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物流车辆电子标签严格监管,无需施解锁,不香吗?

2022-11-29 13:41 作者:科技贝贝  | 我要投稿

近年来,智慧园区、智慧物流成为许多大宗物资传统企业想要打造的主流管理模式,物流车辆作为业务的主要执行体,如何实现智能化管控成为关键性的一步。以往一次性电子标签、二维码、一卡通等方式,仅仅是做到了业务信息的电子化传递,远远达不到“智慧”管理层面“去人为化”、对业务自动判断、监测的要求。

随着企业对数字化应用需求的加深,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车辆监管产品应运而生,其中电子物流锁(在途物流GPS电子锁、物流智能锁)最为常见,几乎一时间成为企业纷纷争用的“宠儿”。但在该方式的管理下,依然存在令企业头疼的问题:一是经常在关键节点,识别设备与锁互通不灵敏,造成频频反复读取、作业卡顿,导致业务流转效率明显降低;二是施解锁环节仍由人工校验执行,以卡/PDA/APP操作,无法避免私自“配钥匙”等行为,存在人为干预。

人工操作施、解封“IC卡”

那么,是否有更严密的监管方式能够解决上述弊端,让“智慧”模式切实地造福企业呢?笔者通过搜索资料及走访调研了解到,当前某些企业正在使用的“磁力车辆电子标签”恰好对症攻克了问题。

(1)    集成北斗/GPS4GLoRaFRID超高频、高频等多种卫星定位与通讯传输技术,并结合多种传感器技术,作为车辆唯一“身份证”与业务信息载体,实时监控车辆执行状态;磁吸安装、主动监测方式,挪取则报警,确保车辆与货物关系始终一致。弥补了电子物流锁单频模式导致的对物理性损坏、人为破坏报警,但无法对人为操控导致的“合法”解锁、换锁进行监管的弊端。

(2)    配合专用设备“信息交互终端”,读取范围精准覆盖,灵敏快速,适应各种极端天气、环境,无漏读;同时实现对车辆在厂内各关键业务节点的状态判断与自动引导。解决了挂锁管理方式经常需要司机反复配合寻找最佳读取位置,整体流转不顺畅、作业效率低,以及无法省去现场指挥人员的弊端。

不同于单一的产品应用,基于“磁力车辆电子标签”采用系统性管理设计,实现园区、在途业务无缝对接,按企业预设的规则与标准,所有作业结果均由系统自动判定、反馈,管理者只需要依据客观的数据做决策,形成严格的数字化流程与物流监管闭环。


物流车辆电子标签严格监管,无需施解锁,不香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