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有这一特征的肿瘤患者,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攻击?4招防护请收下

2022-12-28 09:44 作者:玫克微朵  | 我要投稿


疫情逐步放开这段时间,许多「阳过」的朋友在遭受肉体上的摧残,也有不少一直没阳的朋友出现了「幻阳症」,精神上饱受折磨,每天小心翼翼尽量做好防护,却忽略了一个防护的重要点——口腔护理


特别是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引起的口腔不良反应会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


  01  

警惕!新冠病毒容易攻击口腔黏膜


在疫情初期,就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过与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而致病。我国学者整合公共数据库和人口腔黏膜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发现,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表达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证实了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口腔黏膜传播。
此外,2020年10月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感染唾液腺并复制,在某些病例,唾液中的病毒会进入呼吸道引发肺炎,也可能被吞咽进入胃肠道造成病程延长。
简单来说,当新冠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口腔黏膜,与上面的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成千上万个新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甚至到达肺泡,引发肺炎。


而如果只是勤洗手、勤消毒、戴口罩,往往容易忽略对口腔卫生的防护,这样口腔黏膜很容易成为新冠病毒的突破口,让病毒有机可乘!


  02  

肿瘤患者,口腔感染风险更高


肿瘤患者因自身或治疗原因,普遍存在免疫功能受损等问题,因此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由于自身低下的免疫力无力控制来势汹汹的病毒感染,病情更容易发展为危重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中明确指出,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新冠风险、感染后的重症率及病死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而在治疗过程中,这些治疗会增加肿瘤患者口腔感染的风险:


1.化疗

化疗引起的口腔不良反应,通常会在治疗结束后消失,一般包括:口腔溃疡、口腔及牙龈疼痛、味觉改变、牙龈出血等。


2.放疗放疗造成的口腔不良反应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在放疗结束后持续数年时间。一般包括:口干、唾液量减少或变稠、口腔感染、味觉改变或丧失、口腔溃疡、蛀牙或牙龈疾病风险增高等。


3.骨保护治疗常见的骨保护治疗药物,即骨改良药物有唑来膦酸、伊班膦酸、地舒单抗等。它们可能引起颌骨坏死,可表现为牙齿松动、疼痛、感染、脓肿,甚至出现口腔瘘管、颌骨裸露。


4.其他治疗部分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同样可能引起口腔溃疡、口干等不良反应。


因此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治疗期间,肿瘤患者都需要格外注意保护口腔健康!

  03  

保护口腔健康,可以这样做


1.勤刷牙、多漱口
研究发现,如果人们能坚持早晚正确刷牙,餐后及时漱口,做好口腔卫生,可减少30%~50%的肺炎发生。这是因为口腔不洁易滋生细菌,细菌又可能随唾液及食物残渣进入肺部,特别是对于咳嗽、咳痰能力较弱的人,病菌一旦在肺部残留48~72小时,就会对肺部造成较大伤害,引发肺炎、肺部感染等问题。



2.避免辛辣刺激和高糖的食物


过辣、过酸、过硬的食物,均可能会对口腔造成刺激,而高糖分的摄入,可能会促进口腔中的细菌生长。因此我们应该远离糖、烟草、酒精以及其他可能会对口腔产生刺激的食物。


目前正值冬季,火锅、炖菜以及水饺等食物常出现在餐桌上,这些食物的温度大多接近100℃。口腔黏膜感觉烫痛的温度为60~65℃,并且负责感知温度的黏膜温点分布较少且不均匀,这就导致口腔黏膜,尤其是口腔后部黏膜的自我保护性差,反应缓慢。


当进食过烫食物或进食速度过快时,常导致黏膜烫伤发生,甚至口腔溃疡和其他黏膜病损,因此冬季应避免食用过烫食物。


另外,注意科学膳食,保证优质蛋白( 蛋类、豆制品、鱼肉等) 、菠菜等新鲜绿色蔬菜、水果等的摄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3.定期看牙医


对于肿瘤患者可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定期看牙医,及时处理口腔问题,获取医生专业指导。处理牙齿和口腔可能存在的破损、感染等问题。佩戴假牙、牙套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取下或者更换更合适的牙套,确保不会对口腔、舌头等造成刺激。


在疫情期间,建议合理安排口腔有创操作,避免在骨保护治疗或其他治疗期间,进行口腔手术等操作,以减少感染风险。
4.关注口腔异常
当出现口腔溃疡、牙龈异常出血、口干、牙齿松动等异常时,应该及时联系到医院就诊,进行止痛、抗感染及其他对证治疗。虽然大部分口腔不良反应,都会在治疗结束后消失,但我们仍需要做好预防工作、密切观察,以免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04  

用酒漱口防新冠,小心损伤口腔黏膜


近日,网上流传着“喝酒能防新冠”“喝高度酒能杀灭病毒”“用酒漱口可以增强口腔黏膜抵抗力,预防新冠”……这让很多朋友感到疑惑,这些方法真的可以增强口腔黏膜抵抗力吗?
答案是不能!
事实上,喝酒并不能预防新冠或杀灭病毒,更没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恰恰相反,酒精会破坏口腔黏膜上皮脂质分子的排列,导致上皮屏障通透性增加,增加致癌物的渗透以及细菌或者病毒对口腔上皮的侵袭性。研究发现,与不饮酒的人相比,每天摄入50克酒精会明显增加患口腔、咽部、喉部和食道癌的风险。


而关于“喝高度酒能杀灭病毒”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首先,喝下去的酒精进入的是消化系统,其中扩散至口腔或食管中的乙醇占比极低。也就是说,喝下去的酒精在身体中很难接触到新冠病毒,或只有极少量酒精能与病毒接触。
其次,早在疫情初期,就有研究发现,70%-75%的酒精可以有效杀灭新冠病毒,但这不代表“喝酒可以杀灭病毒”。因为喝下去的酒精浓度一般不可能达到70%;即使达到这个浓度,比如精馏伏特加(96%),体内杀菌和体外杀菌的机制也不一样,喝下去的酒会被胃酸等稀释,无法在体内起到杀灭病毒的效果。


提醒:医用酒精属于体外消毒用品,可用于灭菌消毒、皮肤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等,但人无法通过喝70%的酒精或注射酒精来消灭体内的病毒。


总结
近日,各地感染新冠的人数逐渐增加,多地研判高峰期即将到来。每位肿瘤患者都应做好包括口腔卫生保健在内的个人防控,同时良好的心态和均衡的饮食,才能更好地对抗病毒!



参考来源

[1]周建,王松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口腔卫生保健[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0, 41(2):3.

[2]Xu H, Zhong L, Deng J , et al. High expression of ACE2 receptor of 2019-nCoV on the epithelial cells of oral mucosa[J]. Int J Oral Sci, 2020,12(8).doi. org/10.1038/s41368-020-0074-x.

[3]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保护口腔健康促全身健康抗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期的口腔保健[J].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20,23(2):2.

[4]Ni Huang,Paola PerezIntegrated Single-Cell Atlases Reveal an Oral SARS-CoV-2 Infection and Transmission Axis.medRxiv.2020 Oct 27;2020.10.26.20219089.

[5]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0):1083-1090.

[6]王素平.施行化疗癌症病人的口腔感染护理措施[J].福建医药杂志,2010(3):171-171.

[7]鲁雷,卢冰,王捷.头颈部肿瘤放疗口腔不良反应的防治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000(002):99-103.

[8]张月丽,覃旺军,邓昂.唑来膦酸相关上颌骨坏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8,20(6):2.

[9]新闻大连.喝高度酒能杀病毒?喝生姜大蒜水能防新冠?2022-12-14

[10]广州日报.用酒漱口预防新冠?专家:小心黏膜损伤!2022-12-15

[11]医脉通癌友指南.新冠期间,肿瘤患者请注意您的口腔健康!医脉通癌友指南2022-12-13


德国菌菇玫克微朵:有这一特征的肿瘤患者,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攻击?4招防护请收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