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十月二十日读《艺术的故事》17

2022-10-20 22:14 作者:未来向宽WXJ  | 我要投稿

新知识的传播 ——日耳曼和尼德兰,16世纪初期 笔记:   1.意大利大师的三项实质性成就:第一项是科学透视法的发现;第二项是解剖学的知识——美丽的人体就是靠它才得以完美地表现出来;第三项是古典建筑形式的知识,对于那个时期,古典建筑形式似乎代表着一切高贵、美丽的东西。   2.一个令人神往的奇观是去观察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和艺术传统对新学术冲击做出的反应,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地肯定自己,而有时又是怎样地低首屈服——反应的差异取决于他们性格的强弱和眼界的广狭。建筑家的处境大概最为困难。   3.艺术不在寻求美的内在法则,艺术只能有一个目标,也就是中世纪所有宗教艺术所针对的目标——用图画布道,宣讲教会教导的神圣至理。   4.为了祭坛的精神寓意牺牲悦目之美。   5.正如格吕内瓦尔德那样,博施的作品也表明,当时已经发展起来的最真实地再现现实的绘画传统和成就能够反转方向,掉过头去描绘人眼从未目睹的事物,画出同样合情合理的图画。   6.一个艺术家成功地把曾经萦绕于中世纪人们心灵中的恐惧,转化为可感知的具体形象,这还是第一次,大概也是唯一一次。这一项成就大概只能恰恰出现在那一时刻,那时旧的观念仍然强大,而近代精神已经为艺术家提供了把他们所看见的事物再现出来的方法。看来希罗尼穆斯•博施本来可以在他的某一幅地狱画中,写上杨•凡•艾克在阿尔诺芬尼订婚的宁静场面中写出的那就话:“我曾在场。” 博施《天堂与地狱》约1510年, 三连画的左右两翼,木板油画, 各为135cm*45cm Prado,Madrid

十月二十日读《艺术的故事》1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