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艺术名家——王延军


王延军,字:古易,号:居砚散人。男,1951年生人,吉林人定居北京。中书协会员,中国书画院理事,省美协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清华美院特聘画家,首都师范大学特聘美术教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长。原为某报美术编辑、摄影记者。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鲁艺美院山水画班,深造于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画创作高级研究生班。
本人自幼喜欢书法、绘画。受教于恩师程大利、崔如琢、李松、娄述泽,洪,师恩钊,何白沙。又得到史国良、王菲、周志龙,和美院著名教授,诸多名家指教。近两年跟随 师恩钊老师进行北派山水画创作。作品入录《中国美术通史》《近当代中国美术史》《大红袍》等实力画集 。
2011年与中国书协理事高庆春等人合作“大爱无疆”20米书画长卷被中国民族爱国英雄巴什拜博物馆收藏。2010年《断桥》被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2018年<静水流深.>被商丘博物馆收藏。部分作品被国外大使馆官员及国内领导人收藏。



大自然赋予了山水深邃和神奇,而人类,从古至今都未停止对山水的思考和领悟。王延军先生钟爱山水,用手中的笔墨,绘出那一抹山,那一抹水,和那一抹情怀。




王延军先生所作山水画质朴而笔墨厚实,意境深邃。主张“贴近文脉”、“正本清源”。这种对山水画意境的追求及其全新山水画图式的创造, 是对中国山水画意境传统的一个本质性回归。




王延军先生的山水画中西合璧、别具一格,极具创造性。作品将“面”铺得很开阔,用线却很精巧,点、线、面充分融于一纸,十分和谐。构图色彩淡雅,层次清晰、线条有力,奇山怪石均栩栩如生,寥寥数笔即将山的神韵和水的气质勾勒而出,活灵活现,令观者意犹未尽。


山岚飘渺,云霞流连,诸多山峰草木掩没在云雾缭绕中,虚幻而浩渺。画家釆用了情感及朦胧的认知手法,微妙地处理黑、白、灰、疏、薄、轻的辨证关系,恰如其分地加以变化分布,使画面整体表现得苍润、明秀、深幽、静谧。可以说画家在传统的基础上拓展了自我语言,传递出画家对生活的感悟和赞美之情。特别是画家水墨运用韵味浓郁,画面淡然之气势表现了文人化的豪情,笔墨相对轻松活泼,反映出画家艺术素养之厚度与深度。





王延军先生之画,用笔沉实而又奔放,沉着而痛快,洒脱从容,真画者也,他对各体书法也曾下过苦功,始终临池不缀,知用笔方圆变幻之奥妙,而又能妙参画法,彰显书法用笔的风骨与神韵,作画如作字,笔笔见分明,而气韵连惯,他修心修艺,写的是大胸怀大格局。他更从传统文化,哲学,宗教中吸取营养,来铸其骨,精其魂。弘扬彰显一种民族精神与士夫豪情,与文人情怀。王延军先生之画,大开大合,朴拙而不乏灵气十足,妙道传神,捕捉玄虚之境。大山堂堂,赫然当阳,抒忘我之情怀,张虚空之气度,是以气入画,写的是一种气畅,境界与格调,他修的定是上乘禅。天机妙处,张扬个性,写大无畏的无我情怀与从容不迫的自信和担当。


神领意造,铸魂丹青。王延军先生的众幅山水丹青,绝对是代表了传统山水的高古意境和自然品味!而他的山水技法和风格也无疑是具有着多方面的经典元素,包括古典的山水意趣和先贤的审美风尚
凡有灵魂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绘画亦同道长练功,得天地真气者得真功,这个真功除了苦练还需有天赋,二者缺一不可。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王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