读书这条路上,走的算是顺利的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

这条路之所以走的通,靠的不是我个人的努力

而是幸运

我们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深沉地信奉着“勤劳致富”

一代又一代地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们的思维很简单

冬天种下麦子,夏天收割,变成粮食和金钱

然后种下豆子玉米,秋天收割,变成粮食和金钱

总之,种下去的东西,一年之内都能看得到收成

而读书不像种地,它不是今年读了,明年就能换成钱

在看到它带来收益之前,有着长达十几年的金钱投入

考上了还好,考不上,就等于是白白花了那么多钱

倒贴的事,很少有家庭愿意承担

尤其是女孩

本身,很多父母都觉得养女孩是倒贴的

辛辛苦苦,养的再好,到头来不过是泼出去的水

很多人不止一次在我爸妈面前提起

“你家那女孩子,让她读那么多书干嘛,将来不还是嫁人,白替别人家养”

爸妈总是傻呵呵一笑“她愿意读,砸锅卖铁我也会供她读”

在农村,读书,接受教育有一个隐形的门槛

叫做开明的长辈

  • 好学生的标准和代价

我读过的那些学校,衡量好学生的标准只有一个

考试成绩好

只要你能拿到比别人高的名次,考出比别人高的分数

没人会管你跑步是不是同手同脚,一天喝几口水,交不交得到朋友,心理是不是健康

他们不关心教育,只关心数字

名次和分数成了衡量一个学生价值的全部标尺

成为这种体系下的好学生并不难

只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数字上就好

数字带给我的高光时刻

我都没什么记忆,也许是因为过于普遍了

然而数字带给我的羞耻和困惑却牢牢地扎根在记忆深处

数学立体几何,满分150,我考30多分

物理化学生物,满分300,我考不到100分

我一度以为自己笨到没得救,也认为这些学科实在是艰深无聊

直到多年以后,当它们脱离开考试,名次,回归到生活之中

我才发现,难的是考试,无趣的是老师

一味关注数字,毁掉了一个学生对于那一类知识的热情和探索

也远不仅于此

 

好学生自带关注度,很多陌生人都认识你,而你从来不用刻意讨好谁

老师们都对你极尽温柔,呵护,而你从来不用主动为自己争取赞许和欣赏

你需要做的永远只有一件事,考好试

只是那些年,没人告诉你

所有其他事情,都很重要,都需要学习

这个真相从进入大学,这个好学生的合集之后

你才会慢慢窥见个冰山一角

当身边人聊起安妮宝贝、唐七公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

你只知道鲁迅原名周树人

当身边人用着ios系统翻外网的时候

你还不知道怎么用百度百科搜索需要的资料

当身边人换了一个又一个男女朋友的时候

你还在为鸡飞狗跳的宿舍关系抓狂

当身边人组织同学合作一个项目的时候

你还在为四六级分数没谁高而沮丧

……


一个巨大而陌生的世界向你涌来

这个世界的规则并不是很清晰

可以迟到,可以逃课,可以把短假拼成长假

读书不为了考试

考试只求过

老师对所有学生都一脸“众生平等”相

毕业之后,有人继续升学,有人找工作,有人北上广深,有人回老家,有人考编制,有人考公务员

进入职场之后,你的上司学历可能没你高

比你涨薪快,赚钱多的,不一定有你拼

逢年过节长辈们问及你混得怎么样

通常会投来不理解的眼神

“你当年成绩那么好,你上了大学,怎么还没人家进厂的工资高”

所以,上那么多年的学干嘛

???

 

  • 读书,教育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工作3年以上的人,都经历过理想的破灭

现实让他们不得不接受

会读书≠会赚钱

学历≠薪水

社会考核一个人的标准要宽泛、复杂得多

“为什么曾经的好学生,进入社会反而混得不好”

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他们除了考试,啥也不会

他们当年为了考好试,啥也没能学会

 

所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还有必要读书吗

 

我们先退回到一个不发达的省城的农村的普通家庭的普通智商的孩子来说

除非教育制度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生存的人为目的

而不是教出能考高分,给学校提高升学率的人

否则,留给他们的前途,可能还是90年代初期的,努力成为好学生

死读书,读死书,考高分,上大学,上本科甚至双一流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更大概率接近所谓“成功人生”的唯一出路

但是,这只是教育和读书所能带给一个普通人的最外在,最务实的好处

其实也是非常有限的

靠读书和受教育实现阶层跨越,贫富跃级的终究是少数

大部分的人还是做着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薪水,过着普通的生活

而一个普通人能从读书和教育中获得的不该止于此

 

这里开始,我们要从学校教育扩大到终生教育的维度

教育,读书,更为根本的意义

我觉得是学习能力,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自我认知

 

学习能力:

学校里的系统教育,有其局限性

但它胜在系统化

日复一日地坐得了十几年的冷板凳,收获到的可以不止是怎么考高分

还有如何学习一门陌生的课程,如何思考、解决一个问题

这些,在当时只能体现为拿高分

但是对于日后多年的自我教育却是一个很好的地基

不同学科的知识也许没有那么多的共通性

但是,良好的学习能力却可以应用到任何一个陌生的领域

珍贵的,就是这种学习能力,以及保持学习的能力

你永远可以从0开始

当你面对一份全新的工作,你可以通过学习胜任

当你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你通过学习甚至可以成为业余的“专家”

(持续在一个领域投入,达到1万小时,谁都会成为专家,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以此来说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应该是贴切的)

当你困惑于人际关系,困惑于生死意义,困惑于种种生活命题

你可以通过学习,解惑

没有什么新知识和新智慧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很多年前的人都经历过

也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只要你愿意去找

 

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

除了学校教育

家庭,职场,人际交往,电影,书,音乐,大自然

教育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

随着时间的累积

你做过的每一件事,看过的每一段文字,每一段影像

走过的每一个地方,看过的每一处风景

会像细沙聚集起来

形成你的智慧沙丘

你会从最开始的,面对一个问题只是全盘接受别人的答案

到拥有自己的批判和辨别力

一个包包对于你的意义可以只是用来装随身用品

而不是彰显身份和地位

出现一个网络热点话题,一个社会新闻

你可以不必成为一个键盘侠或者一片雪花

在人们普遍选择结婚或者普遍倡导单身至上的时候

你可以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成年人和孩子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

可以自己做判断,做选择,并独立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

 

自我认知:

古希腊德尔斐神殿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这和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是一个意思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了解世界是同时进行的,也是相互起作用的

当你通过旅游,看书看电影,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

你会多一个选项,多一份勇气

“也许我可以做类似的事情”

很多时候,不是没有选择

而是你不知道你可以有什么选择

教育和读书就是一个“知道更多”的过程

 

但是知道得越多,并不是为了拥有更多选择,得到更多东西

而是为了做出更精准的选择

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你只有一副身体,一个脑袋

一天只有24个小时,一年只有12个月

生命是有限的,精力是有限的

你不可能既享受家庭生活的安全感

又想要独身的自由

 

今天,网络发达,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

交通发达,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越来越方便

这都意味着,即便是作为一个普通人

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成本都大大降低了

是好事

但是共存的一个问题就是

存在一种假象

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上

有人从大厂裸辞去做全职博主

有人骑行流浪中国,流浪世界

有人出家,有人出国

有人考编考公,有人逃离体制内

有人整天高喊女性主义,单身主义

还有人手把手教你怎么找个好老公,生个好baby

……

是不是觉得选择越来越多了

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像也无所不能了

可是当你真正开始去做

才会知道,手机里呈现的只是别人生活的一个片段

你永远不可能知道真实的他的全部,甚至他是真实的还是人设

所以你无从知道他所鼓吹的是否适合你

这种情况下,你比没有选择,一无所知的时候

更加困惑,更加一无所获

这是碎片化接收信息的弊端

不了解全局,或者只是了解一个剖面

有时候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危害还要大

 

如果有可能,花半天的时间读一整本书

而不是刷好多条新闻和短视频

花很多时间投入一段真实的关系

而不是幻想着无数种可能的关系

越快的时代,越需要慢下来

 

教育,读书,于一个普通人来说

大概就是,通过开智,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界中

以自己的节奏辟一小块净土

开一朵不为谁而香的小花

读书,教育,对一个普通人意味着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