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老患者分享治疗经验,这3件事情不要做,多花钱还没效果
最近在整理留言中,有很多是治疗多年的乙肝患友,有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也有的走入严重的治疗误区的。他们通过留言的方式给我分享治疗历程,有些让人心酸,有些让人感动,也非常感谢他们的乐于分享,给后来者提供宝贵的治疗经验。我从中整理了3种常见的乙肝治疗误区,希望这些经历能让大家的乙肝治疗少走一些弯路,节省一些费用。
一、不要盲目信赖自己搜集的养肝护肝“妙招”
陈先生,今年46岁,31岁开始正规的乙肝抗病毒治疗,总治疗历程已经有将近20年的时间,31岁早期肝硬化,目前逆转。根据陈先生介绍,在乙肝发病初期,自己在网上搜罗了很多的养肝护肝“妙招”,包括用草药泡水喝等方法。不仅没有达到“保肝护肝”作用,病情经过几年的发展,出现了轻度的肝硬化。幸好,及时发现,停止了这一行为,走上正规治疗的道路,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虽然需要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但是肝损伤已得到控制,肝硬化出现逆转。
其实,陈先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自己用一些搜罗的方法去进行乙肝的自我治疗,不排除个别的达到了一定的保肝护肝作用,但是多数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有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病情的不够重视,另一方是为了节省治疗费用。但是,会造成后期治疗难度和费用增加问题。
二、不要盲目更换一线抗病毒治疗用药
李女士,今年49岁,32岁开始抗病毒治疗。多年来一直关注乙肝治疗的动态,不错过每次新药的发布和上市。有些药物,甚至动用国外朋友的关系,进行代购。但是,这种自主的高频次的抗病毒药物更换,并没有带来更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反而体内的病毒量出现了多个变异位点,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难度。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任何抗病毒药物,均需要根据应答性、副作用等综合病情来考虑是否更换。如果目前药物应答良好,能达到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是不需要进行药物更换的。盲目的更换药物不仅使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且容易导致乙肝病毒变异,治疗难度加大。
三、乙肝治疗用药且不可“走走停停”
一位32岁的乙肝患者,29岁开始服用一线抗病毒治疗用药,服用三个月病毒量明显下降,觉着病毒已经转阴,不需要再进行药物的服用。在未与主治医生沟通的情况下私自停药,目前病毒量已经高达E+09级别,且肝功能中度损伤。
乙肝抗病毒治疗达到理想的效果时,不可盲目的停药,更不能私自停药。乙肝停药,需要符合临床治愈标准。乙肝临床治愈,不仅仅对病毒量有所要求,对肝功能、两对半以及肝脏组织学检查均有较高要求。盲目的停药,容易导致病毒快速反弹,甚至导致肝炎的进一步恶化。
以上是分享的比较典型的乙肝患友的治疗建议,每个建议至少有10-15人反馈这些治疗的误区。希望还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朋友,可以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及时采纳。如果有类似的错误行为,尽早规避,祝愿大家尽快走上正轨治疗和临床治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