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承建的格鲁吉亚E60高速项目T3隧道顺利贯通!
近日
中建一局
格鲁吉亚E60高速F1道路
升级改造工程
迎来首个隧道贯通节点
T3隧道的正式贯通
标志着项目隧道施工生产
进入崭新阶段
为后续隧道施工奠定扎实基础
项目位于格鲁吉亚
楚马特了提-海威地区
是中国建筑在格鲁吉亚中标的首个项目
项目建设路段属于欧洲E-60高速公路的一段
线路全长11.6千米
建设内容包括3座隧道、17座桥梁
53座涵洞等
建成后将极大缓解E60现有路段的交通压力
缩短首都第比利斯和西部巴统港
波季港的物流时间
拉动当地山区就业
对格鲁吉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山拓路,因地制宜
▲项目效果图
T3隧道南洞处于高加索山脉南麓
地下水较发育
地形起伏大
地质以中风化闪长岩为主
全长500米
整体采用新奥法施工
该隧道为单向双车道
设计时速80千米/小时
▲项目效果图
T3隧道南洞与北洞
在入口处属于小净距偏压隧道
施工风险较大
且存在地质灾害风险
设计采用棚盖结构进洞
项目团队通过优化洞口施工顺序
在支护桩施工完毕后
采用无支架法施工盖板
震速监测仪对隧道扰动
进行定期监控
酷寒暴雪,迎难而上
项目履约伊始
就遭遇格鲁吉亚十年难遇的极强暴雪
最低气温至零下30摄氏度
酷寒暴雪气候严重挑战着履约进度
为确保冬季连续施工
项目履约团队积极寻求技术创新资源
向按期履约迈出坚实步伐
▲桥梁架设现场
面对大雪封山封路
物资设备进出施工受阻
油电耗材停产
土壤地质剧烈变化等
项目团队及时预警、迅速出动
制定全方位应急措施
最大限度保障项目施工进度
▲公路线路图
中国建造,品质保障
▲T3隧道掘进贯通
T3隧道入口为小净距偏压隧道项目团队大胆采用桩盖结构进洞结合无支架法施工盖板相比于国内传统的进洞方案在加强结构稳定性实现快速进洞的同时避免了搭设满堂架的工期和成本
▲公路线路图
隧道内岩石层构造复杂
易受到风化、蚀变和水的影响
多发断层和破碎带造成隧道塌方和下沉
项目团队根据国内山岭隧道建设经验
结合隧道内具体施工条件及欧美规范标准
通过RQD-RMR-Q值结合地质素描
实时判别围岩等级和防护类型
采用动、静态量测+震速监测
实现快速获取数据并精准分析
确保控制沉降量处于设计范围内
(中建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