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应有“整合”精神
本来是在学校里写周记,但是不知道写些什么,无聊之中,作为一个明日方舟玩家,就写了这篇文章,宣传一下“都给我玩明日方舟”的想法。

世界应有“整合”精神
“明日方舟”一款由鹰角网络有限公司运营的“小”游戏,用充盈着悲壮色彩的主线剧情,以阴差阳错,殊途同归般的抗争,叙述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的悲歌,陈述着苦难,是虚幻,似现实。
故事的开始是由于那片大陆上的一场天灾,本是平凡的生活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天灾而不得安宁,天灾过后的源石,让一种无药可救的传染病在大陆上蔓延开来,逐渐结晶化的痛苦,极强的传染性,让人们惶惶不得终日,国家分裂,时局动荡,叫苦不迭。
而源石的出现,是福是祸,并无定论。对于源石适应性好的人,矿石病反倒是一种馈赠,他们利用源石技艺便利生活,或救死扶伤,或改良科技,抑或是成为“天师”得到重用,但大多数的却是那些在生与死的边缘,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的平民百姓。对此,大多数的国家,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于感染者们或利用,或屠杀,而对感染者们的态度最为恶劣的乌萨斯帝国,便成了感染者不满的爆发地。
整合运动的领袖塔露拉,不愿看见感染者们不公的生活,亦不愿成为“不死的黑蛇”的傀儡,杀死科西切,突破重围,逃出公爵府,被一队好心人家收留,交了一位真心朋友:阿丽娜,可这样平静的生活被纠察队扰乱,好心人家被杀,塔露拉又一次目睹了感染者屈辱的死亡。她不甘,愤怒地离开,后来又遇到了同样抗争着的爱国者,霜星,收留了浮士德,梅菲斯特等人,逐渐成为了他们的领袖。如果事情仅仅只是这样,还容有余地,但塔露拉却“巧合”地经历了阿丽娜的死亡,村民对感染者们的屠杀。仇恨滋生,塔露拉的心智(大部分)被科西切替代,整合运动成立,切城被占领,暴乱开始。
可能会有人说,塔露拉的经历是一个意外,是一场巧合,如果阿丽娜不死,如果那群感染者没有去那个村庄,事情可能会有所不同,但这又是一个必然,看那个世界,当感染者们再无立锥之地,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他们不死,另一个村庄?另一个,另一个可以迫害他们的地方?可笑,可悲,可叹。
拨动历史的轮盘,你会发现,于中国,纣王昏,周取而代之;秦王暴,汉取而代之;隋王累于百姓,唐取而代之。一朝暴政,而后人们反抗,朝代更迭,取而代之。于西方,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美国18世纪的独立战争,紧随其后的法国大革命,无独有偶,都是平民百姓,芸芸众生,在压迫之中,对于权利,对于平安,对于人之尊严的渴望与希冀。不难发现,“整合运动”的追求和历史中人们的追求惊人的相似。回顾“整合运动”的初衷,他们只是想让感染者们找回自己生而为人的尊严,只是想教会“每一个不愿被摆布的人,去跨越苦难”。而如今,《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径直呼出了那些受压迫者们的心声,正如其言“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项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而历史证明,这,是真理!
现实中的事实是刺骨的,而书中的故事同样将此展现出来,淋漓尽致。
刘慈欣在《三体》中 写过这样一句话“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初读时,只觉得这句话除了反人类就是反人类,可当你了解到当时的情况,叶文洁经历过的,父亲的惨死,母亲的扭曲,朋友的背叛,让她在红岸基地向太空发送了地球的位置,而后ETO诞生。我们暂且不管三体人的善恶,ETO的成员,几乎都是社会精英,问之何为,说对人类失望透顶,为何,他们或经历时局政变,或经历过暗无天日,久久不得和平的战争,或看见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被自己人破坏,心灰意冷;他们作为社会精英,因此了解社会,看见了社会上的尔虞我诈,人情世故,看见了世界的不公与不安,他们希望三体降临,以一种新的方式让社会文明有序。对于其他的人来说,他们自私吗?自私。他们无情吗?无情。他们过分吗?过分。但对于他们而言,这合理吗?合理。为什么,因为这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给他们的经历,而且他们不满的不是人类本身,是人类手下的暴政,让他们经历了痛苦,悲欢离合,妻离子散的世道,这是ETO的初衷,也是“整合运动”的初衷,正如叶文洁所提出的纲领:
“人类社会已经不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力量抑制自己的疯狂;所以,应该请主降临世界,借助它的力量,对人类社会进行强制性的监督和改造,以创造一个全新的、光明完善的人类文明。”
这里的“主”,是《三体》中的三体人,是《明日方舟》中的“整合运动”,也是这个世界上种种“Revolution(革命)”的领导者们。
“整合运动”是感染者们对命运的抗争,是感染者们对不公的呐喊,那如今的21世纪,是否已经不需要“整合”精神的存在了吗,还是这个世界早已经不在有不公与无辜?我想应该不会如此,也很难如此,即使在当下,仍然有国家间冲突不断,仍然有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知温饱;即使在当下,仍然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在世界上兴风作浪;即使在当下,你仍然可以听见孩子们的悲鸣,听见城市的分崩离析。对于“整合运动”,我们可以否认它极端暴力的行径,但是也必须承认它的“整合”精神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古有孔子追求天下大同,有墨子渴求兼爱,亦有屈原,范仲淹等仁人志士追求美政,而今,为以实现复兴之梦,富强之梦,我们所做的难道不是消灭过去的暴政?我们难道不是以“整合”精神处世,我们难道不需要“整合”精神?
“不要问篝火该不该燃烧,先问寒冷黑暗还在不在
不要问子弹该不该上膛,先问压迫剥削还在不在
不要问正义事业有没有明天,先问人间不平今天还在不在”
这是塔露拉在PV里说的话,也是戏剧《切格瓦拉》的台词,是世间不公的证明,也是这个世界需要“整合”的证明!或许我们是应整合的吧,或许只有这样,世间才会温暖许多。生于黑夜,怒号光明,灯火相熄,长夜终将。望我们可以同哈姆莱特一样,重整乾坤;望我们可以看见“整合”之火燎原千里,望“我们能牵手唱啊跳啊,踩在开始变得松软的泥土上,即使是冻土,到时也能开出小小的花”。

写的可能不是很好,可以提意见,求同存异
求点赞~
可以投币