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饕们仍然对白马威士忌情有独钟 低价还是情怀?

2023-10-16 15:03 作者:黑池公开课  | 我要投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个威士忌品牌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大行其道,在当时很多影视剧作品中频频出现。


这就是白马(White Horse)调和威士忌。


它出现在牛仔裤的口袋里、无限畅饮的酒吧里、密谋案件的现场……


“你可以把一匹白马带到任何地方!”这就是当时的广告语。

如今是单一麦芽的时代,就如同白酒中的酱香,而价格相对低廉的调和威士忌,似乎不登大雅之堂。


早期威士忌其实都是单一麦芽威士忌,但是因为制作工艺落后,酒的品质非常不稳定,直到调和威士忌出现,威士忌才开始大规模走向市场。从19世纪中期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100多年时间里,一直是调和威士忌的天下。


在调和威士忌中,白马(White Horse)威士忌一直是品质的代名词,到今天依然在威士忌世界保有一席之地,在威士忌老饕口中低调相传。


出生于1855年的Peter Mackie是威士忌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

Peter Mackie

其家族经营的威士忌公司曾经是乐加维林(Lagavulin)酒厂的独家销售代理,并持有一定股权。而Mackie一开始在拉加维林当学徒,后来成为蒸馏厂的实际管理者。


而在此期间,有着远见卓识和商业头脑的Mackie使用自己家族一家旅馆的名字(白马酒窖旅馆(the white horse cellar inn))注册了White Horse商标,使用的都是乐加维林的原酒。这一年是1891年,也是白马威士忌起始之年。

Mackie家族独家代理销售拉加维林持续到1908年,与酒厂的大股东Johnston家族因为利益不合,最终终止了代理权。


Mackie一气之下,从乐加维林挖来技术人员,创建了Malt Mill酒厂,为白马威士忌提供基酒。


神奇的是Malt Mill酒厂竟然就建立在乐加维林酒厂内部,双方甚至共享一个糖化槽。


“走对方的路,让对方无路可走。”


可惜由于多种原因,Malt Mill在1962年就关停了,也没有任何存世的作品。1923年的一份贸易杂志写道:“Malt Mill是如此彻底地模仿古代生产,具有一种真正的古代气息。”

1962年最后一次灌装的Malt Mill样品,如今在乐加维林酒厂展出

Mackie被人称为“三分之一是天才,三分之一是自大狂,还有三分之一是怪人。”他对威士忌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在威士忌这件事上,如果我们买不起最好的,那我们最好省下钱压根不要喝。”Mackie还建立了威士忌历史上第一个品质控制实验室。


第一次世界大战,Mackie的儿子和所有的潜在继承人全都死在战场上。1924年Mackie离开了人世,在此之前,卖掉了公司。1927年,白马公司与乐加维林都并入帝亚吉欧前身Distillers Company Ltd,白马威士忌也成了旗下诸多调和威士忌品牌中的一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乐加维林酒厂的顶棚上都有一个巨大的白马图案。

如今在拍卖市场上较为活跃的“老白马”,多是1960年前的出品,备受当今老酒爱好者们的追捧,以期感受旧时代苏格兰威士忌的风味。因为人们认为其中有旧时代乐加维林,甚至含有一部分Malt Mill的威士忌。


几年前,一些半老不老的白马威士忌也被酒商弄到国内来销售,价格一度炒得离谱。值得花高价买的是那些60年代早期和之前的白马威士忌,这点作为新手还是需要擦亮眼睛。

2016年之后,白马威士忌从圆瓶改成了现在的细长瓶。

在某东上,价钱也只有60元,百元以内的调和威士忌里面,白马肯定属于佼佼者。


喝白马,其实不仅仅是喝一个威士忌品牌,更多是一种怀旧吧。

老饕们仍然对白马威士忌情有独钟 低价还是情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