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中医避瘟香囊:香在囊中藏,口鼻皆可安!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

2023-06-13 15:04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古中医避瘟香囊:香在囊中藏,口鼻皆可安!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中医学有“治未病”的观点,《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未病防避,是古人摄生重中之重。对于平时体弱多病的人,要注意适当用香药培元固本,以增强抵抗病邪入侵的能力。在疫病预防方面, 古人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方法,像避瘟丹、普济解疫丹、鬼箭羽方、蕾香正气散、苏合香丸等,均是防治疫病的名方。古代中国疫病防治史中,芳香药物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芳香化浊类药物进行避瘟是古代医家的重要思想,中医温病学家叶天士认为“未受病前, 心怀疑虑,即饮芳香正气之属,毋令邪入为第一义”;清初医学家喻嘉言指出“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 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列举了辟温方36首,书中的辟瘟杀鬼丸等,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以芳香之品为主,这些药方既可燃烧,又可佩戴,还可吞服,具有避免邪毒、防止“卒中恶病及时疫”之功。 自2003年爆发非典以来,流行性疾病的威胁再次给社会敲响了警钟,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扩散仍然是现今医学研究的重点。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其中佩戴避瘟香囊是最方便、简单以及安全的方式。 避瘟香囊中常置的苍术、白芷、艾叶、佩兰、藿香、石菖蒲、薄荷等,都是属于芳香之性的中药,具有除邪辟秽、疏风解表散邪、清气开窍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也显示芳香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细菌的活力,提高免疫力。 武汉市出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居家预防推荐方案”中,也提到以“香薰疗法”预防,推荐用中药香包、清凉油、风油精、鼻烟壶等嗅鼻,每日数次。 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药防治方案(公众版 试行 第二版)空气熏蒸法预防,也建议使用沉香、艾叶、苍术、菖蒲等香药净化空气: 使用芳香类中药辟秽化浊,净化空气环境。可采用沉香、艾叶、艾绒菖蒲等适量制成香囊佩戴净化口、鼻小环境空气;也可煎煮熏蒸净化居室、办公场所等局部环境空气。 疫情期间,我们要固护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黄帝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防疫观,长期佩戴辟瘟香囊,能芳香理气,使人体气机调畅,气顺则神清体健。 香囊可佩戴在胸前或在家中悬挂香囊,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这种悬挂施药的方剂,如太乙流金散要“挂门户上”,虎头杀鬼丸需“悬屋四角”等。 这几天配制了一批避瘟香囊,悬挂室内或旁身佩置,芳香通窍,净气祛秽,构筑正力防线。 避瘟香囊,参自清代《理瀹骈文》中的“辟瘟囊方”制作:“羌活、大黄、柴胡、苍朮、细辛、吴茱各等份,共研细末,佩于胸前”,《理瀹骈文》书中说长期佩戴预防四时感冒、可辟瘟疫。 芳香药物能打开人体的孔窍,气机通畅,而人体的气机一通畅,排毒、化浊的机能也就自然增强了。《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香者气之正, 正气盛,则自能除邪辟移也”。 香囊可随时佩戴于胸前,也可悬挂在屋中。香囊佩戴久了,还可将香粉取出焚烧,香药燃烧时所散发的气味,对空气中自然菌有一定清除作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中多处记载,谓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叶、白芷、丁香、等香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 中医预防疾病,不仅注重外邪,还注重心理因素,保持愉悦的心情,减少精神压力,对正气的盛衰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情志能够促人向上,同时也能调畅脏腑气机,促进气血循环,对机体健康有益。 防护小窍门:口罩熏香、闻香两用。可以先把药包取出,放入口罩中静待一分钟,让口罩沾染上草本的芳香,驱避口鼻病气,戴上口罩闻之感觉心安神宁。再把药包放在香袋里面扎紧,挂在身上或包上,香飘一整天。 佩戴香囊,让周身沐浴在草本香气中,扶持体内正气,净化居家环境,保持好的情绪,非常时期共同打赢身心保卫战。待枝头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古中医避瘟香囊:香在囊中藏,口鼻皆可安!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