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6):“第三类临界能量剥离——源质纳入”

2022-07-20 22:17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在讲完了第一类临界能量剥离——能量传递,第二类临界能量剥离——能量扩散之后,我们今天来讲讲和能量的传递扩散不太相同的能量剥离——源质纳入。

在进行这类临界能量剥离情况的讲解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图《15》-2:

《15》-2

在图《15》-2的模型中,我曾假定红色能量覆膜是包覆第1层源质的能量总量巨大的最外层覆膜,红色能量覆膜与橙色能量覆膜之间存在许多层能量覆膜,不过在上篇文章中为了避免将问题复杂化和麻烦,要讨论的内容也和内层能量覆膜无关,所以我没有将它的内层能量覆膜画出,不过由于红色能量覆膜“具有巨大的能量总量”这一特性非常适合在今天将要讨论的情况中被使用,并且要讨论的内容也和其相对于最外层能量覆膜也即红色能量覆膜的次外层能量覆膜、次次外层能量覆膜多少有点关系,因此我在《15》-2的基础上画出它的次外层与次次外层能量覆膜于是有下图图《16》-1:

《16》-1

图《16》-1与图《15》-2的系统基本相同,其中红色能量覆膜是覆盖第1层源质的最外层能量覆膜(从外向内数第一层),浅灰色能量覆膜是次外层能量覆膜(从外向内数第二层),浅绿色能量覆膜是次次外层能量覆膜(从外向内第三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浅绿色能量覆膜和最内层能量覆膜也即直接包覆第1层源质的能量覆膜橙色能量覆膜之间还有无数层能量覆膜但因要讨论的内容和它们无关因此未在图中标出。

现《16》-1发生《15》-2至《15》-3的过程,于是有《16》-1至《16》-2如下图:

《16》-2

事实上,我们在对《16》-2进行分析时得知在《16》-2中存在大量的未能完整包覆任意一个源质至少一层,形成稳定的源质能量团的游离小型能量团,那么这些小型能量团是否有可能在整个源质能量场的作用下不断游离最后至少有一个小型能量团处于两个有至少一层能量覆膜形成了稳定的源质能量团的源质之间如下图《16》-3:

《16》-3

假设这两个源质能量团的距离足够近,小型能量团的源质引力阻隔范围的面积刚好足以覆盖两个源质能量团间连线间一块区域,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因为能量和能量有相互接触便能融合成一个更加巨大的能量团的性质,所以如果上述情况发生,那么这团小型的游离能量将有可能将两个源质能量团连接在一起,如下图《16》-4:

《16》-4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更新的,更大的,含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源质能量团出现了,由于这个源质能量团在外层能量剥离的过程中反而将一个新的源质纳入了其中,使得系统中源质能量团所含最大源质数增加,因此我将该过程称为源质的纳入。

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光是通过看图就能够明白在该系统下图中含有两个源质能量团大型源质能量团并不能维持稳定,由于能量的源质引力阻隔力依据两个源质间的能量总量而确定,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图《16》-4中形成的含有两个源质的源质能量团在它们连线上的受力极端不平衡,在这样的能量形成的瞬间就会以一个源质能量团被远远弹出而告终。

不过,是的,我说的是大部分情况下会以一个源质能量团被弹出告终,不过在某些极其特别的情况下这种两源质的源质能量团系统能够维持稳定,而这种情况我将其称为“能量系带”,由此我的模型将正式进入多源质体系。

以上本篇正文的内容到此结束,剩下的唠嗑。

在下篇文章中我打算讲讲能量系带的内容······大概能讲吧,因为感觉没有需要进行铺垫的前置理论了,所以应该能讲···嗯······按照我的计划,讲完能量系带我就能讲讲能量覆膜导致的约束力(夸克禁闭的形成机制),之后讲讲四大基本力中的三力,强、弱、电磁力是怎么形成的,再讲讲电磁场的形成(也可能暂时跳过之后再说?说实话我有点想先讲某位读者比较关注的四力的统合)之后讨论一下质量的本质,然后在讲讲万有引力是如何形成,之后再说说四力是怎么统一的吧(有一说一,万有引力的作用机制和余下三力差了那么多,有些时候是真想不明白那些物理学家为啥会把万有引力和余下三力联系在一起)。

然后这里我先做个预告,在讲质量的本质前我一定会讲我为什么在我的体系里一定要把时间这个物理量革除出去为此还专门写了几篇文章探讨时间的本质还有时间停止与回溯(顺带聊了聊概率存在)的原因,我将时间因素革除实际上是为了另一个更重要的物理量革除,不,准确的说是给与它更为正确更符合事实的定义,猜一下这个物理量是什么?

那么就这样吧,这篇文章暂时告一段落,之后的内容之后再写吧。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6):“第三类临界能量剥离——源质纳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